- 方励之、刘宾雁、王若望的悲剧结局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0/12]
- 毕汝谐奇人奇事之龌龊女人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1/07]
- 刘鹤之父因一本色情日记于文革殒命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1/05]
- 北京哥们来电:习近平挥泪斩栗战书!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2/01]
-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老百姓同恶相济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0/11]
- 北京哥们来电:刘亚洲在押期间最新花絮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2/10]
- 毕汝谐奇人奇事之情人Z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1/07]
- 最新!刘亚洲生生把李先念儿媳(王六生之女)咬进去了!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3/01]
- 文革期间中法混血儿惊天大案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0/12]
- 北京哥们来电:刘亚洲哥俩同时被抓了!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1/12]
- 我的一位精彩奇兀的贵人 毕汝谐 (纽约 作家) [2020/11]
- 我所知道的公安部长李震之死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1/01]
- 许艳是不是兼职妓女?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1/03]
- 我的六四艳遇及善举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0/12]
- 孟晚舟案的致命要害是断送了中共权贵的后路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0/12]
- 假如谷开来与我结为夫妻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0/12]
- 刘亚洲——一个令我深度自卑的“小孩儿”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1/12]
- 文革是毛泽东为刘少奇量身特制的政治绞刑架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1/01]
- 毕汝谐奇人奇事之文学大师王某某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1/08]
- 中国对印战和两难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0/12]
- 警惕中国走德日军国主义道路!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1/01]
- 刘鹤之父刘植岩被动承受文革的悲惨结局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1/01]
- 台独和反台独都是双刃剑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1/02]
- 闲话中国共产党走向腐败的过程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3/06]
- 父亲节的思念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3/02]
- 今日中国乃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政治逻辑的必然结果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4/02]
周恩来评传 第六章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07年按: 1988年, 毕汝谐利用暑期完成了<<周恩来评传>>(笔名方里,台湾水牛 出版社,精装本,列文史丛书第76 种),这是世上已知的第一部从双重人格 角度剖析周恩来生平的著作,比高文谦先生的“晚年周恩来”早了十几年! 兹命助理汪先生全文打字,以供网众参考. 全文较长,分多次推出. 第六章 抗日战争时期 西安事变后,一九三七年二月十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提出五项国策: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保障言论集会结社之自由,释放一切 政治犯;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 迅速完成对日作战之一切准备工作,改善人民生活.同时提出四项保证: 停止武力推翻国民政府的方针;工农政府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 为工农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二月中旬至七月中旬,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等与蒋介石、顾祝同等 多次于西安、杭州、庐山晤谈,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西安事变期间,中共在西安七贤庄一号成立了红军联络处;这是国共 十年内战后,中共在国统区建立的第一个公开的办事机构.它成为中共 开展国统区工作的有力据点,也是国共变对抗为合作的一个标志. 红军联络处成立后,周恩来即搬到七贤庄办公. 