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落归根 [2012/09]
- 话说李嘉诚投资重点转移 [2014/01]
- 神奇的信念:看挪威电影《孤筏重洋》Kon-Tiki有感 [2013/06]
-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2014巴西世界杯足球赛记 [2014/07]
- 海棠花开吐芬芳 [2013/05]
-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埃德蒙顿市艺穗节 [2012/08]
- 圣诞灯火不夜天 [2012/12]
- 被俘虏的人生 [2013/01]
- 自家花园里的花、果和鱼虫 [2012/07]
- 市政厅里的农贸市场 [2013/01]
- 重温《新概念英语》 [2014/06]
- 圣诞之夜的灯光 [2012/12]
- 母亲写的文章《北国绿野》 [2014/03]
- 一束鲜花,祝xizi66村友早日康复! [2012/07]
- 大堡礁潜水 [2013/04]
- 在落基山中看伦敦奥运开幕式转播 [2012/07]
- 贝壳村2012亲近自然,亲近你我夏令营 《诗词书画》营 书法<怡情〉 ... [2012/07]
- 香港限奶令 [2013/03]
- 走近故乡的四月 [2012/04]
- 好她是还 去吸来吸 [2012/06]
- 献给父亲的牡丹 [2012/06]
- 写在母亲短文汇编成书之前 [2012/12]
- 写在父亲节前 [2012/05]
- 猫狗趣 [2012/04]
父亲节快到了。不禁回忆起父亲的点点滴滴。
父亲出生在国共相争战乱时期的贵州苗族地区。父亲家祖上是汉族,祖居江西。祖上出过一名清朝武状元,被清王室派往贵州苗族地区,镇守边疆。家族从此在那里繁衍生息,直到现在。虽说地处边远,但山青水秀,是块风水宝地。葱葱郁郁的青山倒影在缓缓流过村边的河水,村民们悠闲地耕种坡地,家里养几头猪、几只鸡和鸭,还可以到江里打鱼。日子不算富裕,但平静安宁。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父亲兄弟四人,他排行最小。父亲出生时,我的爷爷已经过世。一双小脚的奶奶开一家客栈维持一家人生计。她每天清晨三点起床,为将要上路的客人烧火做饭。白天,我父亲跟在小脚奶奶的身后在地里干活,或到附近山林里拾柴火。父亲的大哥(我的大伯父),很会做生意。他到云南、四川跑马帮,把货物运到贵州买卖。父亲家因此有能力在当地购置田地、房产。父亲从小聪明好学,数理极好。大伯父长兄如父,对父亲关爱备至,资助父亲读书。
父亲二十岁的时候,奶奶去世了。父亲从此走出山村,开始了他在大山以外陌生世界的改变命运的人生征途。他在这年进入工学院学习。毕业以后被分配到北京工作。五十年到后期,到云南支边。他的足迹踏遍了西南三省的金属矿区。父亲从一个农家子弟变成了一个正式的国家技术人员。
父亲到城里后,从未改变过他勤俭节约的本色。有一次,我在淘米时把谷子挑出来,放在一边准备扔掉。他一看就心疼地把谷子一粒一粒地捡起来,一颗一颗地去掉谷壳,把米粒放进锅里。一边跟我说,这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要珍惜粮食。至今我还记得但是他当时的神情就好像他捡回来的不是米粒,而是即将被扔掉的珍宝一样。
父亲也从未忘记他的家乡及亲人。老家山村至今还很贫穷,温饱不保,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之一。山村附近的山林几乎被村民们砍光了。村民不得不去越来越远的地方砍柴。有一次,他回到家乡,真的在山村附近发现了煤矿。他兴奋得立即去找县领导商量开矿的事。县领导无奈地回应:主意很好,就是没有资金。父亲当时的失望可想而知。
父亲也从来没有改变过他的贵州口味。他最钟爱的菜肴是鲜糟辣椒炒肉、清水煮白菜沾酱油。他始终不能忘怀的是他家乡的烟熏腊肉和他小时候吃过的鲜辣椒炖刚刚从河里打上来的鲜鱼。我的堂兄每年给他从老家寄烟熏腊肉。但是鲜辣椒炖新鲜河鱼只能存在于他的记忆中了。
父亲从小失父,加上常年在外靠个人奋斗,使他养成了沉默寡言的个性。他甚至跟自己的子女都很少沟通,但他对子女的慈爱尽显在他默默的一举一动里。每到老家寄来烟熏腊肉,他会在我的碗里多挟几片肉。我高考时,他从肉店里买了一斤最贵的肉,让我母亲做给我吃。而我从未见过他为他自己这么奢侈过。每到他的同事说我长得像他时,他会高兴得眯着眼睛笑。
父亲做事一丝不苟。他写的字一笔一画,从不潦草马虎。他去世后整理他的图纸时,发现他的笔迹依然清晰可见,就像用打印机打印出来的一样。文革以后,父亲为了评上高级职称,重新学习英语。当时广播里播放英语教学,每天半小时。父亲每天按时打开收音机,带着老花镜,跟收音机学英语,坚持不懈。他带贵州音调的英语,常常引得我发笑。我学到的第一句完整的英语句子就是父亲教的毛主席万岁 Long live Chairman Mao。父亲是我的英语启蒙老师。
父亲的一生平凡无奇。但从父亲那里我领悟了一个平凡人只有靠奋斗来实现自己理想、改变自己命运的道理;我也学会了应该怎样珍惜今天的生活。就像有句话说的:生活不是一种权利,而是一种特权。我还得到了他传给我的无价之宝:对生活工作的认真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