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家庭相册和往事

作者:mayimayi  于 2012-10-21 05:3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54评论

关键词:莫言, 诺贝尔, 莫言妻子, 管笑笑

莫言的家庭相册和往事

莫言获大奖,中国很高兴

莫言目前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这是他唯一的的稳定工资收入

莫言的出生地山东省高密市大栏乡平安庄。得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村委会在村里挂起了30个灯笼。莫言的叔叔管贻喜说,管家在光绪年间曾经中过探花,莫言这个比状元还要厉害,   直到今日,他的父亲管贻范和二哥管谟欣还住在这个小村庄里,过着普通农民的安静日子。莫言儿时旧居就在平安庄的一角。

莫言回忆自己的文学启蒙时,提到大爷爷管遵仁和爷爷管遵义。大爷爷是当地的著名中医,以妇科和儿科见长。   爷爷管遵义生于1895年,1978年病故,是一个忠厚老实、勤俭持家的农民,与小说《大风》中的爷爷相近。管遵义一生务农,种田是一把好手,还会木匠手艺。虽然不认识字,但爷爷脑袋里装满了许多故事。冬日炕头里,夏日河堤上,爷爷给孩子们讲了不少民间狐仙鬼怪的故事。

管贻範莫言的父亲 因为大爷爷被划为地主,大爷爷管遵仁的儿子又去了台湾,管贻範全家受牵连,在大队当会计的管贻範终日愁眉不展,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在工作和生活中积累的压力,只能带回家。 莫言的老父亲90岁了,耳朵有点背,听不懂别人的问题,慌张中总带着些惭愧。

莫言获诺贝尔奖后,他们接待一批一批的记者,尽力地回答每一个问题。只要记者离开,他们一定会送到门口。如果开车,送出门的人一定会站在那里,不停地招手,直到车开走。

平日严肃的管贻範对着小儿子莫言说:“凡事谨慎,切记祸从口出,人不要张狂,否则必遭祸患。”

 

母亲------高淑娟1922年出生,17岁嫁给管贻範。高淑娟在黄土地劳累了一辈子,1961年春节,正是吃不饱饭的日子,她把从牙缝里抠出的几斤白面,做成饽饽放在祖宗神位前当供品,年刚过完,婆婆让儿媳妇去收回,没想到饽饽被讨饭的偷走了。这可是一大家里半个月的口粮,高淑娟背负着偷吃偷藏的嫌疑,哭了大半夜。莫言刚开始写小说的时候,就写了篇《五个饽饽》。

 

1994年,高淑娟因病去世,莫言悲痛不已,在故乡住了几十天,写了《丰乳肥臀》。  《丰乳肥臀》让莫言拿到了大家文学奖的10万元奖金。“我母亲五十多年里,当媳妇的时间比当婆婆的时间长,一直没过上好日子,等后来过上好日子,又老生病。她活着的时候经常感叹自己命苦。” 

莫言的母亲勤劳简朴、宽厚仁慈,给了莫言巨大的心理慰藉,以至于莫言这样说:“岁月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用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的紧缩。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莫言(管谟业 ) 是家里第四个孩子。大哥管谟贤1943年,姐姐管谟芬1946年,二哥管谟欣1950年,都出生在这里。老四管谟业和大哥相差12岁,都属羊。管谟业的女儿管笑笑,也在这个老宅里出生。

 

莫言口碑很好还源于,早已是名人的他从不嫌弃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水平的妻子杜芹兰。1979年,已经参军的莫言回家与他在棉纺厂工作时的同事杜芹兰结婚时,婚礼也是在这个老宅里这里举行的。

 

据悉, 莫言 (管谟业 )小学读到五年级,就退学回家务农了。 1984 只有小学五年级学历的莫言, 被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徐怀中慧眼看中, 破格录取,入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班上有35个人,同学有《高山下的花环》作者李存葆,《中国式离婚》作者王海鸰等,  王蒙、丁玲、刘白羽、冯牧、张承志、邓友梅等依次走上文学系的讲台授课。 这是莫言的人生命运重大转折 ,由此, 他开始了真正冲向文坛的征途。莫言常 解放军艺术学院改变了我的命运.  后来, 莫言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并于1991年获得文艺学硕士学位,师从时任北师大研究生院副院长的童庆炳。 这个有学历的研究生班吸收了四五十人目前当红的作家如莫言、刘震云、余华、毕淑敏、迟子建等都在这个班里。