为了及时地向毛泽东当面请示工作.周恩来曾多次乘坐双座战斗机, 往返于西安和延安之间.延安的小飞机场既无气象台,又无导航设备, 飞机起落危险性很大.有一次,周恩来乘飞机回延安,因云雾很浓, 无法降落,飞机在延上空盘旋了将近一小时.地面人员为周恩来 的安全担心,而他本人却毫无惧色.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寇向北平郊区芦沟桥发动进攻,国军 二十九军宋哲元部英勇还击.是为“芦沟桥事变”. 七月八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芦沟桥道电”. 七月十五日,中共中央将中国共产党公布的国共合作宣言交给 国民党中央.中共代表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等赴庐山与蒋介石、 张冲、邵力子等晤谈. 七月十七日,蒋介石发表严正声明: “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 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 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 蒋介石最后申明抗日决心说: “政府对芦沟桥事件已确定始终 一贯之方针和立场,且必须全力固守这个立场,我们希望和平而 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 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的决心.” 中国对日本的神圣抗战就此揭幕. 日军相继攻陷平津,并于八月十三日大举进攻上海,扬言三个月灭亡中国. 八月十四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御宣言. 这时,蒋介石表示同意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并设总指挥部. 八月二十五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第八路军(九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的命令.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 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 政治部副主任.全军共三万余人. 九月初,八路军一一五师和一二零师先后开赴山西前线抗日. 其中,由林彪率领的第一一五师,曾策应国军获平型关大捷. 在此前后,中共在南京、武汉、西安、重庆、太原、长沙、桂林、 兰州、迪化(现乌鲁木齐)等地公开设立了八路军办事处,在广州等地 设立了八路军通讯处.中共通过这些合法机构极力扩大政治影响, 调集物质支援八路军,争取本党利益.. ---中共夺取政权后,曾长期按照胜利者书写历史的惯例,将抗日战争 胜利的功劳一揽子归于自己,同时指责蒋介石躲在峨眉山“消极抗日 积极反共”.近年来,中共为显示其统战诚意,对上述说法作了重大修正. 一九三七年九月初,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前往山西省太原市,与山西军阀 阎锡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八路军东进提供方便. 当时,雁北十三县已经失守,留有敌后的只有八路军.周恩来以其 为人们熟知的辩才与阎锡山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分析抗战之前途. 阎锡山曾要求周恩来给他写给一份第二战区的作战计划.周恩来反应 敏捷,一天时间便将作战计划初稿拟妥,阎氏看了很吃惊,慨叹“周先生 的确是个大人才”. 周恩来还提出了一个在沦陷区“成立战地委员会”的条例.这个条例 规定委员会由中共、牺盟会(中共外围组织)和其它民众团体参加共同 组成,由中共、八路军领导. 阎锡山见有由中共、八路军领导这一条,不大高兴,但考虑到那些 地方是中共、八路军从日寇手中夺回来的,也只好如此. 九月中旬,八路军的先头部队到了太原附近,做出继续东进,与敌交战 的姿态.周恩来请彭德怀、左权等要员到太原市内励志社见面.他指出: 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一定要给民众留下好印象.我们的部队虽经改编, 但是,我军的性质未变,我们的革命传统不能丢,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 任务不能忘. 十月下旬,日寇大举进犯山西,太原吃紧,形势险恶.周恩来请示毛泽东 后,率部下撤离太原,经过交城文水到达汾阳.躲避敌锋.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日军占领中国首都南京,大肆烧杀奸淫,无恶不做. 国民政府由南京仓皇迁至武汉. 蒋介石之次子蒋纬国将军,曾这样叙述蒋介石对日抗战的持久战略构想 的要点: 以中国军一部对华北之敌持久攻击,确保山西;相机集中主力于华东, 对上海之敌采取攻势,以迫诱日军转变其作战方向,沿长江由东向西.中国军 基于此一构想,先调集有力部队在察、晋方面,向将会由华北南下的日军 右侧发动攻势,并确保山西,以牵制或迟滞日军南下;继而借八一三事件 集中精锐部队,于华东方面主动向凇沪之敌猛攻,迫诱日军大本营自华北 基地、日本本土以及华北作战方面相继增援凇沪,使其侵华之作战线 遂形成沿长江自东向西.” 此一战略指导思想,获得了下列战略效果: 一、日军压迫中国军沿大后方之补给线撤退,无法迫其决战,因而 日军速战速决战略被否定: 二、使中国军不仅能确保其补给线之安全,且获得充裕时间, 将东南地区之人力与物力迁移于大后方,重整各项建设,因而为后来 的转移攻势奠定物质基础. 三、使日军补给线延长,且无法发挥其海上优势,增大其作战之困难. 很明显,在蒋介石的整体抗战战略构想中,中共及其武装力量仅是 次要又次要的考虑因素.蒋介石于南京陷落后,在武汉发表声明称: “国军退出南京,绝不影响我政府始终一贯抵抗日本侵略原定之国策.” 这时,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亦出现在武汉三镇.