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公主-习明泽-照片曝光(最全照片辑录) [2015/10]
- 习明泽-真容浮现,全家福亲密融融(组图) [2017/07]
- 吐槽第一夫人彭丽媛的服装师---与各国第一夫人做比较 [2013/03]
- 毛泽东外孙王效芝的婚姻与薄一波儿子薄熙成,刘少奇之子刘源的渊源 ... ... ... [2013/05]
- 中国人在纽约-- 震撼的镜头 [2013/08]
- 白人一次就枪杀6名亚裔,还说不是仇恨亚裔,天理何在? [2021/03]
- 彭丽媛是国字脸--大额头--旺夫相??(组图) [2013/03]
- 实拍农村婚宴-纯纯的乡村味,浓浓的幸福 [2013/08]
- 张玉凤-- 你第一次见到的照片(罕见的照片) [2015/01]
- 100年的江青与彭丽媛 [2014/04]
- 中国的第二夫人亮相 [2014/05]
- 降央卓玛 ---- 妙音仙女 [2012/07]
- 四朝政坛不倒--温家宝功过任评说(组图) [2013/03]
- 周冬雨--没有张艺谋的谋女郎--电影(宫锁沉香)篇 [2013/08]
- 奥巴马真胆大,他不怕 4 字--也谈谈中外的数字忌讳 [2013/01]
- 天堂苏州印象--山塘街 [2012/07]
- 宋祖英的服装师一点也不土-- 和村姑打擂台---就此打住 [2013/02]
- 那惊人的一瞬间--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组图)从庄则栋传奇谈起 ... ... ... ... . ... [2013/02]
- 十八大花絮和剪影 [2012/11]
- 成龙大哥-开政协会 [2013/03]
- 自由的枪支--和无语的照片 [2012/12]
- 请关心贝克村的, 去读读宁静千年的贴-临危受天命、毛遂自荐、毛主席给神州大地13亿人 ... [2013/05]
- 两岸三地话贝克村--根在哪里?-请老A也来看看 [2013/02]
- 莫言的过去和故乡 [2012/10]
- 翰山把水趟浑了-中西医, 谁是医? [2013/03]
- 热闹啦,98件作品抢头三(舞文弄墨 为例) [2012/08]
莫言喜获诺贝尔 文学奖,一夜之间,闻名全世界, 莫言, 原名管谟业,现年57 岁,生于山东高密县大栏乡平安庄. 文革尾声,20岁的莫言决定入伍当兵,其间暗暗写作,并将自己名字( 管谟业 ) 中的 「谟」字一分为二, 以莫言为笔名,主要是激励自己少说多做
其实,他的一生很不容易,他的少年时代,是和 贫穷 和饥饿联在一起的, 莫言研究会秘书长毛维杰说,莫言自称是一个在饥饿、孤独和恐惧中长大的孩子
莫言说道, “我小学五年级辍学回乡,当时非常痛苦,后来我成为作家,感觉到这也是一种幸运。正是因为这样,我才会在很小的时候就跟村里的人‘混’在一起,无意中了解到丰富的民间语言,也跟乡亲们学会用民间的语言来描述事物、表达自己的思想。”
他的二哥管谟欣说,无论莫言最终是否得奖,他的付出和努力大家都看得见,“农家孩子走到这一步不容易”, 当时因为村里人读书的不多,家里的条件也不富裕,能读的书就只有家里留下的古书和小人书。所以每次只要家里一有新书,莫言就和二哥管谟欣开抢。“因为,每次他看完书就喜欢把书藏起来,当成自己的东西,这样别人都看不到了。”
“那时候,晚上看书没有电灯,就点着油灯看书,母亲常常提醒莫言,没油了,别看了。但往往被莫言当做耳旁风。”管谟欣说:“莫言那个时候就已经到了嗜书如命的程度。为了换取别人的书看,莫言就去给别人家推磨,有时候整整推一天的磨才能换来一本书。一天下来,莫言脸色煞青,但只要能捧着书回来,他都是满脸春风。”
在管谟欣的记忆中,莫言上学的时候语文成绩很好,而且还有一个特殊嗜好,就是背《新华字典》。正着背完,倒着背,有时候,问起哪个字在第几页,莫言都能答出来。管谟欣也常常因为弟弟的这些聪慧而觉得自豪。
莫言今天能够得到认可,也是他自己一步步努力的结果,他吃过的苦在我们几个兄弟里是最多的, 莫言18岁的时候,父亲让他到县城的胶莱河去干活。当时他不想在最好的年纪丢掉书本成为一个靠劳力吃饭的人,但是因为家庭条件困难,兄弟姐妹多,已没有钱来供他念书。
“由于莫言身子还没有长壮实,刚到工地时,只能拉锁链,两双手的掌心常常是被勒出一道道血痕,破了长好,长好了又被勒破。”管谟欣说。因此,直到现在,无论谁提起莫言有多大的成就,说起莫言的作品多么富有感染力,管谟欣都笑而不和,他心里清楚这些为人瞩目的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孤独和心酸,“大家看莫言的作品,看到的是大悲大喜的情节和故事,而我看到的是他的童年、他的成长和不易”。
莫言的母亲勤劳简朴、宽厚仁慈,给了莫言巨大的心理慰藉,以至于莫言这样说:“岁月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用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的紧缩。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1994年,母亲的离世让莫言悲痛万分。1995年他创作出长篇小说《丰乳肥臀》,讴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创造者——母亲的伟大、朴素与无私,并获首届《大家》文学奖
莫言研究会秘书长毛维杰告诉记者, 莫言另一部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蛙》中的姑姑原型是他自己的姑姑,一位知名的妇产科大夫。尽管这部以中国计划生育为题材的小说受到争议,但在获知莫言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候选人之后,印刷20万册还剩5000册的这部小说在今年10月1日当天被抢购一空。
莫言:影响最深的我想还是中国的作家,最早我童年时期阅读的作品除了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些古典文学之外,我还阅读了像《聊斋志异》这样的一些古典的文言小说,因为这样一些作品是跟民间生活密切相关的,尤其是像《聊斋志异》这样的作品,它里边很多的故事在我的家乡也都是在民间口口相传,所以我觉得我从小就是受到了这样一种民间的文化的,民间故事的影响
在莫言的作品中,家人乡邻、乡村的池塘、池塘里的蛙声、流淌的胶河、胶河上的石桥、庄村里的牛羊猫狗以及民间艺术和传说,都成了他信手拈来的写作素材或原型。莫言曾说,“作家的故乡并不仅仅是指父母之邦,而是指作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乃至青年时期的地方。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过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这地方是你的‘血地’”。
注---- 本帖是综合多篇报道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