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起种玫瑰看玫瑰的日子 [2013/08]
- 我的祖国与香港 [2019/08]
- 终于看到了梅花 [2012/03]
- “宽衣”惹出笑柄 [2016/09]
- 分享视频:钢琴协奏曲《一江春水》 [2019/08]
- 《毛泽东时代人民生活的原版回放》读后忆旧 [2022/01]
- 摄影:植树 [2013/03]
- 我看刘晓波 [2017/07]
- 欲拒不合意评论,不妨对网友言明 [2018/02]
- 重认樱花Akebono [2015/03]
- 我看毛泽东 [2012/03]
- 摄影:温哥华龙舟节胡拍乱想 [2012/06]
- 对事不对人:也谈游客与瑞典酒店事件 [2018/09]
- 摄影:红梅蜡梅金缕梅 [2016/03]
- 摄影: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2013/05]
- 摄影:刺槐 [2012/06]
- 我是好人还是坏人? [2012/03]
- 端午节谈粽子 [2012/06]
- 做男人半易半难,做自己教人为难 [2012/11]
- 我爱牡丹,也爱…… [2012/05]
- 乐绕烛影忆亲人 [2012/04]
- 手捧槐花望兔来 [2012/06]
- “六.四”与民主随笔 [2012/06]
去年十二月上旬从中山回到温哥华,没过多久就听说中国出现传染病,接着听说那是病毒引起的“武汉肺炎”,后来又听说该新疾已获正名,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Coronavirus disease 2019(2019冠状病毒病),简称COVID-19。
世卫表示,定名时有意不用地域、种族、动物物种等,以免造成污名化问题。
担心污名化导致歧视的人,因此不再把首见于武汉的那种肺炎称为“武汉肺炎”或“中国肺炎”,而改用世卫的正式名称,或采用其他不涉及地点的名称,如中国大陆和澳门所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台湾所用的“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马新所用的“2019冠状病毒疾病”和网上常用的“新冠肺炎”。相关病毒,也被意识到汚名化问题的人改称为“新冠病毒”及novel coronavirus等。
遗憾的是,有些人以病毒首先发现于武汉为理由,故意无视污名化问题,坚持采用“武汉病毒”或“中国病毒”之名称,发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及民众的情绪。那些人之中,有的现在虽然不是中国大陆居民,但以前曾在那片土地上生长,因而或有解不开之情结。
那些人在社交网络里蚂蚁趋蜜般四下粘贴恶意中文词句,虽说十分讨厌,仍不致于扰乱人心;然而,位高权重的人通过污名化来挑衅,就会造成恶果。美国政界一些保守派人物不改“Wuhan virus”之名称,甚至力图使它成为七大工业国组织(G7)联合声明之用语。(见https://www.google.ca/amp/s/amp.cnn.com/cnn/2020/03/25/politics/g7-coronavirus-statement/index.html?espv=1)更令人震惊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竟然把新闻发布会文稿上的“Corona Virus”(冠状病毒)改成“Chinese Virus”(可理解成中国病毒,也可以理解成华人病毒)。(见https://time.com/5807376/virus-name-foreign-history/?amp=true;
https://m.youtube.com/watch?v=mlyX-WtWKHY)他在记者质疑下辩称其用词并非种族主义,但很多人认为他助长仇华情绪,而美国已有人把华裔与新冠病毒挂钩,并加以歧视,施以暴力。
后来,这位言论善变的总统表示不再采用“Chinese Virus”的说法,同时声称那是准确的说法。没有道歉,没有作出消除后果的努力,伤害依然持续。
说不定,特朗普以后真的不把那污名化词语挂在嘴边。把人杀了一次,也不用再杀了。
晓临
2020-4-4
补充说明:
1. 造成新冠肺炎病毒,其英语名称为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简称2019-nCoV。但是贪图便利的人还是采用corona virus。
2. 早在2015年5月8日,世卫呼吁科学家、政府和新闻界在为新的人类传染病命名时采取最佳方式,尽量减少对国家、经济和人民的不必要的不良影响。(见https://www.who.int/mediacentre/news/notes/2015/naming-new-disease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