 

自1981年在河北保定的《莲池》第五期上公开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开始,莫言创作了三十一年,迄今为止发表了八十多篇短篇小说、三十部中篇小说、十一部长篇小说、九部影视文学剧本、两部话剧作品。

莫言小时候,家里成分不好,他的父母在村庄中总是小心翼翼地生活,他的父母总会叮嘱孩子出去后一定要少说话,到了后来他的笔名叫莫言,可能也影射了他小时候的生活状态。

莫言的四叔管贻寿,1984年赶着牛车往40里外的县糖厂送甜菜,在途中被一个酒后无证驾驶的司机压死,当时这个司机正给一个公社书记家建房拉砖瓦。事件发生后,书记动用各种关系,上门威胁利诱,最后赔偿了500元人民币。

莫言和哥哥得到消息后,准备回乡打官司,被父亲制止:“人死不能复生,宁叫一家冷,不叫两家寒。”莫言以此为基础,写了《天堂蒜薹之歌》,把惨死的管贻寿留在了小说里。

 

莫言的女儿管笑笑,1981年出生于高密平安乡,19岁考入山东大学外语学院学习,又被保送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现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指导教师,并在职攻读北京师范大学当代文学博士,她的博士论文以莫言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 莫言的女儿管笑笑,也是一名作家,曾经出版过长篇小说《一条反刍的狗》。

管笑笑不仅长得像她爸爸,连低调沉稳的心性也十分相像。 她来之前,我们都已经知道她是莫言的女儿,所以对她有所期待。总以为她一定会把父亲挂在嘴边作为炫耀的资本,可是恰恰相反,她从来没有主动提起过她父亲。
有一次,我去她的办公室交材料,我对她说,管老师,我觉得你长得好像你爸爸,她只是浅浅地笑了一下,并不作应答。

莫言的女儿管笑笑,我要给父亲打100分,  新京报:你觉得父亲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好几个采访对象提到莫言,他们第一个评价就是“好人”, 管笑笑:宽厚、真诚、谦卑。他是一个非常善良、非常宽厚的人。

 

莫言的姑姑管贻兰,今年75岁 莫言作品《蛙》就是讲述姑姑的故事,  管贻兰(莫言小姑)说,他写《蛙》的时候就和我说了,我们是一家人,不用沟通都很了解。我大体看了一下,《蛙》(和我的经历)有一样有不一样的,那些讲计划生育的,差不多是一样的。我工作的时候计划生育刚刚开始,全中国一时不大接受,尤其山东,工作不好进行,我们办公室天天来哭的,来闹的,来骂的都有,但是再不好进行,你本身是干这个工作的也要把它干下去。中国人口这么多,不搞计划生育的话,一年高密就能生出一个乡镇。原来一个村要是200多户,一年就能生600多个孩子,那你说一个乡镇呢。

 

姑姑管贻兰说,我父亲,就是莫言的大爷爷,在莫言小时候,摸着他的头说,你长大能成个人才,但是我可能看不到了。知道他得奖我就想起了我父亲的这句话,我今年75岁了,看到了

 

安娜是将莫言小说介绍到瑞典的人。她对莫言作品的感观是:“像一个老农民在给乡下的孩子讲故事。” 

在瑞典起印1000本的《红土地》、《大蒜民谣》卖了10年都没卖完,开奖之后,全部售光

 

莫言一本正经地说着自己小时候的糗事,说自己之所以想当一个作家,就是想一日三餐都吃上香喷喷的饺子,

莫言还说,自己只有站在高密的土地上,创作才有感觉。他喜欢高密的平静

莫言为人随和,有人甚至说,“他好用”。什么事情,只要求到他,他很难拒绝。莫言的家人也是如此

 

即使是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高密人亦觉得莫言不会有什么改变。一个农家乐老板之前请莫言题词,莫言答应了。因为时间没赶巧,拖了下来。问他会不会担心得了诺贝尔奖之后莫言不再帮他题词了?

