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励之、刘宾雁、王若望的悲剧结局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0/12]
- 毕汝谐奇人奇事之龌龊女人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1/07]
- 刘鹤之父因一本色情日记于文革殒命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1/05]
- 北京哥们来电:习近平挥泪斩栗战书!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2/01]
-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老百姓同恶相济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0/11]
- 北京哥们来电:刘亚洲在押期间最新花絮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2/10]
- 毕汝谐奇人奇事之情人Z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1/07]
- 最新!刘亚洲生生把李先念儿媳(王六生之女)咬进去了!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3/01]
- 文革期间中法混血儿惊天大案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0/12]
- 北京哥们来电:刘亚洲哥俩同时被抓了!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1/12]
- 我的一位精彩奇兀的贵人 毕汝谐 (纽约 作家) [2020/11]
- 我所知道的公安部长李震之死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1/01]
- 许艳是不是兼职妓女?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1/03]
- 我的六四艳遇及善举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0/12]
- 孟晚舟案的致命要害是断送了中共权贵的后路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0/12]
- 假如谷开来与我结为夫妻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0/12]
- 刘亚洲——一个令我深度自卑的“小孩儿”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1/12]
- 文革是毛泽东为刘少奇量身特制的政治绞刑架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1/01]
- 毕汝谐奇人奇事之文学大师王某某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1/08]
- 中国对印战和两难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0/12]
- 警惕中国走德日军国主义道路!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1/01]
- 刘鹤之父刘植岩被动承受文革的悲惨结局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1/01]
- 台独和反台独都是双刃剑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1/02]
- 闲话中国共产党走向腐败的过程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3/06]
- 父亲节的思念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3/02]
- 今日中国乃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政治逻辑的必然结果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4/02]
周恩来评传 第八章 毕汝谐(作家 纽约) |
