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起种玫瑰看玫瑰的日子 [2013/08]
- 我的祖国与香港 [2019/08]
- 终于看到了梅花 [2012/03]
- “宽衣”惹出笑柄 [2016/09]
- 分享视频:钢琴协奏曲《一江春水》 [2019/08]
- 《毛泽东时代人民生活的原版回放》读后忆旧 [2022/01]
- 摄影:植树 [2013/03]
- 我看刘晓波 [2017/07]
- 欲拒不合意评论,不妨对网友言明 [2018/02]
- 重认樱花Akebono [2015/03]
- 我看毛泽东 [2012/03]
- 对事不对人:也谈游客与瑞典酒店事件 [2018/09]
- 摄影:温哥华龙舟节胡拍乱想 [2012/06]
- 摄影:红梅蜡梅金缕梅 [2016/03]
- 摄影: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2013/05]
- 摄影:刺槐 [2012/06]
- 我是好人还是坏人? [2012/03]
- 端午节谈粽子 [2012/06]
- 做男人半易半难,做自己教人为难 [2012/11]
- 我爱牡丹,也爱…… [2012/05]
- 乐绕烛影忆亲人 [2012/04]
- 手捧槐花望兔来 [2012/06]
- “六.四”与民主随笔 [2012/06]
日本右翼拟拍暂名《南京的真相》的电影,否认南京大屠杀。华侨之声电台周四下午五时的《时事风云》讨论这事的时候,嘉宾的言论令我诧异,但我要外出,不能听下去,便把那时事讨论节目录了音,等回家再听。
回家再听,听得我更加惊诧。那嘉宾也认为南京大屠杀是事实,但他说中日友好对中国有利,而且中日两国同文同种,中国因此不要对否认南京大屠杀之举看得那么严重,要向qian看。(他后来提及经济关系,我因此不知道他是说“向前看”还是“向钱看”。)参与讨论的听众指出,日本对中国有野心,嘉宾则反问:日本是民主国家,在民主制度里是一人一票的,假如日本占领了中国,那么是中国吞并日本还是日本吞并中国?
我没专门去阅读涉及南京大屠杀的资料,但我相信日军一定曾在南京大开杀戒。看历史书籍,看国际时事,我得出一个结论:侵略军会认为自己高被占国的人一等,在失去人性之时就会残杀无辜的被征服者。
虽没看过详述南京大屠杀的资料,但我亲耳听过知情者叙述日军暴行。一位姓张的街坊告诉我,广东沦陷时,他在乡间,所以知道日军由于一名士兵被游击队击毙而杀光全村居民之事。
母亲也对我说过逃避日军之事。有一次,她的三叔和一位同乡一起逃难,路上遇到日军,那位同乡在向日本兵跪拜时惨遭砍杀,她三叔只跪不拜,也被砍了一刀,被救回家也要躲着疗伤,以免被当作游击队伤员,结果还是伤重身亡。母亲不懂人权,她从受害人身上找原因,推测他们被砍的原因是跪拜日军。
中日战争早已结束,双手染过中国人鲜血的日本军人也差不多死光了。我不恨与侵华之事无关的当代日本人,但绝不容忍否认日本战争罪行的言论,而且绝不会一厢情愿地向一个不愿认错道歉的国家示好。
懂得历史的人,都知道中日并非同文同种。日本借用汉字,不等于那个国家的民族和汉族源于同一文化同一种族。尽管在现代社会中应该强调民族和谐,但我们一定要先强调民族平等。据我一位朋友的日本太太说,在日本最受歧视的是韩国人,其次是中国人。幸好,她不歧视中国人。“如果我的朋友歧视我的丈夫,”她说:“我会跟她们绝交。”
作为一个国家,我想,也应该有这种骨气:你日本不为侵华罪行道歉,不尊重中华民族的生命,我就跟你绝交。可惜,国家不会作出决定;作出决定的,是控制了国家的利益集团及其代表。那些利益集团及其代表考虑的不是国民的利益,而是集团的利益,因此,蒋介石“以德报怨”,周恩来放弃日本战争赔款。
中日友好,对中国有利,也对日本有利,但友情是要靠双方的努力来建立与维持的。一九八九年,日本战犯裕仁天皇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派钱其琛外长以杨尚昆主席特使身份出席葬礼。可是,到目前为止,日本还是伙同美国针对中国大陆。
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政府嘴上坚持主权,实际上压制民间保钓运动,向日本示好;在另一边,日本则以军舰迎接保钓人士,以向中国人表示“友好”。
我知道,中日“友好”必将促进两国经济关系,但我不知道,以原则和尊严换来的利益,中国的平民会分得多少。我觉得,两国要不要友好,应该由人民来决定。
由人民来决定,就是讲民主。嘉宾认为日本有一人一票的民主制度,所以提出“假如日本占领了中国,那么是中国吞并日本还是日本吞并中国”的问题。但他忘了,一个国家若吞并另一个国家,就不会给后者之公民同等权利。历史告诉我们,以暴力征服别人的,必然以暴力统治别人。满清使关外地域并入中国版图,但清廷不是自动结束统治的。
有史以来,国界就在不断改划,中日以后或会成为一个国家,全球或会成为一个国家;但是,在看到人类经历太多的战乱之后,在看到异族统治和异族压迫造成太多的苦难之后,我觉得,我们应该重视的不是一统天下,而是万族平等,互相尊重,和平共处。
晓临
2007.1.26,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