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新疆剿匪:牧民求解放军替维族人报仇

作者:我为人父  于 2014-5-23 10:0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关键词:解放军, 维族人, 新疆

一位60多岁的维吾尔族老大爷看到解放军后,哭诉着他的遭遇:“土匪抢走了我惟一的女儿阿丽亚,这些人没有一点人性呀,临走还砍了我一刀。解放军,你们一定要替我们维吾尔族人报仇呀。”团长刘克明安抚着老人:“老人家,我们一定救回你的女儿,找回你的牛羊。”

  本文摘自《兵团日报》2009年7月12日02版 作者:张愚 原题为:三军会剿匪首乌斯满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乌斯满身边的“八大金刚”不是被俘,就是外逃,被裹胁的十几万哈萨克族牧民也回到了故乡的怀抱。

  匪首乌斯满成为孤家寡人,在新疆没了立足之地,只得重蹈覆辙,像马克南、尧乐博斯那样先逃到新疆、甘肃、青海交界之地,然后伺机叛逃印度。

  乌斯满本性难易,他在逃亡的路途中不断收容散落土匪,每到一地,就大肆进行烧杀抢掠、奸淫妇女。土匪们还沿途袭击我军汽车、骆驼和骡马运输队,残杀过路人员,致使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至甘肃酒泉的运输线受到严重破坏,邮路曾一度中断。若羌、敦煌一带的村寨、牧民部落竟被洗劫一空。

  1951年1月至3月,西北军区奉中央军委指示,对这股土匪展开了大规模的清剿战斗。由青海一军、新疆二军和甘肃三军各派一个骑兵团,分进合击,进行会剿。三军军长黄新庭坐镇敦煌统一指挥。东路以第三军骑兵大队和骆驼团组成“甘肃进剿团”,从敦煌出击,越祁连山突袭青海柴达木盆地中的南山海子乌斯满巢穴;青海一军派出一个骑兵团进占马海,堵截乌斯满东逃;西路是新疆军区二军六师骑兵团,从若羌出发,沿青新公路向米兰、铁木里克进剿。

  1951年1月,新疆军区惟一的一架飞机从迪化飞到若羌。军区副参谋长杨捷向驻扎在若羌的二军六师骑兵团团长刘克明下达了王震司令员的命令:

  与兄弟部队配合,干净彻底消灭乌斯满匪徒。命令下达后,杨捷笑着对刘克明说:“王司令员说了,‘还是叫刘聋子带六师骑兵团去,这家伙是环境越艰苦越能打仗,他去我放心呀。’”刘克明耳朵有些背,王震从红军时期就这么叫他。

  1951年1月29日,西路二军六师1331人(一个营的骑兵)的剿匪部队从若羌出发,向铁木里克进发。部队装备了装甲车7辆、运输汽车129辆、山炮一门、八二火炮4门,可谓兵强马壮。部队到了南山牧场,首先引入眼帘的是土匪的残暴行径:房屋化为灰烬,牛羊抢劫一空,妇女被奸淫后或被掠走或被杀害……一位60多岁的维吾尔族老大爷看到解放军后,哭诉着他的遭遇:“土匪抢走了我惟一的女儿阿丽亚,这些人没有一点人性呀,临走还砍了我一刀。解放军,你们一定要替我们维吾尔族人报仇呀。”团长刘克明安抚着老人:“老人家,我们一定救回你的女儿,找回你的牛羊。”

  战士们看到这幅惨景,都流泪了。

  但他们随即擦干眼泪,紧握钢枪,眼睛里燃烧着愤怒的火焰:“活捉乌斯满,为各族人民报仇雪恨!”

  老猎人司马义拉着刘团长的手说:

  “听说解放军去铁木里克消灭乌斯满,我给你们做向导。”

  刘克明对他说:“我们要越昆仑山,穿沙漠,过冰沟,你这么大岁数,能行吗?”

