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野鹤一忽悠 (已有 3,697,010 人访问过博主空间)

https://www.backchina.com/u/326767

感人的知音故事

作者:闲云野鹤一忽悠  于 2014-5-22 23:2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已有2评论

关键词:故事, 知音

天苍苍,海茫茫,知音在何方,教人费思量。花儿会开,月儿会亮,只有那知音难觅,除却梦想。

从周璇唱的老歌,想到中国那些著名的知音故事——楚国钟子期之于俞伯牙,是知音。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伯牙的高山流水,只有子期能够听懂。后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西汉卓文君之于司马相如,是知音。相如夜于卓王孙家操琴而歌,凤兮凤兮归故乡,翱游四海求其凰。一曲《凤求凰》挑动王孙十七岁新寡女儿文君的心,夜奔相如。后两人开店卖酒,文君当垆,与相如白头终老。

梅志之于胡风,是知音

在大陆变色,只讲革命不讲人情的悲苦年代,梅志之于胡风,是知音。她一直站在胡风的身后,支撑著他,守护著他。一九五五年胡风因向毛泽东上三十万言书被打成反革命集团头子而系狱的时候,她没有接受劝告与胡风划清界线,因而也被定为胡风集团的骨干份子。她虽然没有被收监,但也被送到茶场的劳改队,和一群刑满释放的女犯一起生活劳动。胡风被投入监狱十年后,才被正式判刑十四年!这是梅志。

文革开始,刚获假释的胡风又被重判无期徒刑,发配四川。为了照料病中的丈夫,梅志离开劳改六年的苗溪茶场(四川雅安),到监狱中与胡风一同度过了六年。如果没有梅志的不离不弃,用柔情去温暖胡风那颗受伤的心,他肯定看不到毛死及其四人帮的覆灭!

一九八五年胡风弥留时,梅志强忍泪水对他说:你放心,谁也不会再来诬蔑你,往你脸上抹黑了。我会为你说清的。她以九年时间,完成了五十八万字的《胡风传》,以平和的语调讲述了胡风不平凡的一生,实现了说清楚的承诺。

新凤霞之于吴祖光,是知音

才子吴祖光被打成右派,组织上逼新凤霞(评剧名演员)与他离婚,她不同意,坚持祖光是好人,结果自己也被划成右派文革期间,他们俩再遭迫害,导致新凤霞发病(脑血栓)半身瘫痪。

历尽苦难百折不挠的吴祖光有幸活下来。他退了党,无拘无束,成为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经常在全国政协里发炮。最大的一炮发于一九九九年——“天安门城楼上那个王八蛋的画像为什么还不摘下来?还让他继续在那里欺骗、愚弄全国人民?《芙蓉镇》作家古华说:在中国当代知识份子中,敢于大无畏地在北京庙堂上发出此一震聋发聩吼声者,祖光先生乃第一人。

朱梅馥之于傅雷,是知音

梅馥是傅雷的表妹,小他五岁。两人从小便喜欢在一块儿玩耍。傅雷总是以小男子汉的身份保护著表妹,表妹手里有块糖和饼干什么的也总是给表哥留著,两人好得胜似亲兄妹。

婚后,朱梅馥以傅雷的喜好为喜好,除在生活上对丈夫照顾得无微不至外,还是傅雷工作中不可多得的好秘书。有妻如此,傅雷三生有幸!

大翻译家傅雷性格率真,愤世嫉俗,脾气暴躁,梅馥总是以隐忍的柔情一次次浇灭丈夫心头怒火。叶永烈在《傅雷一家》这本书中曾如此评价这位伟大的女性:如果说傅雷是铁锤,朱梅馥则是棉花胎,敲上去不会发出火花。她从不发脾气,脸上总堆著笑。她是一朵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芳香馥郁,名如其人。

梅馥明白傅雷的为人,了解傅雷的性格。她曾给远在欧洲不归的大儿子傅聪写信说:我对你爸爸性情脾气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都是有原则的,因为我太了解他,他一贯的秉性乖戾,嫉恶如仇,是有根源的──当时你祖父受土豪劣绅的欺侮压迫,二十四岁上就郁闷而死,寡母孤儿(你祖母和你爸爸)悲惨凄凉的生活,修道院式的童年,真是不堪回首。⋯⋯我爱他,我原谅他。为了家庭的幸福,儿女的幸福,以及他孜孜不倦的事业的成就,放弃小我,顾全大局。

士可杀不可辱!文革初的九月二日夜,在红卫兵两天三夜不间断的抄家和凌辱后,翻译家傅雷就像一个寂寞的先知、一头孤独的狮子,愤慨、高傲、遗世独立,绝不与庸俗妥协,绝不向权势低头(傅聪语)。就在那一夜,他与朱梅馥携手同肩,于上海江苏路的家中双双服毒自缢身亡。

