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野鹤一忽悠 (已有 4,167,352 人访问过博主空间)

https://www.backchina.com/u/326767

老舍的生前死后

作者:闲云野鹤一忽悠  于 2014-7-15 22:1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4评论

关键词:老舍

三位大艺术家蒙皇上召见。右起:老舍、梅兰芳、田汉。三位表情各异,颇堪玩味。

老舍被周恩来骗回国,做了十多年御用工具,他的死,洗刷了不要脸的污名。他应该得到后人的谅解和同情!不要脸的是胡絜青和舒乙,让我们鄙视这母子俩。

友人传来七绝《今渡端阳》:沉沦欲海竞舟忙,人渡端阳何慨慷。屈子长眠伤汨水,骚魂不复国之殇。随即和之:无涯欲海竞争忙,仗势凭权任慨慷,先烈长眠伤此夕,何时方止国之殇?

我想起了曾被称为第二不要脸、自沉太平湖的老舍,因续前篇。

老舍姓舒名庆春,字舍予,1899年生,满族正红旗人,以笔名老舍传。老舍在生时我就认为他的字取得甚巧,不但舍予字拆成,且字是的简体,而予者我也,舍予就是牺牲自我舍身取义,其意极佳。只是他字不副实,他的死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一种凄凉,只能博得人们的一点同情和叹惜!

响应周恩来号召从美国回大陆

老舍不像郭沫若一样天生媚骨。他深受五四运动影响,曾说:“‘五四给了我一个新的心灵,也给了我一个新的文学语言。⋯⋯感谢五四,它叫我变成了作家。”1922年他受洗成为基督徒,1924年秋便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华语学系任华语讲师,教导英国人学习中国的官话和中国古典文学,时年25岁。1926年他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1929年夏离英回国,途经新加坡滞留半年,在华侨中学任教,创作了小说《小坡的生日》,以新加坡为背景。1930年春回到北京。1936年他写出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他的文学代表作。

1937年爆发七七事变,老舍离别家小奔赴国难。1938年初,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于武汉成立,老舍被推为常务理事和总务部主任,同年随文协迁到重庆,自此主持文协工作直至抗战胜利。老舍利用各种文艺形式宣传抗日。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的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抗战结束后,老舍赴美讲学(19463月),在美国写完了《四世同堂》第三部及长篇小说《鼓书艺人》。49年祖国变色,老舍作了一个极为错误的决定,响应周恩来的召唤──回国。中国老话:天堂有路你不去,地狱无门偏进来!他从美国回头奔向地狱。他是基督徒呀,却背弃他的上帝,选择了撒旦

当然,政权给了他许多有职无权的衔头:政务院文教委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全国常委、北京市文联主席等等。

四九年后成为宣传工具没有佳作

昔年人们把老舍归为不要脸之一,主要是因为他很会跟风。19506月,从美国归来才六个月,他就站在全国人大讲台上慷慨激昂表示要做歌德派和拥护党的三结合创作──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那时,做为一个基督徒和作家,他已经向撒旦出卖了自己的灵魂!

当年迫及待地写出话剧《龙须沟》,一个歌德的急就章,应景之作,太过直白政治化。周恩来如获至宝,说《龙须沟》帮了他的大忙,叫周扬出来写文章表扬,号召全国作家向老舍先生学习。接着,北京市长彭真授予老舍人民艺术家的荣誉奖状。老舍很重名,一直把它挂在写字台的墙上。

1952年,为配合三反五反运动,老舍创作话剧《春华秋实》,耗时十月,十易其稿。开启集体创作先例,首长和群众大家动手帮他修改作品,后来他才透露:作家写的剧本,似乎人人有权修改。一稿到来,大家动手,大改特改。经过大拆大卸的修改之后,那些原作好处即连根拔掉;若有四成艺术性,到后来连一成也找不着了。这种踊跃参加改稿的风气既成,作家们就没法不束手束脚。⋯⋯一想起来啊,我就好不伤心!