  司马义急了,脸憋得通红,白胡子在颤抖:“解放军同志,你们一定让我去,别看我岁数大了,但爬山你们不一定能爬过我。”刘团长同意后,他捋着胡子笑了。

  部队兵分两路进发:一路由副团长苗通善率骑兵营越昆仑山向南迂回,堵住土匪逃跑的后路;一路由团长刘克明率步兵直取铁木里克,奔袭阿拉尔。翻越昆仑山,战士们克服了空气稀薄、瘴气弥漫、天寒地冻等困难。在翻越额尔鹿峰时,不少战士瘴气中毒,头晕目眩,从马上掉下来,但他们拉着马尾巴继续前进。当攀上额尔鹿峰时,司马义向导说,这座峰我们维吾尔族人叫“鹿不攀峰”。

  有战士风趣地说:“连鹿都不攀的峰,被我们踩在了脚下,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为了早日截击敌人,部队三天三夜没有休息了,苗副团长站在一块岩石上大喊:“同志们,再加把劲,再坚持一天,我们就可以翻过昆仑山了,王震司令员说了,‘越过昆仑,就是英雄。’”

  一片吼声撼动昆仑:“翻越昆仑山,活捉乌斯满!”

  如果说骑兵营是翻山越岭,那么步兵团则是过冰沟,穿沙漠。过70里冰沟时,气温下降到摄氏零下30多度。为了轻装上阵,部队出发时没带帐篷,战士们没带背包,只穿着棉衣棉裤。白天行军时还好些,夜里战士们冻得根本睡不着,只得三五一堆围着篝火休息。这天,刘克明收到剿匪总指挥黄新庭军长的来电,说乌斯满土匪正往太吉乃尔集结,命令西线剿匪部队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太吉乃尔草原,与其他部队联合会剿乌斯满。一听到命令,战士们顿时来了精神,纷纷要求连夜行军,争取时间。刘克明很会做战前动员,他对战士说:“王震司令员在南下时说过一句话,‘要打漂亮仗,不仅要在指挥、战术、勇气上胜过敌人,而且还要在行军速度上胜过敌人。’前面是大沙漠,我们的汽车派不上用场了,那我们就用‘11’号汽车,我们要用两条腿赛过土匪的骑兵。”部队连夜向太吉乃尔大草原进发。

  正如刘克明团长预料的那样,部队进入沙漠后,汽车就走不动了,战士们跳下汽车徒步急行军。过冰沟时,战士们冻得不行,可穿越大沙漠时,又酷热难耐。刘克明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对此有过记录:“炎热的沙漠里,头顶上的太阳像一团烈火,脚下的黄沙被太阳晒得滚烫。我们好像不是走在沙漠上,而是蠕动在灼热的火堆上,浮沙淹没了脚脖儿,每向前迈一步,都会自动退回半步。浩瀚无垠的沙海,一直伸向与蓝天相接的远方,像永远没个尽头似的。”部队出发时带的水已经喝完了,战士们渴得喉咙冒烟,七窍流血。有些战士挖出沙漠深处的湿沙子,解开衣扣,整个身子贴到湿沙子上,也就一会儿,就赶紧爬起来追赶部队;有的战士干脆将湿沙子含在嘴里,使得嘴里有些湿气。可这些办法解决不了干渴,没办法,战士们只得喝尿了。1949年参军的高连事后曾向他的同学贺维铭讲过这样一件事,他的班长喝过他的尿后,还逼着他喝尿。班长说,为了消灭土匪,我们就得喝尿,不然我们渴死了,怎么消灭土匪?战士杨传生由于干渴昏过去了。

  刘团长拿出仅存的一小块冰,掰成小块塞进他的嘴里。杨传生醒过来后,站起来就追赶部队去了。剩下的那点冰,刘团长化了半缸水,让战士们都抿一口润润嗓子。战士们哀求着:“团长,你是指挥员,你喝点吧。”在一片哀求声中,刘克明做出一副喝水的样子后,又把水递给了战士。