朱梅馥曾经对傅雷说过:为了不使你孤单,你走的时候,我也一定要跟去。为防踢倒凳子的声音吵醒邻居,他们还事先在地上铺了一床棉被⋯⋯

悄悄地他们走了,因为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要难过,所以不如生死相依。

杨绛之于钱钟书,是知音

杨绛之于钱钟书,是知音。她写道:我第一次和钟书见面是在一九三二年三月,他身著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见面后老钱开始给我写信,约我到工字厅相会。见面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而我则紧张的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于是便开始鸿雁往来,越写越勤,一天一封⋯⋯

文革时,钱钟书夫妇同样在劫难逃,先后被出来。他们每天上班,各自在胸前挂著自己精心制作的牌子,用毛笔工整地写上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等罪名,并互相鉴赏。造反派把钱钟书的头发剃掉纵横两道,成了字,杨绛便把他的字头改成光光的和尚头。他俩在被批斗的日子,一同上班,互相照顾,肩并肩,手挽手,被学部同事誉为模范夫妻。他们在灾难中不消沉,不畏缩,不卑不亢地做人。

一九六九年钱钟书被赶到干校,有三人哭著送行,是杨绛、独女钱瑗和女婿王得一。七年杨绛也被送干校,只有女儿一人默默送行,女婿已于一个月前被迫害而自杀!一九九七年钱瑗去世。一九九八岁末钱钟书去世。我们仨只剩下杨绛一人。她写道:“‘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多么沉痛。

钟书病中,杨绛求上苍让她比他多活一年。她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钟书走时,一眼未合好,杨绛附到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吶!她说:媒体说我内心沉稳和强大。其实,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大哉啊,杨绛!

小凤仙之于蔡锷,是知音

一九八一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了一部叫《知音》的电影,说的是蔡锷和小凤仙的故事。我耳边响起了李谷一的歌声: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颂如歌如赞礼。赞的是,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做长风绕战旗。

早在一九五三年,香港邵氏就拍过一部《小凤仙》。那是陈蝶衣屈蛇来港写的第一个剧本。以前大陆人坐小船偷渡来港,匿藏在狭小的船舱里,要屈着身子,香港人形象地称之为屈蛇

《知音》故事是:辛亥革命后,云南起义将领蔡锷到北京,被袁世凯监视软禁。后来蔡锷在小凤仙的帮助掩护下逃离北京,借道日本回到云南,宣布讨袁,各省应声而起,袁世凯称帝病死,护国讨袁战争取得胜利。但蔡锷因积劳成疾,病逝于日本,不能实现他对小凤仙的诺言:等诛灭国贼再建共和的那一天,我将伴着你,带着一琴一剑,放浪于重洋之间,呼吸自由青春的空气。

小凤仙(1900─1954)原名朱筱凤,生于杭州。父辈原是浙江的旗人。母亲不久病逝,她被张姓奶妈收养,改名张凤云。辛亥爆发武昌起义时,张奶妈正带着小凤云在浙江巡抚增韫家帮佣。革命党响应武昌起义,在杭州起事,炮轰巡抚衙门,张奶妈就带着她逃往上海,衣食无著,将她暂押给姓胡的艺人学戏,取艺名小凤仙。跟胡老板辗转到达京师北京,在八大胡同陕西巷云吉班卖唱接客做生意,以其才貌色艺俱佳,名扬京师,成为红极一时的名妓。

蔡锷(1882─1916),湖南邵阳人,字松坡。家世寒微,父蔡正陵是农民,兼做裁缝;他从小聪敏过人,六岁读书,十三岁考中秀才,一时传为佳话。十五岁考入长沙时务学堂,拜师梁启超。戊戌政变失败后,松坡先后到武汉、上海、日本求学;十八岁回国参与反清起义,事败幸免于难,激愤改名,决心投笔从戎,再去日本,改学陆军。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称中国士官三杰之一。回国后,在军界威名鹊起。

蔡锷逝世时,小凤仙才十六岁。传有挽联祭拜她的知音,她的英雄: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哪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再看一遍《知音》,愤然掷笔!琴弦断了,知音逝了,唯有一片迷惘!不错,我们都会死去,但共和不死!一梦醒来,却见红旗滴血,而今共和安在?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1

难过

拍砖

支持
3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3 回复 蒔花闲人 2014-5-23 00:20
知音者不疑,不疑知音。
3 回复 dld 2014-5-24 07:31
不感人的------反革命的知音有: 毛 与 江青,马 与 恩, 列 与 斯,.....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4 21:0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