2007年按: 1988年, 毕汝谐利用暑期完成了<<周恩来评传>>(笔名方里,台湾水牛出版社,精装本,列文史丛书第76 种),这是世上已知的第一部从双重人格角度剖析周恩来生平的著作,比高文谦先生的“晚年周恩来”早了十几年! 兹命助理汪先生全文打字,以供网众参考. 全文较长,分多次推出.第八章、国共大内战 国共和谈破裂,双方兵戎相见,在战场上一决雌雄. “得人心者得天下”.毛泽东博览史书,深知此道.他积极进行参军动员,而这一工作则是借“土地革命”来完成的. 毛泽东在延安召开各根据地高级干部会议,讨论“土地改革”的方针.会议决定“彻底复查土地改革”情况. 所谓复查,就是复查地主的田地、房舍、财产,无偿地分给贫农;换言之,就是改变抗日战争期间的“减租减息”政策,而恢复苏维埃时代的“平分田地”政策. 生于农家的毛泽东,深知土地之于农民,犹如命根子.他曾在所著“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他坚信只要手握平分土地和确保土改成果这样两张王牌,广大农民就会踊跃参军,从而获得蒋介石所不能拥有的广大兵力资源.农民渴盼得到土地,而刚刚从对日抗战中喘息甫定的国民政府,却无暇问及此事.国府要人纷纷以接收大员身份临莅各地,大搞激起普遍民愤的“五子登科(车子、房子、票子、条子、娘子)”,却不知祸起萧墙. 毛泽东是运用游击战争的举世无双的专家.他将苏维埃时代总结出来的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又原封照搬出来,对付蒋介石的正规军,导演了一出又一出的好戏. 一九四七年二月,国军胡宗南部集结了三十四个整旅,二十三万余人重点进攻陕北. 三月八日,延安党政军民学各界召开万人战备动员大会.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和林伯渠等出席了大会. 周恩来在讲话中说: “胡宗南侵占延安,并不表明他的胜利,恰恰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自取灭亡.毛主席的作战方针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城市或地方为主要目标.这次我们虽然主动放弃延安,只要我们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不久的将来就可以收复延安,而且能够夺取更大的城市和地方.” 三月十二日,国军进攻延安的军队集结完毕;美制蒋机十架次,从拂晓到黄昏对延安狂轰滥炸. 三月十三日,胡宗南部十五个整编旅约十四万人,沿咸(阳)榆(林)公路及其以东地区,分两路向延安开始“重点进攻”. 此时,中共西北野战军仅二万余人,在延安以南的甘泉、南泥湾一线抗击敌军,掩护党政机关、学校和民众撤离延安. 三月十六日,毛泽东亲自下了“保卫延安的战斗命令”. 当天晚上,周恩来向中央警卫团传达了毛泽东的命令,并要他们与前线总指挥部取得密切联系.他说:存人失地,人地皆有;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三月十八日,西北野战军主力在延安以南血战七天后,终于溃败.这时,毛泽东还没有离开延安,情况十分紧张. 周恩来把中央警卫团的负责人找去,神色肃然地说: “敌人主力部队已进到三十里铺,敌便衣已经到了七里铺,情况很紧迫!毛主席和我们准备今晚乘汽车出发.你们派一个步兵连和骑兵连,跟我们走;其余部队掩护中央机关最后撤离.” 周恩来交代任务完毕,又亲自检查毛泽东及其住地的保密工作. 晚间,周恩来陪同毛泽东登上一辆美式吉普车,缓缓离去.两辆汽车和一队骑兵尾随在后. 几天后,在一个僻静的山村里,毛泽东、周恩来和刘少奇、朱德、任弼时会合了.中共中央放在何处?他们的意见不一致…… 毛泽东: “我是一块肥肉,走到哪里;苍蝇都会嗡上来的.让他们来吧!我们正好借此拖住胡宗南的主力,减轻山东和其他地方的压力,便于刘(伯承)邓(小平)进军中原,好得很啊!” 周恩来: “中央留在陕北,大家比较一致了.” 任弼时: “我还有保留.但是,少数服从多数.我坚决服从中央的决定.” 刘少奇: “我希望留在主席身边,在战争中学习军事,协助主席做一点具体工作.” 朱德: “我还是那句话:不过黄河!” 这时候,大难临头,中共高层内部还是比较团结的,毛泽东也较能吸取不同意见,发挥党内民主.然而,毛泽东是一个能与同侪共患难而不能共安乐的枭雄,除任弼时因早逝躲过劫难,周、刘、朱三位日后都在不同程度上吃了毛泽东的苦头. 毛泽东决定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由刘少奇任书记,到晋西北或其他适当的地方,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朱德也一起去. 三月二十八日,毛泽东和刘少奇、朱德在月下依依惜别.为了安排中央后方机关的工作,造成中共中央东渡黄河的假象以迷惑敌人,掩护毛泽东安全向西转移,周恩来在集镇上公开露面,偕同朱德、叶剑英等东渡黄河,来到三交. 周恩来亲自组织和指挥临县军民,仅用五天时间,就把中央后委的三千二百余人和大批物质,安全地运过了河东. 当国府方面宣称“中共首脑逃窜山西”之际,毛泽东、任弼时却率领几百人(化称昆仑纵队),日夜兼程西行,在陕北的山沟里住下了. 四月二日,周恩来不顾个人安危,从山西临县三交镇动身返回陕北.毛泽东接到周恩来动身的电报,连夜派出一支骑兵小队,前去迎接他. 周恩来过了黄河,连夜穿过敌军即将占领的绥德、子洲,沿着大理河川向西疾行,于四月九日黄昏到达横山县石湾镇. 由于走得很急,事先来不及沿途通知,骑兵队伍经过石湾镇时,当地值勤的中共民兵盘问口令,骑兵一冲而过,民兵不知是什么队伍,朝天放了几枪. 一九四七年四月间,蒋介石集中六十个旅,向山东解放区举行“重点进攻”.于是,山东成了主战场. 自从三月十八日撤离延安后,西北野战军在毛泽东的亲自指挥下,三战三捷.三月二十五日,于青化砭全歼敌三十一旅三千多人,活捉旅长李纪云;四月十四日羊马河一战,又全歼敌一三五旅四千七百多人,敌旅长麦宗禹也被活捉;五月二日蟠龙战役,全歼守敌一六七旅六千七百多人,敌旅行长李昆岗被俘. 五月十四日,陕甘宁边区军民在安塞县真武洞镇召开了万人祝捷大会.