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三谈毛泽东乱搞女人 [2013/09]
- 薄熙来身边法警被人肉,篮球队员来当“临时工” [2013/08]
- 举重若轻,行事低调诡异的太子党大佬级人物---- 陈元 [2013/08]
- 司马南的好运来了! [2013/12]
- 暂打住沉重的昆明思绪,且观极品春兰 [2014/03]
- 杨尚昆日记曝光:胡耀邦临终前忏悔 [2013/08]
- 为何毛泽东一直防着周恩来? [2013/09]
- 毛选里被删掉的"精典" [2014/01]
- 1989年成都镇压:一个被遗忘的天安门 [2014/05]
- 昆明事件的疑问 [2014/03]
- 宋美龄致廖承志和邓颖超的公开信 [2014/05]
- 被人遗忘的六四女暴徒 [2012/06]
- “昆明事件”后 中国开始打击网络谣言 [2014/03]
- 对照蒋介石,再看毛泽东 [2013/12]
- 独夫民贼毛泽东 [2013/09]
- 还在诱惑 周猪和小A PEI 海滩上滴蟹和蛿 [2013/08]
- 古韵诗会凑热闹,老鹤也来弄几弄 [2012/06]
- 引诱一下 猪猪和小A PEI 的天然美食 [2013/08]
- 肘子略肥腻,不如来虎皮 [2013/08]
- 也谈 “胜者王侯败者寇” [2013/06]
- 玉蝴蝶 端阳感怀 凑一份作业(还没过期) [2012/06]
- 据说 那家伙是个一星(少将)精英 [2012/06]
- 照片来啦 [2013/08]
- 来说说故事,猜猜灯谜吧 [2014/02]
- 继续引诱 猪猪和小A 啃过龙虾去海滩 [2013/08]
- 别把争论看得太重是提高心理素质的一个手段 [2012/06]
- 闲云清伴仲秋月 [2013/09]
- 随便说说 [2012/06]
《人民日报》8月7日发表署名柳叶刀的评论文章,称周永康落马后还有“三大战役”要打。文章出自飞笛资讯首席研究员之手,经党报客户端发表,立刻被大量转载转发,外媒关注,网民热议。
文章说,2013年底周永康案已经几乎盖棺定论,只是实际操作需要严密、步步为营,故迟迟未公布。
周永康受审后,还有“三大战役”,包括政治上反腐制度化、经济上市场化与再分配、外交领域的和平崛起和争取发展空间。
中共党报的评论文章通常被作为政策走向和政坛动态信号来解读。
听言、观行
“三大战役”是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间,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三次战略决战,最终确立了共产党在中国的主宰地位。
在香港的中国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对BBC中文网表示,《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传递的信息,确实传递了高层将持续反贪腐的决心,但仍需听其言,观其行。
“柳叶刀”在文中把周永康案的查办比作一场大仗,“就像复刻了‘辽沈战役’:查办石油系如同打下锦州,对四川官场的彻查、政法系统的清理可看作血战四平、围猎长春。
但这只是开始;周永康落马并非辽沈战役告捷,反腐制度化和建立法治仍是重大挑战,战役仍在进行。
经济上,推动高效市场经济和优化分配,解决市场化问题和贫富差距悬殊问题,可视为‘平津战役’;最后,争取国际生存空间、和平崛起,需要高层指挥大兵团作战和全民参与,堪比‘淮海战役’。”
文章解释说,目前反腐仍处“治标”阶段,徐才厚案还未定夺,新一批巡视组还在地方扎根,而四中全会将罕见地讨论依法治国,这些都说明可能是“制度建设和治标运动同步进行”,且补充道,“果真如此,甚幸”。
需要和造势
刘锐绍接受BBC中文网电话采访时表示,用中共党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三大战役”来表述“周案后”的走势和行动,既符合执政当局的实际需要,也有舆论造势之意。
普遍预计今年十月召开的四中全会两大主要议题是司法和经济。
外界长期以来都认为中共的反腐主要是权斗、排除异己;周案令精英阶层紧张,也有人担心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如果这些既得利益者联手反抗,对习近平和中国政坛都是不稳定因素。
他认为,持续反腐并让民众看到党和政府反腐的决心之坚定,是防范腐败集团、既得利益团体联手反扑导致政局不稳和反复的需要,而今年以来经济表现低于预期,又使得经济问题成为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重要议题。
自中国政府强势反腐运动开始以来,反腐制度化、常态化的声音经常在不同平台和渠道响起。但中国政坛过去几十年的风云变幻,使外界不少观察人士对党报此番释放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走向信息持谨慎观望态度。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本周一则关于周永康案的后续报道说,周案被放在推进法治新行动的大背景下,“但习近平致力于法律之上的承诺值得怀疑。没有迹象显示他将把中共置于法院监督之下。”
报道中还提到,习近平上任初期,中国自由派人士曾希望他能推进政治改革;随着反腐战役的持续推进,又有人猜测“这可能是他冲破阻力、实现新的政治自由化的方法”,但这种希望后来逐渐暗淡。
文章说,“政府在开展反腐行动的同时,也以同样的力度猛烈攻击人权律师、社会活动人士和博客作者。”
似曾相识
近日有报道称习近平曾表示反腐处于“胶着状态”,以及“反腐不计个人安危毁誉”的言论,引起外界不少联想和猜测。
曾有期待,周案之后,“维稳”压倒法制、人治优于法治的状况将可改变,但另一派观点认为还有更多根基更深的“老虎”没有被打,估计目前至少不会受惊动,由此现状将不会出现根本性改观。
《南华早报》中文网周四题为“重庆上海表态支持中央人民日报评周案后三大战役”说,迄今为止,已经有20个省市自治区的顶级领导班子通过省级党报头版就周永康案向中央表明坚决拥护和支持的立场。军方已经在八一建军节前后表态坚决支持查办周永康;此前,军中大老虎徐才厚落马,也有同样的立场宣示和衷心表白。
重庆和上海是两大直辖市;第三批中央巡视组不久前进驻上海、浙江等地。表态比其他省、区略晚,一度还引起关注。
但经历过“文革”的一代对这种表衷心的做法和语言则有似曾相识又恍如隔世之感。
中国社交网站上曾流传一则消息,称中国司法界高官不提法律法制却强调意识形态和政治觉悟,令人不解。
觉悟和法律
中国新华社7日的一则消息称,发改委组织数百名官员参观监狱,听管教人员和因贪腐入狱的前党政官员的“现身说法”,以示警戒。
刘锐绍认为,依法治国这个提法本身并不包含要推进反腐制度化的意思。他说,过去几十年中国时断时续的司法改革呼声和努力并没有带来清楚可见的实际成果,现在也没有特殊的理由令人相信这次会跟以前有本质的不同。
他说,“如何能指望用陈旧的政治动员手法能够改变中国的政治生态?”
中国主要网络社区之一的“天涯”论坛上,有网民对《人民日报》署名文章发表评论说:“反腐任重道远,强国任重道远,富民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