 

这个老板觉得问题很奇怪。怎么会呢,莫言不是那样的人

 

莫言任职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开会, 庆贺莫言获奖

 

 

莫言父亲

 

 

 

 

父亲, 母亲 和莫言

 

 

莫言 和堂姐

 

 

莫言和 妻子杜芹兰

 

妻子杜芹兰

 

 

 

莫言, 妻子杜芹兰 和 女儿 管笑笑

 

女儿·管笑笑

 

女儿(左) 和莫言

 

女儿

 

 

 

《天堂蒜薹之歌》---把惨死的四叔管贻寿留在了小说里

 

 

姑姑管贻兰莫言作品《蛙》就是讲述姑姑的故事

 

安娜----瑞典文翻译者

 

小学作业本

 

 

 

莫言说之所以想当一个作家,就是想一日三餐都吃上香喷喷的饺子

 

高密文化

1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1

支持
36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38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4 个评论)

3 回复 tsueict 2012-10-21 07:08
1. Xie Xie Mayimayi introducing 管家.
2. '管贻範 another 儿子又去了台湾'.  大哥谟贤, at his age 6? How?  Can not be 二哥谟欣 who wasn't born yet in '49.
3. 管贻範 said: '宁叫一家冷,不叫两家寒'. i am very touched.
2 回复 云间鹤 2012-10-21 07:33
谢谢分享!亲切
4 回复 浪花朵朵 2012-10-21 07:42
看来莫言真是个厚道人。
3 回复 mayimayi 2012-10-21 08:01
tsueict: 1. Xie Xie Mayimayi introducing 管家.
2. '管贻範 another 儿子又去了台湾'.  大哥谟贤, at his age 6? How?  Can not be 二哥谟欣 who wasn't born yet in '4 ...
another 儿子又去了台湾, 这是莫言的 大爷爷(爷爷的哥哥) 的儿子去了台湾, 算是莫言的 本家 叔叔, 我 会在文中注明,

谢谢你 !!!
4 回复 mayimayi 2012-10-21 08:05
云间鹤: 谢谢分享!亲切
谢谢来访 !

也是因为 莫言的故事亲切, 他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人,
所以, 俺 花了很多时间, 找图,找文, 拼凑本帖
3 回复 mayimayi 2012-10-21 08:07
浪花朵朵: 看来莫言真是个厚道人。
谢谢
你的感觉是对的,
因为被他的厚道感触, 所以有了此贴
3 回复 云间鹤 2012-10-21 08:56
mayimayi: 谢谢来访 !

也是因为 莫言的故事亲切, 他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人,
所以, 俺 花了很多时间, 找图,找文, 拼凑本帖 ...
挺好的。
2 回复 tsueict 2012-10-21 09:43
mayimayi: another 儿子又去了台湾, 这是莫言的 大爷爷(爷爷的哥哥) 的儿子去了台湾, 算是莫言的 本家 叔叔, 我 会在文中注明,

谢谢你 !!! ...
谢谢你. His name?
3 回复 寂禅 2012-10-21 10:02
俺喜欢这样平实的文字,谢谢!
1 回复 liuguang 2012-10-21 10:21
老实人一个,多谢分享
2 回复 mayimayi 2012-10-21 11:33
tsueict: 谢谢你. His name?
thanks a lot

sorry. I do not know his name, who is  Mr. MoYan's Uncle and went to Taiwan in 1949.
3 回复 天涯看客 2012-10-21 11:33
不容易。。。。
3 回复 mayimayi 2012-10-21 11:37
寂禅: 俺喜欢这样平实的文字,谢谢!
谢谢 !

本来, 俺只想贴贴一些照片, 后来,看到照片后面的故事,文字是计划之外的
3 回复 mayimayi 2012-10-21 11:39
liuguang: 老实人一个,多谢分享
谢谢
看来, 莫言是一个从小受苦的本分人
2 回复 Lawler 2012-10-21 11:41
憨厚的山东人!
3 回复 mayimayi 2012-10-21 11:49
Lawler: 憨厚的山东人!
谢谢 !

同感
3 回复 tsueict 2012-10-21 12:02
mayimayi: thanks a lot

sorry. I do not know his name, who is  Mr. MoYan's Uncle and went to Taiwan in 1949.
Zai Xie. Not many (famous or not) people named Guan in Taiwan, i will try to find him out in other sources. Good night, Mayimayi.
2 回复 kzhoulife 2012-10-21 12:53
厚道!
2 回复 格物便是致知 2012-10-21 14:16
不错
4 回复 深秋的云 2012-10-21 19:52
我的半个老乡.
123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12 07:2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