周恩来亲自从王家湾骑马赶到前线,代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向参战人员表示祝贺. 不久,蒋介石密令胡宗南: “即使牺牲三个师,也要消灭中共首脑机关,把毛泽东赶过黄河!” 担任胡宗南秘书的中共地下人员熊向晖发来情报: “美制电台测向仪已探明中央驻地.胡宗南令军长刘戡率四个半旅突然袭击你们.” 六月七日,国军整编二十九军军长刘戡,集结了四个半旅,乘西北解放军主力进攻陇东的空隙,从延安、安塞经蟠龙、真武洞向中共中央驻地王家湾一带进犯,企图用突然袭击的手段打击中共中央首脑机关. 毛泽东风趣地说: “刘戡,你就来追吧;你追不上,我就叫胡宗南来追;胡宗南追不上,我就叫蒋介石来追.反正我们不过黄河,就要同你泡蘑菇,磨得你筋疲力尽,我就一个一个吃掉你们.” 毛泽东、周恩来等虚虚实实与敌周旋,使刘戡部四个半旅无功而返. 而后,中共中央在小河召开军事高干会议;除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外,参加者还有来自各战场的彭德怀、陈毅、贺龙、陈赓等中共主要将领. 这次会议很重要,决定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大量歼灭敌有生力量,夺权全国政权. 这时,蒋介石业已决定一面开始宪政,一面动员戡乱的政策.经第一次国民大会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已于是年元旦公布.同时并一面制定行宪的各种选举法规,一面改组国民政府.改组的国民政府是由国民党、青年党、民社党与无党派人士共同组成、而没有共产党和民主同盟参加的联合政府. 是年七月四日,国民政府即下令动员戡乱.其时,国军正规部队总数约在三百万人以上,都是美式装备,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华中、淮海等地区.其中最精锐的主力部队,则集中在东北. 中共正规部队约有百万,包括解放军及东北民主联军.后者接收了苏俄给予的日式装备.此外,还有约三百万地方武装民兵. 如果单就武器装备而言,国军无疑占据优势.国军都是机械化部队,火力甚强,同时还有海军、空军配合作战.但是共军的士气远较国军高昂,由于发展土地改革和参军运动,青年农民急于保卫业已到手的胜利果实. 共军可以彻底地动员民众参加战斗,控制乡村,破坏交通,使国军所占据的据点和城市陷于孤立. 毛泽东交替地使用政治工作和军事斗争两手,效果如神.特别是九月份公布一项土地法大纲,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分配土地,使得农民闻讯欣喜若狂,不计生死地投入与国军的作战. -----中共立国后,毛泽东又将土地自农民手中收回,令其空欢喜一场. 在中共中央军事高干会议期间,毛泽东着重研究了中原地区的敌情,反复思考着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陈赓兵团要不要到陕北来作战?本来,中共中央已一再电催陈赓率领大军过黄河,与彭德怀部合力消灭胡宗南军.可是,听到不同意见时,毛泽东犹豫起来,请与会者畅所欲言. 结果,会议改变了原来的决定,陈赓兵团不来陕北,而是南渡黄河、挺进豫西,配合刘伯承、邓小平进军大别山;陈毅、粟裕大军则进入鲁西南,挺进豫东,形成两面扎刀的态势. 兼任中共中央总参谋长的周恩来,在会议结束时说: “这三路大军好比三把刀,直插敌人心脏!它们在战略上将布成‘品’字阵势,互为犄角,协力配合,在南起长江,北至黄河,西从汉水,东到黄海的中原大地上,向敌展开大规模的进攻.” 毛泽东、周恩来的军事谋略和智慧,显然胜过蒋介石一筹.送别了将军们,毛泽东、周恩来便率领“昆仑纵队”向东进发,夜行军改为白天走,以引诱胡宗南主力北上,便于陈赓大军从晋南渡河. 果然,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部倾巢出动,企图将中共中央消灭在陕北或赶过黄河. 行军途中,毛泽东、周恩来接获刘伯承、邓小平的急电.刘邓大军渡河以后,二十八天内消灭敌人九个半旅.蒋介石调集二十几万大军进行围剿,并议决放水,企图以“水淹七军”的古老战法淹死刘邓大军.连日来大雨倾盆,河水猛涨.毛泽东原要刘邓修整十天再进军大别山.可是,形势十分紧急,和中共中央又联系不上,于是,刘邓决定提前向大别山进军. 毛泽东看罢电报,心情激动不已.在和周恩来等商量后,他口授回电: “刘邓决心完全正确,敌判断我北撤,完全不料我南进.今后遇到情况紧急不及请示时,一切由你们判断处理……” 这时候,毛泽东于战乱之中尚知“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的道理.不似日后军事独断,唯恐权力外溢. “昆仑纵队”以急行军抢在敌人前面赶到绥德,使胡宗南的“拦截”计划落空. 但是,战争风云变幻莫测.共军西北野战军原想攻下榆林,不仅拖住胡宗南主力,而且使陕甘宁、晋绥、蒙绥解放区连成一片,为中共中央创造一个安全的后方. 然而,榆林久攻不下.援榆之敌和尾追之敌对共军形成夹攻之势.在黄河以西、无定河以东,南北三四十里、东西五六十里的狭长地带,双方集中了几十万人马. 周恩来急中生智,建议“昆仑纵队”立即过无定河向西,再一次插入敌人后方;但是一时找不到船,河水较深,不能涉水过去;队伍走到黄河边,后有追兵,情况危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