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三谈毛泽东乱搞女人 [2013/09]
- 薄熙来身边法警被人肉,篮球队员来当“临时工” [2013/08]
- 举重若轻,行事低调诡异的太子党大佬级人物---- 陈元 [2013/08]
- 司马南的好运来了! [2013/12]
- 暂打住沉重的昆明思绪,且观极品春兰 [2014/03]
- 杨尚昆日记曝光:胡耀邦临终前忏悔 [2013/08]
- 为何毛泽东一直防着周恩来? [2013/09]
- 1989年成都镇压:一个被遗忘的天安门 [2014/05]
- 毛选里被删掉的"精典" [2014/01]
- 昆明事件的疑问 [2014/03]
- 被人遗忘的六四女暴徒 [2012/06]
- 宋美龄致廖承志和邓颖超的公开信 [2014/05]
- “昆明事件”后 中国开始打击网络谣言 [2014/03]
- 对照蒋介石,再看毛泽东 [2013/12]
- 独夫民贼毛泽东 [2013/09]
- 还在诱惑 周猪和小A PEI 海滩上滴蟹和蛿 [2013/08]
- 古韵诗会凑热闹,老鹤也来弄几弄 [2012/06]
- 引诱一下 猪猪和小A PEI 的天然美食 [2013/08]
- 肘子略肥腻,不如来虎皮 [2013/08]
- 也谈 “胜者王侯败者寇” [2013/06]
- 玉蝴蝶 端阳感怀 凑一份作业(还没过期) [2012/06]
- 据说 那家伙是个一星(少将)精英 [2012/06]
- 照片来啦 [2013/08]
- 来说说故事,猜猜灯谜吧 [2014/02]
- 继续引诱 猪猪和小A 啃过龙虾去海滩 [2013/08]
- 别把争论看得太重是提高心理素质的一个手段 [2012/06]
- 闲云清伴仲秋月 [2013/09]
- 随便说说 [2012/06]
社科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赵胜轩在《人民日报》刊发的一篇报道中宣称:中国社科院把政治纪律作为首要考核因素,严格实行政治责任考核一票否决制。“凡出现政治违纪问题、不适宜担任现职的,一律予以免职。”这被认为是中共加强对学术自由的打压。
很多学者都对此表示愤怒。有一位曾经在体制内任职的政策研究者怒斥道:“这不是社科院,是猪圈。”但是,他的愤怒针对的不是高层的学术打压,而是一些人反对当局的“阴谋”:“极左黑帮又在玩80年代的罪恶游戏。”他对媒体解释说,“这是社科院设计陷害习近平为首的改革派,让改革派背上‘走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罪名。”
在上一篇专栏中,我谈到几年前一些媒体人和知识分子对温家宝“以身殉职”的想象,很多读者感到不可思议。事实上这种感动自己的想象从来都存在,而且一直在新瓶装旧酒。这些想象的事实基础是,专制政权往往伴随着残酷的宫廷斗争。
宫廷斗争的曲折离奇和血腥暴力,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也总是超乎人们的想象。六十年代没有人能够想象得到刘少奇的下场,七十年代没有人能够猜得到林彪、“四人帮”的结局。就算有了这些铺垫,薄熙来、谷开来夫妇和王立军的故事仍然让人大跌眼镜。但是,所有这些传奇都没有减弱目前正在上演的“打虎记”的戏份。
和温家宝故事中“良相死谏昏君”的想象不同,这类宫廷斗争都被打上“清君侧”的印记。公义不张、腐败横行,不是皇上不发奋,而是他身边的乱臣贼子太猖獗。有朝一日干掉这些坏人,天下就会河清海晏,政通人和。
因此,很多人都急不可耐地等待“大老虎”伏法。他们尤其担心,不能让关着老虎又跑掉了。他们总是猜想,之所以迟迟不见动静,一定是“虎帮”在耍诡计,又制造了阴谋,让我皇焦头烂额,寝食难安,叫人如何不生气?
宫廷斗争的确会延误发展,有时还会带来内战,祸国殃民。但是,人们似乎忘了,社会变革从来都来自紧张的权力博弈,而不是皇帝掌握绝对权力之后的良心发现。
且不说“今上”是否表现出圣明的品性,历史一再证明,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假如刘少奇、林彪有足够的实力抗衡毛泽东,就不用那么多冤魂来写就“文革”;假如赵紫阳有足够的实力抗衡邓小平,“六四”可能走往另外的方向。周永康协助前朝组建“维稳”系统,固然罪大恶极,但是在他失势这些日子里,维稳系统显然转得更快了。
当然,“以恶制恶”本身也是一种危险的想象。但是,假如我们只能在专制的前提下进行选择,我宁可看到什么都搞不掂的当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