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果PLU编号提供健康信息?有机的或基因改造的? [2012/04]
- 转基因食品在美国放心吃吗?看《纽约时报》的报道 [2014/01]
- 麦当劳粉红肉渣风波升级 卡夫承认含有少量氨 [2012/04]
- 两部与转基因食品有关的纪录片 [2012/11]
- 美国通用磨坊宣布弃用转基因 为全球500强之一 [2014/01]
- 祝贺神舟九号对接成功,探讨发展科技问题 [2012/06]
- 饶毅:扒铁路保龙脉与反转基因保龙种 [2012/12]
- 塑化剂是什么?我们日常会吃到吗? [2012/12]
- 中国疾控中心公布黄金大米人体试验调查进展 [2012/09]
- 黄金大米,要科普更要“法普” [2012/12]
- 卫生部谈黄金大米事件:少数科研者道德自失范 [2012/12]
- 美国科学杂志报道中国黄金大米事件 [2012/12]
- 欧盟年内19次通报中国大米制品涉非法转基因 [2012/06]
- 疾控中心官方通报黄金大米事件调查结果:试验隐瞒家长 [2012/12]
- 最新研究称转基因产品或增加多种癌症患病风险 [2012/11]
- Nature追踪中国黄金大米事件 [2012/12]
中新社北京9月5日电 (记者 欧阳开宇)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黄金大米试验”事件,中国疾控中心5日晚对外发布了调查进展。
该事件涉及到中国疾控中心营养食品所研究员荫士安。调查进展称,萌士安签字同意发表试验成果,但他对“黄金大米”不知情。
有媒体日前报道,美国一专业网站刊登的论文透露,美国塔夫茨大学一科研机构2008年在中国湖南省一所小学进行转基因大米(即“黄金大米”)人体试验,随即在国内外引发关注。
这篇8月1日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论文称,为了比较儿童摄入“黄金大米”、菠菜和β-胡萝卜素油胶囊对补充维生素A有何不同,中国和美国的相关研究人员共同在湖南省的一所小学进行试验,对象是6到8岁的健康在校小学生。
该论文共有七名作者。其中,论文第一作者唐光文为美国塔夫茨大学研究员,第二作者胡余明在中国湖南省疾控中心工作,第三作者荫士安为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第四作者王茵为浙江医学科学院研究人员。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食品所5日在调查进展中说,该文来自美国塔夫茨大学申请到的美国NIH项目“VitaminAEquivalenceofPlantCarotenoidsinChildren(儿童植物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当量研究)”。
疾控中心援引萌士安的话说,此前,考虑其负责的“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转化成为维生素A的效率研究”与美国塔夫茨大学汤光文负责的美国NIH项目均有菠菜中类胡萝卜素转化效率研究内容,故将2个项目的现场工作合并在一起进行。
文章发表前,荫士安收到了《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论文发表通知,他签字同意发表。不过,关于美国NIH项目研究中是否使用了“黄金大米”,中国疾控中心表示,其下属营养食品所与荫士安作了多次沟通,他表示不知情。
对于其余中方作者是否知晓论文内容,有中国官方媒体报道称,第二作者胡余明称对论文不知情,之前既没有听说与该篇论文相关的任何信息,也没有看过论文的内容,更不知道为何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论文的作者之中,而第四作者王茵亦表示对论文不知情。(完)
http://news.sina.com.cn/c/2012-09-06/002925108486.shtml
-----------------------------
中疾控发布“黄金大米”事件调查进展
中国疾控中心9月5日晚发表声明回应“黄金大米”事件,否认了参与组织转基因“黄金大米”人体试验的传闻,称相关研究员表示对是否使用了“黄金大米”不知情,此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国 际环境组织“绿色和平”近日发布消息称,美国塔夫茨大学选取中国湖南衡阳某小学学生做转基因“黄金大米”的人体试验。该项研究结果形成的论文《黄金大米中 的β-胡萝卜素与油胶囊中的β-胡萝卜素对儿童补充维生素A同样有效》发表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文中提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妇 幼营养室在该试验中组织研究和收集样品。
中国疾控中心网站5日晚刊出回应文章说,该论文的第三作者荫士安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研究员。营养食品所调查所获的情况如下:
一、 发表的文章是来自美国塔夫茨大学申请到的美国NIH项目“儿童植物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当量研究”。该研究项目是美国塔夫茨大学与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于 2004年9月签署的,研究内容是研究菠菜、黄金大米和β—胡萝卜素胶囊中的胡萝卜素在儿童中的吸收和转化成维生素A的效率。文章发表前,荫士安研究员收 到了《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论文发表通知,他签字同意发表。
该项目通过了美国塔夫茨大学和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伦理审查委员会的审查。该 研究项目的负责人是美国塔夫茨大学的汤光文博士,中方负责人是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的王茵研究员,荫士安研究员以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客座研究员的身份作为协助研 究者参与,具体负责现场工作。营养食品所没有与该课题合作各方签订合作协议。
二、荫士安研究员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名称为 “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转化成为维生素A的效率研究”,课题执行日期2006年1月-2008年12月,此项课题的研究内容仅涉及稳定同位素标记的 菠菜中类胡萝卜素转化效率研究,没有转基因大米的研究。在研究实施过程中,增加了现场协作人员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王茵研究员。另外,参加的单位还包括湖南省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衡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中所用的稳定同位素标记的菠菜由美国塔夫茨大学提供,并由美国塔夫茨大学汤光文博士于2008年5月从美 国携带到湖南衡阳现场。
此项研究设计通过了中国疾控中心营养食品所伦理审查委员会的审批,课题组与参加试验学生的家长均签订了知情同意 书。该课题现场工作于2008年5月在湖南衡阳市衡南县江口镇中心小学进行,挑选了该校80名6至8岁儿童,按血清维生素A含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半数 分别给予氘标记菠菜或氘标记纯品β-胡萝卜素。现场工作完成后,按照样品出国的审批手续,血液样品被送往美国塔夫茨大学进行检测。
三、 据荫士安研究员介绍,考虑其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美国塔夫茨大学汤光文博士负责的美国NIH项目均有菠菜中类胡萝卜素转化效率研究内容,故将 2个项目的现场工作合并在一起进行。营养食品所在调查中经过比对,荫士安研究员提供的受试者名单与《儿童植物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当量研究》的研究对象基本 一致。
四、关于美国塔夫茨大学汤光文博士负责的美国NIH项目研究中是否使用了“黄金大米”,荫士安研究员表示不知情。
据介绍,为尽快弄清事实,中国疾控中心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正展开进一步调查。由于涉及多家单位,营养食品所正积极和有关方面协调、沟通,进一步查对、核实有关情况,并将及时公布调查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