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落归根 [2012/09]
- 话说李嘉诚投资重点转移 [2014/01]
- 神奇的信念:看挪威电影《孤筏重洋》Kon-Tiki有感 [2013/06]
-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2014巴西世界杯足球赛记 [2014/07]
- 海棠花开吐芬芳 [2013/05]
-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埃德蒙顿市艺穗节 [2012/08]
- 圣诞灯火不夜天 [2012/12]
- 被俘虏的人生 [2013/01]
- 自家花园里的花、果和鱼虫 [2012/07]
- 市政厅里的农贸市场 [2013/01]
- 重温《新概念英语》 [2014/06]
- 圣诞之夜的灯光 [2012/12]
- 母亲写的文章《北国绿野》 [2014/03]
- 一束鲜花,祝xizi66村友早日康复! [2012/07]
- 大堡礁潜水 [2013/04]
- 在落基山中看伦敦奥运开幕式转播 [2012/07]
- 贝壳村2012亲近自然,亲近你我夏令营 《诗词书画》营 书法<怡情〉 ... [2012/07]
- 香港限奶令 [2013/03]
- 走近故乡的四月 [2012/04]
- 好她是还 去吸来吸 [2012/06]
- 献给父亲的牡丹 [2012/06]
- 写在母亲短文汇编成书之前 [2012/12]
- 写在父亲节前 [2012/05]
- 猫狗趣 [2012/04]
母亲是她这一辈人中少有的既能操持家务又能吟诗作赋的一员,我称之为家庭主妇型的知识分子。母亲平时和一般的家庭妇女并无两样,买菜、做饭、洗衣、排队抢购等等无所不能。然而当亲戚、邻居有需要写作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母亲。因此她成为了我们居住的城市大杂院里有口皆碑的笔杆子。她代人写的文章从入党申请书、先进工作者总结到居委会补助申请无所不有。在忙碌工作一天、操持完家务后,一本好书就是母亲最好的消遣。
母亲爱书是出了名的。这跟我们的家风有关。我的外公和外婆(我们都叫爷爷奶奶)都是读书人。记得在文革中,好书很少,收入很低,我的爷爷支持母亲钻研中文,竟拿出不多的工资给母亲买了整套《辞海》。我们家是周围人家中唯一订阅《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大众电影》、《收获》、《当代》、《十月》等等报刊杂志的一户。在这种家风的耳濡目染中,我们兄弟姐妹也养成了爱书的习惯,并为此终身受益。
母亲爱书、爱学习,孜孜不倦。来到加拿大以后,母亲一如既往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母亲每天必有晨读,遇到不懂的单词,虚心向孙女学习。放学回家后,晚上还要温习当天学过的单词和句子。就是在我们去旅行的路上,母亲也随身携带一本笔记本,背诵、记忆英语。那份认真和执著让我们都自愧不如。
母亲多才多艺,能唱歌、跳舞、弹琴、绘画、书法、写作、中医。母亲的多篇书法、中国画被加拿大渥太华市和埃德蒙顿市的多家中文报纸采用并刊登在这些报纸的显著位置。
母亲的文集是一部家史、是一部多年读书后凝结出的人生心得、也是一部反映时代变迁的作品,更是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