他住在汉口一二八街 八十九号---八路军武汉办事处. 一九三八年二月,周恩来担任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 他为中共根据地输送了大批干部和青年,提供了各种物质装备. 某日,一个女孩子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门前哭得很伤心.她想去延安, 因年仅十六岁,未被批准. 当周恩来得知她叫孙维世,是他的老友孙炳文(中共早期旅欧党员, 后被蒋介石密令处决)之女时,喜出望外地将其送往延安. ---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夫人江青欲整垮周恩来,将孙维世及 其兄孙泱(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当做突破口.结果 孙氏兄妹惨死于正式和非正式的监狱之中. 周恩来欲救无力,徒呼奈何! 党性又一次战胜人性,周恩来在孙维世的逮捕证上签了名. 一九三八年春天,周恩来执行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将分散在南方各省的 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的指示,与董必武(中共创始人之一) 、 叶剑英一起,在武汉筹建了新四军部. 周恩来分别接见了新四军所属部队的主要将领,向他们传达了 中共中央的独立自主、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发展抗日武装力量的战略方针. 新四军部成立后,其后方留守处在周恩来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对友军 及各界人士的统战工作,求得小块后方根据地的存在,借以掩护中共 的活动,武装民众,培养干部,相机扩大中共的武装力量. 周恩来还举办了许多训练班,以抗日为名,培训了大批游击队的 军事骨干. 这期间,又发生了担任陕甘宁边区副主席的张国焘背叛中共,投入 国民党怀抱的事件. 一九三八年四月,张国焘借祭黄帝陵的机会,私离延安来到武汉. 周恩来与之周旋数日,提出三条不同的解决办法:上策是张国焘 改正错误,继续为党工作;中策是向党请假,暂时离开工作岗位,休息 一段时间;下策是张国焘自动声明脱党,中共即开除其党籍. 张国焘历经中共党内斗争多年,其老辣手段几与周恩来相若. 他一面虚以委蛇,一面与国民党暗中联络,他给周恩来留下这样一张纸条: “弟决定第三办法,已移寓别处,请不必派人找我.至安. 张国焘 即日” 周恩来见字大怒,一拳打在桌子上: “张国焘叛党了!” 他当即起草了一份特急电报向中共中央报告张国焘叛党的经过, 建议立即开除其党籍.电报发出后,周恩来怒气未平,顺手拈来桌上的 纸笔,写下了杜甫的名句: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四月十八日,中共中央作了关于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决定. 一九三八年十月,毛泽东在延安桥儿沟主持召开了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 全会;周恩来从武汉赶回延安出席会议. 这次的会议撤消了长江局和王明的长江局书记的职务,决定成立 南方局,周恩来被任命为南方局书记. 在武汉时期,周恩来领导的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以及由著名左翼文人 郭沫若担任厅长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团结和组织了 当时云集在武汉三镇的大批文艺工作者和知识界人士,为宣传抗日 作了许多工作. 一九三八年夏天,政治部第三厅开展纪念“七七”周年支援抗战 献金运动,在短短五天内,武汉民众踊跃献金达一百万元以上. 为了宣传中共的冠冕堂皇的抗日路线,周恩来的足迹遍及武汉, 对文化界、艺术界、妇女界、青年等发表演讲. 郭沫若曾对此做过生动的描绘,指出周恩来“思考事物的周密有如 水银泻地,处理问题的敏捷有如电火行空,而他一切都以献身的精神应付, 就好像永不疲劳.他可以几夜不眠不休,你看他似乎疲劳了,然而一和 工作接触,他的全部心神便和上了发条一样,有条有理地又发挥着规律性 的紧张,发出和谐而有力的节奏.” 一九三八年十月下旬,武汉被侵华日寇占领.周恩来经长沙衡阳桂林 等地到达山城重庆,住在曾家岩五十号一座小楼里,当时被人们称为 “周公馆”.这里也是中共代表团办公的地方. 周恩来来到重庆不久,便受中共中央委托前往新四军视察. 早在一九三七年十月二日,中共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后,便将 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边界十三个地区的红军 游击队(广东琼崖游击队除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四军, 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共一万零三百人. 周恩来此行的目的,便是至关重要地确定新四军向南巩固、 向东进攻、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 一九三九年二月,周恩来从重庆出发绕道桂林,跋涉几千里, 来地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安徽省南部的泾县云岭. 周恩来在云岭工作了十七天;他在返回重庆后不久,便遇上了 日军大轰炸,即有名的“五三”、 “五四”大轰炸. 大轰炸后,为安全计,周恩来迁到重庆市郊红岩村.他作为 中共代表在此领导八路军办事处及其喉舌---“新华日报”.
©Boxun News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
©Boxun News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所有栏目和文章由作者或专栏管理员整理制作,均不代表博讯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