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三谈毛泽东乱搞女人 [2013/09]
- 薄熙来身边法警被人肉,篮球队员来当“临时工” [2013/08]
- 举重若轻,行事低调诡异的太子党大佬级人物---- 陈元 [2013/08]
- 司马南的好运来了! [2013/12]
- 暂打住沉重的昆明思绪,且观极品春兰 [2014/03]
- 杨尚昆日记曝光:胡耀邦临终前忏悔 [2013/08]
- 为何毛泽东一直防着周恩来? [2013/09]
- 1989年成都镇压:一个被遗忘的天安门 [2014/05]
- 毛选里被删掉的"精典" [2014/01]
- 昆明事件的疑问 [2014/03]
- 宋美龄致廖承志和邓颖超的公开信 [2014/05]
- 被人遗忘的六四女暴徒 [2012/06]
- “昆明事件”后 中国开始打击网络谣言 [2014/03]
- 对照蒋介石,再看毛泽东 [2013/12]
- 独夫民贼毛泽东 [2013/09]
- 还在诱惑 周猪和小A PEI 海滩上滴蟹和蛿 [2013/08]
- 古韵诗会凑热闹,老鹤也来弄几弄 [2012/06]
- 引诱一下 猪猪和小A PEI 的天然美食 [2013/08]
- 肘子略肥腻,不如来虎皮 [2013/08]
- 也谈 “胜者王侯败者寇” [2013/06]
- 玉蝴蝶 端阳感怀 凑一份作业(还没过期) [2012/06]
- 据说 那家伙是个一星(少将)精英 [2012/06]
- 照片来啦 [2013/08]
- 来说说故事,猜猜灯谜吧 [2014/02]
- 继续引诱 猪猪和小A 啃过龙虾去海滩 [2013/08]
- 别把争论看得太重是提高心理素质的一个手段 [2012/06]
- 闲云清伴仲秋月 [2013/09]
- 随便说说 [2012/06]
1.假冒身份,流窜行骗。诈骗分子利用虚假身份、证件等与人交往,骗取财物后迅速离开。且诈骗地点,居住地点不固定。
2.投其所好,引诱上钩。诈骗分子利用新生入学,学生人地生疏、毕业生择业心切等心理,以帮学生找熟人、拉关系为学生办事为由行骗。
3.招聘为名,设置圈套。诈骗分子利用大学生家住农村、贫困地区、家庭困难等条件,抓住学生勤工俭学减轻家庭负担的心理,以招聘推销员、服务员等为诱饵,虚设中介机构收取费用,骗人财物。
4.以次充好,恶意行骗。诈骗分子利用学生社会经验少,购买商品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到宿舍或私定的场所销售伪劣商品,骗取钱财。
5.虚请家教,实为掠“色”。诈骗分子利用假期学生担任家教之机,以虚请家教为名,专找女学生,骗取女生的信任,骗财又骗“色”。
6.精心策划,网上行骗。诈骗分子利用学生上网时机,在网上用假名交谈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之后打印成文找你恐吓:拿钱了事,不然就交××地处理进行威胁,诈骗财物。受骗原因:贪小便宜
俗话说:“贪小便宜吃大亏”。在发生的诈骗案中,受害者大多是因为谋取个人利益,贪占便宜,轻信他人而上当受骗。犯罪分子就是抓住了这些人的心理特点,进行诈骗的。
如何防骗有5招
1.识破身份伪装。诈骗分子常常以各种假身份出现:国外代理商、领导亲属、华侨、军官等。遇这种情况不要急于表态,要仔细观察,从言谈话语中找出破绽。
2.识破手法变化。诈骗分子常常变换手法,如改变姓名、年龄、身份、住址等,或一身多职,时而港商、时而华侨、时而高干子弟、时而专家学者,全是假身份。因此要发现对方多变的现象,从中找出疑点。
3.注意反常。犯罪分子往往表示别人办不了的事他能办到;别人犯法他能担保等。这些与常规差距越大,虚假性就越大。
4.当心麻醉剂。诈骗分子为了达到目的,有时也用害人本领,有时宴请,有时赠礼,不惜花血本。
5.主动出击,打破骗局。请你通过犯罪分子的讲话口音、谈话内容以及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名地点,对社会的了解等识破其真面目;从犯罪分子的举止行动、行为习惯、业务常识、所谈及人的姓名、职务、住址、电话等,判断其真伪;从身份证中核实其人,并千万牢记“没有免费的宴席,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样就能防止或减少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