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起种玫瑰看玫瑰的日子 [2013/08]
- 我的祖国与香港 [2019/08]
- 终于看到了梅花 [2012/03]
- “宽衣”惹出笑柄 [2016/09]
- 分享视频:钢琴协奏曲《一江春水》 [2019/08]
- 《毛泽东时代人民生活的原版回放》读后忆旧 [2022/01]
- 摄影:植树 [2013/03]
- 我看刘晓波 [2017/07]
- 欲拒不合意评论,不妨对网友言明 [2018/02]
- 重认樱花Akebono [2015/03]
- 我看毛泽东 [2012/03]
- 摄影:温哥华龙舟节胡拍乱想 [2012/06]
- 对事不对人:也谈游客与瑞典酒店事件 [2018/09]
- 摄影:红梅蜡梅金缕梅 [2016/03]
- 摄影: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2013/05]
- 摄影:刺槐 [2012/06]
- 我是好人还是坏人? [2012/03]
- 端午节谈粽子 [2012/06]
- 做男人半易半难,做自己教人为难 [2012/11]
- 我爱牡丹,也爱…… [2012/05]
- 乐绕烛影忆亲人 [2012/04]
- 手捧槐花望兔来 [2012/06]
- “六.四”与民主随笔 [2012/06]
按语:2007年重看京剧《智取威虎山》,写了以下短文,只盼着现实中的威虎山也被扫平。盼望了多少年?“八年了,别提它了!”毕福剑都在狂传于网上的视频里评说了,扫平威虎山是吹牛X。不过,世事难料,慢慢走着瞧吧。性急的,不妨重看京剧《智取威虎山》。
在以前买的《2000年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DVD中有两段京剧,其中一段是于魁智演唱的《智取威虎山》选段《打虎上山》,由彭家鹏指挥奥地利国家音乐家交响乐团加京剧小乐队伴奏。我觉得那一段的音乐写得非常好,所以听了好几次。听到前奏中圆号在固定音型衬托下吹出开阔奔放的乐句,我会感到一望无际的林海雪原似乎就在眼前,不禁心驰神往。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打虎上山的杨子荣一句二黄导板,令我重温初看《智取威虎山》的感受。由于生在广东而父亲又酷爱那里的民间音乐,我从小接触粤曲,以为那是天底下最好听的戏曲。到了文革期间,我听不到被列入“四旧”的粤曲,却在银幕上看到被捧为样板的现代京剧,顿觉耳目一新。现在,我重新近距接触粤曲,自然感到其音调十分亲切,但又觉得其音乐布局十分凌乱,似是什锦拼盘,所以还是喜欢有整体感的京剧。在京剧之中,我比较喜欢听以大乐队伴奏的新京剧,其中包括《智取威虎山》,可是多年来一直买不到“智”剧之DVD或VCD。
一位朋友知道我想重看《智取威虎山》全剧,便送了一套VCD给我。初看“智”剧,我关心的是情节,现在重看,注意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我觉得,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在什么社会,人们都会对那些同他们有关系的人产生感情,通常会爱有利于已的人,会恨有损于已的人。“智”剧的“山里人”恨威虎山的匪帮,是因为他们遭土匪烧杀抢掠;他们爱“工农子弟兵”,是因为“这些兵急人难治病救命”。
《智取威虎山》的唱词与念白充满政治气味,但我在重看此剧时思考的不是政治,而是人性。我相信,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在什么社会,人们一般都会求财,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若是夺取不应该归于自己的财富,那就是当土匪了。现代社会的土匪不一定持刀枪强夺财物,他们也许会利用职权,也许会利用法律,把公众的财富转移到自己手中。
在“智”剧中,野狼嗥假扮解放军,被常猎户认出是土匪,而杨子荣假扮土匪,虽然瞒过了座山雕,但观众全都知道他是解放军。可是,在现实社会里,我们有时就不知道谁是杨子荣,谁是野狼嗥。威虎山匪徒吃的百鸡宴,观众都知道那是从夹皮沟等地之居民家中抢来的东西,但高官大贾吃的奢华筵席,谁知有哪些是民脂民膏!
看到最后一场《会师百鸡宴》,见贪婪而凶残的土匪被歼于威虎厅,我十分高兴。看完“智”剧,我想,假如现实世界中的“威虎山”也被“智取”,我会更加高兴。
晓临
2007.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