1956年,老舍又一部应景之作出台:话剧《西望长安》,讲一个骗子冒充中共高干到处行骗的真实故事。公安部长罗瑞卿亲自出面帮助他完成⋯⋯总之,他走着郭沫若的老路,党要宣传什么,他就写什么。完全成为御用工具。

老舍的佳作都是在1949年前完成的,如《离婚》、《我这一辈子》、《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他建立起泪中含笑、笑中带泪的艺术风格,这种独特的风格与他悲欢交集的天性不无关联。有评论说老舍一辈子充满着矛盾。他是个幽默的人,却擅长写悲剧;他有着反讽的天赋,高度褒扬的未必真心赞同,极力贬损的未必确实反感;他为人圆融,处世达观,却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他终生笔耕不辍,留下九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却未留下一字遗书。

终于在文革红八月投湖自尽

事实上,老舍不像郭沫若一样风波一来连孩子都可以不顾,他反右批斗老朋友吴祖光时,他只是淡淡地说:吴祖光,你这个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以前没有出路,现在更没有出路。被打成右派的丁玲参加文代会时,没有一个人上去和她说话,老舍却当着众人主动过去跟她握手,还大声问好。

吴祖光被送到北大荒劳改后,迫于生计,新凤霞将丈夫收藏的齐白石画作拿去变卖,恰被老舍买到。他一直等到祖光从北大荒回来时,把画交回原主,还说:对不起你的是,我没有能够把凤霞卖掉的画全都给你买回来。新凤霞向老舍讲大跃进的荒唐事,老舍忙叮嘱她:你千万别跟人说呀!因为密植是毛泽东的号召。

毛泽东对意识形态领域实行专政,迫使一些老作家如要出版旧作,就得进行修改删节,以符合革命形势。叶圣陶将《倪焕之》删去了好几章;曹禺改写了《雷雨》、《日出》,将好人从阴曹地府拉回人间,结局由死变生;老舍的《骆驼祥子》,本来写祥子如何从一个人力车夫堕落为行尸走肉、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可是新社会了,祥子属于劳动人民,不可丑化,于是再版时把末尾近万字统统删掉。

新作品创作就更难了。沈从文封笔改行,去研究古代服饰。陈梦家转业考古,最终还是要被迫自杀。巴金、张天翼、曹禺的手都呆住了。赵树理自我解嘲说:假话我不写,真话不能写,只好不写。

1966823日,老舍和其他二十八位作家、艺术家和文艺界干部被红卫兵押到北京文庙斗争,跪在焚烧京戏服装和道具的火堆前被毒打三小时,回到北京文联又遭到轮番批斗,审问一直持续到深夜。临走时红卫兵勒令老舍第二天早上必须带着现行反革命的牌子到市文联接受新的批斗。翌日,老舍没有去文联,而是一个人走向太平湖。当天深夜,他投湖自尽。

卑鄙无耻的妻与子:胡絜青、舒乙

老舍是爱湖的。北京有几个湖,为什么选了个太平湖?因为他要回家。他去世的母亲生前住的观音庵胡同,与太平湖只隔着一道城墙和一条护城河,太平湖是离家最近的地方。老舍开了个头后,许多人选择到太平湖了结自己。短短的一星期内,它竟成为殉难者的圣地,有成十上百的人在这里投湖。

老舍选择死,有一个很多人知道的原因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不但与他划清界线,而且落井下石(妻子胡絜青写大字报揭发他)。在被共产党斗得死去活来的时候,有些人能够活下来,如胡风、吴祖光⋯⋯靠的全是亲人的支持。而老舍众叛亲离,被羞辱被虐待,生不如死。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常任侠回忆说:得知老舍的死讯后,胡絜青走过马路到他家,一进门就喊:常大哥,老舍寻短见了。她带着后悔的心情告诉常,那天老舍挨斗回家,要吃饭。她没给他好脸色,反而发牢骚埋怨他:这还才刚开始,不知道还要斗到什么时候。你这反动作家,没完没了地斗,舒乙他们都会受你的影响。你要吃饭,我也很累,你自己热去吧。说完,她跪下恳求常任侠千万别跟别人说。但常任侠对人说:要我不说,我办不到。他见到熟人就说,在政协也说过此事。

