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起种玫瑰看玫瑰的日子 [2013/08]
- 我的祖国与香港 [2019/08]
- 终于看到了梅花 [2012/03]
- “宽衣”惹出笑柄 [2016/09]
- 分享视频:钢琴协奏曲《一江春水》 [2019/08]
- 《毛泽东时代人民生活的原版回放》读后忆旧 [2022/01]
- 摄影:植树 [2013/03]
- 我看刘晓波 [2017/07]
- 欲拒不合意评论,不妨对网友言明 [2018/02]
- 重认樱花Akebono [2015/03]
- 我看毛泽东 [2012/03]
- 摄影:温哥华龙舟节胡拍乱想 [2012/06]
- 对事不对人:也谈游客与瑞典酒店事件 [2018/09]
- 摄影:红梅蜡梅金缕梅 [2016/03]
- 摄影: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2013/05]
- 摄影:刺槐 [2012/06]
- 我是好人还是坏人? [2012/03]
- 端午节谈粽子 [2012/06]
- 做男人半易半难,做自己教人为难 [2012/11]
- 我爱牡丹,也爱…… [2012/05]
- 乐绕烛影忆亲人 [2012/04]
- 手捧槐花望兔来 [2012/06]
- “六.四”与民主随笔 [2012/06]
按语:我来贝壳村没多久,却看到了几场骂战和声讨大会。有教养的小孩子都懂得要互相尊重,可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也会忘了幼儿园阿姨的教导,作出粗野的表现而又能找出对方该骂该批的理由。在民主社会中生活了几十年,我知道对异已的容忍是大家和平共处的必要条件。谁都是天使,谁都是魔鬼,谁都不是魔鬼,谁都不是天使,谁都有权在社会中生存。谁比别人更有道德?臭骂“不道德”的人,是否就显示自己有道德了?有道德之人,道德已成其血肉,根本不用把道德挂在嘴边,就像美丽的花儿从不言美一样。
牡丹不言美,人皆知其美。我把以前拍的那种名花贴出来,并贴出旧文,希望大家欣赏牡丹的美貌,也欣赏她容许其他花草与之并存的民主精神。
从小就知道牡丹是名花,但我在故乡没见过,离开中国之后才在异乡一睹芳容。
以前,牡丹在温哥华难得一见,近年来华裔移民大增,那种落叶灌木也来此地大展其国色天香。不过,本地园艺店卖的主要是来自日本的牡丹,品种并不多,目前在庭园里种牡丹的居民一般只种二三株。当然,酷爱天姿国色的人不会只种二三株,我的一位朋友就种了二三十株,其中有中国名贵品种“豆绿”、“二乔”等。
牡丹的名贵品种艳丽夺目,普通品种也各有特色,使人感到这种被中国人注视了一千多年的名卉在形状和色彩方面毫不单调。赏花人注重牡丹的花色花型,按花色把它为为红花系、黄花系、白花系、紫花系等,并按花型把它分为单瓣型、绣球型、菊花型、荷花型、金环型等等。
给牡丹划分类型,并评优选胜,那是人的行为;自依本意开花,不去投人所好,这是牡丹的价值。这种小灌木有了“自由意志”,才有千姿百态。书上说,仅仅在山东省的荷泽市,就有四百八十多种牡丹。我见过的品种有限,难以想象几百种牡丹会组合成怎样的画面;但是,假如看到好几百个品种齐集园中,所见无一不是牡丹,我一定会郁闷,因为我知道世间植物品类繁多,牡丹品种再多也代替不了“她”的众多兄弟姐妹。
地球上环境多样化,导致植物品种多样化。每一种植物都是环境的选择,每一种植物都向环境展示其生存价值。在我接触到的环境之中,牡丹不常见,在我接触到的牡丹之中,花儿不常开;但是,我不会感到遗憾,因为我常常看到虽非天姿国色,却能各保特色的其他花木。对花木,我会一见钟情,但又绝不专一。我爱牡丹,也爱睡莲,还爱大树小草、山蕨海藻……
晓临
2008.8.15
影集:邻家芳容──摄于邻里的花木
牡丹 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英语俗名:Tree Pe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