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励之、刘宾雁、王若望的悲剧结局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0/12]
- 毕汝谐奇人奇事之龌龊女人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1/07]
- 刘鹤之父因一本色情日记于文革殒命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1/05]
- 北京哥们来电:习近平挥泪斩栗战书!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2/01]
-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老百姓同恶相济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0/11]
- 北京哥们来电:刘亚洲在押期间最新花絮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2/10]
- 毕汝谐奇人奇事之情人Z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1/07]
- 最新!刘亚洲生生把李先念儿媳(王六生之女)咬进去了!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3/01]
- 文革期间中法混血儿惊天大案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0/12]
- 北京哥们来电:刘亚洲哥俩同时被抓了!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1/12]
- 我的一位精彩奇兀的贵人 毕汝谐 (纽约 作家) [2020/11]
- 我所知道的公安部长李震之死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1/01]
- 许艳是不是兼职妓女?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1/03]
- 我的六四艳遇及善举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0/12]
- 孟晚舟案的致命要害是断送了中共权贵的后路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0/12]
- 假如谷开来与我结为夫妻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0/12]
- 刘亚洲——一个令我深度自卑的“小孩儿”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1/12]
- 文革是毛泽东为刘少奇量身特制的政治绞刑架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1/01]
- 毕汝谐奇人奇事之文学大师王某某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1/08]
- 中国对印战和两难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0/12]
- 警惕中国走德日军国主义道路!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1/01]
- 刘鹤之父刘植岩被动承受文革的悲惨结局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1/01]
- 台独和反台独都是双刃剑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1/02]
- 闲话中国共产党走向腐败的过程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3/06]
- 父亲节的思念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3/02]
- 今日中国乃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政治逻辑的必然结果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4/02]
按:2003-12-02, 本文发表于世界日报。
反日情結 根深蒂固 畢汝諧( 紐約 作家)
繼珠海日人集體買春事件後,古城西安又爆發了七千學生參加的反日示威。
後者卻比前者的場面更加火爆。
這只能歸因為中國民眾的根深蒂固的「反日情結」。
抗日戰爭勝利結束將近六十年了。這是差不多三代人的時間。然而,
由於這場戰爭持續之長久、戰況之慘烈、
得勝之僥倖、勝利果實之不存(前蔣總統後毛主席皆拱手放棄戰爭索賠權利)、
戰後日本迅速崛起、日本朝野
屢屢出言不遜等等多種原因,中國民眾逐漸形成「反日情結」,每有風吹草動,
便以往往是情緒化的方式加以發泄。
甚至連風吹草動的因由也不必有,「九一八」、「七七」等黑色紀念日便是因由,
一夫高呼,民众景从。
中國民眾的「反日情結」與新中國的建立幾乎是同步形成,絕非偶然。
它是新中國與戰後日本綜合國力對比的反映,
也是中國民眾對日本既鄙視又恐懼的複雜心態所造成的精神沉澱。
说到鄙视,自有许多理由:日本仅是列岛、人口少、资源差,其文化师从中国
等等(即便是抗战初期大片国土沦陷,
这些理由还在 ”速胜論 ”者口中高唱),一言以蔽之曰:“小日本。”然而,
1956年日本商品展覽會及1963年日本工業展覽會
在北京舉行,令中國民眾直觀地見識了日本人敗而不餒的民族性格,
其賴以生聚教訓的民族凝聚力,一旦由和平體制轉入
戰爭軌道,斷非中華民族之福!
中国政府及民众对此常存惕励之心,不敢梢懈。有时候,甚至到了神经过敏的程度。
1970年秋,崇尚軍國主義且患有精神分裂症的
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在自衛隊面前大放厥詞後剖腹自盡;這一孤立事件被處於
文革孤立狀態的中國政府
錯斷為「日本軍國主義業已復活的信號」,遂開動宣傳機器,對之口誅筆伐,
並以三部日本影片
「日本海大海戰」、「啊,海軍」、「山本五十六」為反面教材,填鴨式地
教化大陸民眾。彼時蘇聯於中蘇邊境陳兵百萬,
並於黑龍江珍寶島和新疆鐵列克提發生流血衝突,其給予中國民眾的心理衝擊卻
不及一個日本作家之死! 原因无它:
“日本武士道”已然深植于中国民众的种族记忆,而苏联红军不在其中。
新中国的强大却又无法对日本佔居优势的杌陧态势,为形成、巩固、发展
这种族记忆提供了丰沃土壤。抗战前,
学者杜重远在“闲话皇帝”中语涉日本天皇,引致日本的强烈抗议;这类事情
是不可能发生于新中国的。 戰後,
連正式軍隊都沒有的日本。始終是令中國朝野不安的一個根源,日本國內的
每一點異動,都會引來中國的嚴重關注。
很顯然,中國民間的「反日情結」因當權者的默許而一枝獨秀。改革開放後
鑒於原有的共黨意識形態魅力不再,中國當權者
有意識地以民族主義取而代之。而日本比別國更適於充當有矢之的。特別是六四
事件後,當局大大壓縮了民眾的群體活動
的空間,迫使民眾被壓抑的熱情另尋發泄管道,日本實為當仁不讓的首選。
甚而至於某些醜惡、下作的
行為(君不見當眾向女演員澆糞乎?),也因為裹在反日的光輝旗幟下
得到寬宥,「反日情結」令中國人蒙受羞恥而不自知。
按照瑞士精神病学家容格的说法,“种族记忆”一但形成,则几代之内难以泯灭。
那么,中国民众时时爆发的反日行动原是题中应有之义,不足惊怪。
最近,中国与印度史无前例地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此事可以被援为支持本观点
的证据:中印之间于四十年前爆发过边界战争,印度从没放弃对中国的领土要术,
而今又掌握了原子弹;然而,中即化干戈为玉帛,国人漠然视之-----只因印度
也不在这一种族记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