老舍死了,胡絜青才后悔,可是已经太迟了!如果她能像梅志支持胡风一样,给老舍以关爱,老舍一定不会自杀。

令人更为作呕的是胡絜青和舒乙母子在老舍平反后的丑陋表演。文革后他们母子写了许多文章回忆老舍,不但从未表示过悔恨,好像他们当时对老舍还颇有情义似的。文革后老舍又红起来,这母子便充份利用老舍的名人效应混饭吃。学化学的舒乙经过百般钻营,凭着老舍之子的头衔,做了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俨然成为中国文化界一位名流,是文坛中吃老子饭的典型。这个当年如何痛恨父亲的舒乙,如今打着老子的旗号到处招摇,心安理得地享用着父亲生前积累的版权费。这样的无耻小人,真是世间少有!

大劫中幸喜有胡适张君劢的明智

1948年初,北平兵临城下。蒋介石派专机到孤城接胡适,要他赶紧南下。与此同时,毛泽东也托人带来口信,希望胡适留下,并许以北大校长和北京图书馆长之职。胡适选择了走。他对劝他的人说:他们信任我么?”“不要相信共产党的那一套!刚从美国回来的小儿子胡思杜不肯走,说自己没有做什么对不起新政权的事情,应该不会挨整。胡适说:美国人来了,有面包,也有自由;苏联人来了,有面包,没有自由;他们来了,既没有面包,也没有自由。胡思杜没有走,1958年被定为右派后自杀。

胡适的前瞻和抉择,证明他超人的智慧。那些留下来的精英,在往后的几十年里受尽折磨,吃尽苦头,甚至死无葬身之地!

194812月,徐蚌会战(淮海战役)刚刚结束,国军惨败,人心惶惶!笔名刘鄂公的报人刘家麟问张君劢留还是走,这是当时千万人都想知的问题。

张君劢是第三党的领袖人物,是哲学家和宪政专家,与中共人士关系良好。他既不满蒋介石未遵守《中华民国宪法》,也反对在中国实行共产主义,他要走的是第三条道路。基于对共产主义的深刻了解,张君劢回答说:在日本人下做顺民,和在共产党下不同,这不是两个党(共产党、国民党)的斗争,而是两个主义(共产主义、资本主义)的斗争,时间会拖的很长,况且蒋要比毛民主一些。

就是这简单几句话,刘家麟选择离开,带着一家六口,千辛万苦从汉口经湘黔粤到台湾,和蒋介石一同共赴国难。张君劢因此被中共列为四十三名战犯之一,194911月经澳门前往印度。周恩来还派人统战他,他不为所动。

像胡适和张君劢这样具有远见卓识的知识份子,在当年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更多人惑于毛泽东的谎言,都选择了留下来,有的人还从欧美急急赶回来送死,实在是中国知识份子的悲哀,也是国家的悲哀!

早在1926年,老舍就在他的第一部小说《老张的哲学》写过这样的文字:人们当危患临头的时候,往往反想到极不要紧或玄妙的地方去,要跳河自尽的对着水不但哭,也笑,而且有时向水问:宇宙是什么?生命是什么?自然他问什么也得不到自救的方法,可是他还疯了似的非问不可;于是那自问自答的结果,更坚定了他要死的心。

四十年后(1966年)那个闷热的夏夜,老舍面对宁静的太平湖水,究竟问了哪些问题?可以肯定的是:他要死的心是坚定的。

老舍的死,洗刷了不要脸的污名。他应该得到后人的谅解和同情!不要脸的是胡絜青和舒乙,让我们鄙视这母子俩。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2

难过

拍砖
2

支持
5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9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4 回复 徐福男儿 2014-7-16 00:05
看到舒乙的无耻表演,真的很难过。有子若此,不如无后。
3 回复 fanlaifuqu 2014-7-16 01:29
关键时刻,亲人的态度很重要。
4 回复 shanren 2014-7-16 04:17
见过胡和舒乙很多回忆老舍的文字,原来背后还有这么段故事!     文革中我身边也有这种人,文革后也没见忏悔,后来活得很惨,但让人丝毫无法对他们产生同情。
4 回复 小皮狗 2014-7-16 05:49
大浪淘沙,真金方现。
欣赏赵树理说的:“假话我不写,真话不能写,只好不写。”
而胡适才是真正的智者。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14 13:4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