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三谈毛泽东乱搞女人 [2013/09]
- 薄熙来身边法警被人肉,篮球队员来当“临时工” [2013/08]
- 举重若轻,行事低调诡异的太子党大佬级人物---- 陈元 [2013/08]
- 司马南的好运来了! [2013/12]
- 暂打住沉重的昆明思绪,且观极品春兰 [2014/03]
- 杨尚昆日记曝光:胡耀邦临终前忏悔 [2013/08]
- 为何毛泽东一直防着周恩来? [2013/09]
- 1989年成都镇压:一个被遗忘的天安门 [2014/05]
- 毛选里被删掉的"精典" [2014/01]
- 昆明事件的疑问 [2014/03]
- 宋美龄致廖承志和邓颖超的公开信 [2014/05]
- 被人遗忘的六四女暴徒 [2012/06]
- “昆明事件”后 中国开始打击网络谣言 [2014/03]
- 对照蒋介石,再看毛泽东 [2013/12]
- 独夫民贼毛泽东 [2013/09]
- 还在诱惑 周猪和小A PEI 海滩上滴蟹和蛿 [2013/08]
- 古韵诗会凑热闹,老鹤也来弄几弄 [2012/06]
- 引诱一下 猪猪和小A PEI 的天然美食 [2013/08]
- 肘子略肥腻,不如来虎皮 [2013/08]
- 也谈 “胜者王侯败者寇” [2013/06]
- 玉蝴蝶 端阳感怀 凑一份作业(还没过期) [2012/06]
- 据说 那家伙是个一星(少将)精英 [2012/06]
- 照片来啦 [2013/08]
- 来说说故事,猜猜灯谜吧 [2014/02]
- 继续引诱 猪猪和小A 啃过龙虾去海滩 [2013/08]
- 别把争论看得太重是提高心理素质的一个手段 [2012/06]
- 闲云清伴仲秋月 [2013/09]
- 随便说说 [2012/06]
文章说,今年1月15日上午,记者驱车从黎城县城沿太行山深处蜿蜒的公路向西北部行驶25公里,穿过几条村间小道,来到洪井乡孔家峧村郭海波家。当年,老房东郭建仁为子孙立下“不搞宣传”的祖训,三代人“深度”隐藏秘密70余年。如今,郭建仁的重孙郭海波将尘封泛黄的八路军千余账单和单据向世人公开披露。
在黎城县“红色百村工程”领导组组长、县人大副主任孙广兴的带领下,记者前往郭海波家。到达后,记者看到,这是一户两进东西四个院落的人家,房屋至今仍保留着制作精良的旧式屋檐和砖雕。院落主人郭海波今年40岁,他介绍说,抗战时期孔家峧全村有300多口人,1938年八路军进驻孔家峧期间,时任村干部的曾祖父郭建仁是当地有名的医生,也是当时八路军总部记录物资收支情况的财粮会计人员。
“我家里原来有50多间房屋和窑洞。抗战爆发后,曾祖父积极为入驻孔家峧的八路军筹粮筹款,带领全村群众共同开展抗战工作,保留至今的八路军各部粮食及调运物资的账单,就是那时候留下的。”郭海波说。
郭建仁的儿子,即郭海波的爷爷,叫郭宜民,经常和父亲在一起给八路军帮忙。郭海波记得小时候和爷爷郭宜民住在一起时,爷爷经常给他讲抗战时的事,翻看那些保存在家里的旧账单。郭海波将记者带到东房内,指着挖开地面后露出的两口大缸说,这大缸就是账单的存放处,“是我爷爷在世时挖开地面埋下的,文件和账单把缸装得满满的。”
“当年邓小平在旁边的房间住了8个月,卓琳在东房住了一年多。我的爷爷郭宜民原名叫郭个斗,是邓政委给他改的名字。小时候,爷爷常给我讲有关邓政委的故事。”郭海波说。
郭海波将记者带进西房,仿佛走进一间小型历史陈列馆,墙壁上,贴满了八路军129师与当地来往的各种泛黄的账单,木桌上,整齐地码着当时的各种书籍、信件。
郭海波拿出一沓有些发黄的单据。“你看!”他小心翼翼地将纸展开,读出声来。“今欠太行军区麦子肆仟斤,落款为孔家峧仓库,1940年9月11日。”“今收到柏官庄麦子捌石(小石)、小米壹石贰斗(小石)、包谷壹石(小石),落款是‘八路军教导队’,经手人是‘王之青’”。他介绍,像这样的单据有上千份,详细地记载了八路军各部调运粮食和其他物资的信息,许多单据的经手人就是郭建仁,落款处有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一二九师、八路军教导队、八路军吉峪部、襄防部、决死三纵队、抗大医院等多个八路军机关和生产单位的公章,还有的盖着八路军总部直属部门才有的菱形公章。这些旧单据的落款日期大多集中在1940年前后,经过岁月的沉淀,许多纸张已经泛黄,还有一些已经黏在一起难以剥离。
郭海波一边整理旧账单,一边感慨:“除了这封信,还有1941年八路军在太行山根据地过元宵节的开支明细,账本中详细记载了所有开销的项目,说明整个元宵节八路军都是和老百姓一起度过的。”
从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我从小就知道八路军从来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但不久我就有了疑问:那么多的战士与领导,难道是他们自己在供给自己吗?谁在支持他们的生存与战斗呢?不过,传统教育中还有一句名言:军民鱼水情。就是说鱼的生存离不开水,八路军的生存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这与前者是自相矛盾的。从上述发现的八路军帐单可知,八路军在当年的生存,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人民群众的无偿支援,而八路军给老百姓的报偿就是白条子,而且数量惊人。
八路军当年打白条子时,说好了将来是要偿还的,也就是革命胜利之后要还给老百姓的。但问题是:果真偿还了吗?答案是“没有”。因为如果偿还了,白条子肯定会被打白条子者收回的。不仅没有偿还,而且在革命成功后,当年的鱼儿就不再需要水了。过去的鱼儿就变成了养活人民的太阳了,而过去的水则变成了依靠太阳生长的花儿了。于是,“军民鱼水情”就变成了“花儿离不开太阳”了。鱼儿们再也不愿意回到过去穷乡僻壤的老区了,一个个都住在了舒服的城市大院里了。于是,一个个革命老区还是老区,至今还是全中国最为贫穷的地区。最让人潸然泪下的是:当老区人民翻看着那些白条子时,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打白条子者曾经许诺过的报偿,而是以崇敬的心情在回味着革命成功者的“伟大”之处。
其实,即使革命成功了,白条子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不仅在老区,在其它地区的农村,水给国家上交粮食时,往往不能立即从鱼那里拿到钱,而拿到的只是一张白条子。这一拿就又是半个世纪。城市里的鱼们越来越富,越来越远地把农村里的水抛在了后面。因为鱼儿们早就飞跃了龙门,变成可在空中飞翔的龙了,早就不需要水来生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