  那天夜里,报话机坏了,这意味着部队与指挥部失去了联系。刘克明派了一名党员前去与三军联络。这位党员带着战友们凑的一些牛肉干,向敦煌走去,渴了抓把雪(已走出沙漠),饿了嚼块牛肉干。走了五天五夜后,他一头倒在戈壁滩上睡着了。也不知过了多久,他突然听到有“呜—呜”的声音,起初以为是遇到了土匪马队,他将子弹推上了膛。可仔细一看,原来是几只狼包围了他,狼的眼睛在星夜里闪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寒光。他对着狼扣动了扳机。又走了一天一夜,他终于遇到了三军骑兵大队。

  得知二军六师骑兵团被困消息,黄新庭派了一个加强连,用60峰骆驼送来了他们节省下来的酥油、点心、茶叶和饼干。

  这时,三军已经歼灭了乌斯满残余,并活捉了乌斯满。颇有传奇色彩的是,空手活捉乌斯满的却是三军骑兵大队文书孔庆云。

  2月19日,甘肃三军骑兵大队兵分三路突袭乌斯满在南湖的30多顶帐篷,他们三人一组,一人负责警戒,一人撩毡房门帘,一人冲进去抓俘虏。就这样,悄没声息地俘虏了100多名土匪。

  在接近匪首帐篷时,被乌斯满的副司令加那汉发觉了,他仓皇开枪。一时整个营地枪声大作,乱作一团。战斗结束后,在清查俘虏过程中,战士发现有乌斯满的副司令加那汉和参谋长阿巴斯,却没有发现乌斯满。据俘虏交代,枪声一响,乌斯满就骑着他的白马逃走了。

  骑兵大队大队长李文彭分析了乌斯满可能逃跑的路线:马海方向已经有青海骑兵第二团守卫,昆仑山方向有近400公里的亚巴尔戈壁,惟一的通道已经被我骆驼兵团第二连占领无法通过,惟有向西北安南坝方向逃窜的可能性最大。电告指挥部后,黄新廷军长当即决定派骑兵先行追击。

  部队追击几个小时后,跟随乌斯满逃窜的最后十几人一个个掉下队来,全部做了俘虏。惟独乌斯满沿着海子南岸向安南坝方向狂奔。追击的解放军骑兵也因为人困马乏,一个接一个跟不上了。眼看乌斯满就要将追兵甩掉。

  文书孔庆云当过马术教练,马骑得特别好。他的那匹马是匹烈性马,跑起来风驰电掣,大家都叫它“草上飞”。这时,只有孔庆云一人紧追不舍。乌斯满见只有一个追兵,竟然翻身下马,把叉子枪支在地上射击。也许乌斯满的气数已尽,这个号称弹无虚发的神枪手第一枪提前量太多,打在孔庆云马前的冰上,第二枪只射穿了孔庆云的裤管。这时孔庆云骑着马疾风般地奔驰到乌斯满身边。乌斯满见势不妙,急忙爬起,双手紧握叉子枪,恶狠狠地向孔庆云的双眼戳来。孔庆云本能地将头一偏,枪叉齿戳伤了他的面颊。他顾不得疼痛,一把抓住乌斯满的枪管死死不放,乌斯满趁机把他拉下马。孔庆云借下跌之势把枪狠命地搂在怀里,然后一跃而起。乌斯满狂怒至极,像头野牛扑将过来,把孔庆云摔倒在地,骑在他的身上。孔庆云顺手将手中的枪甩了出去。凶相毕露的乌斯满又猛然从靴筒内拔出一柄带鞘匕首,孔庆云手疾眼快,一把将乌斯满的右手中指和食指捏住,狠狠向后折去,使乌斯满无法脱去匕首鞘子。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战友刘华林飞马赶到,一枪托打在乌斯满的后颈上,只听乌斯满惨叫一声,便倒在地上。两人七手八脚把乌匪捆了起来。这时,他俩从乌斯满的身上搜出印章一枚、委任状数张,还有其他证件和文件等,证实被俘者正是乌斯满。

  新华社于1950年2月23日发布消息:“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某部,于本月19日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以北、甘青两省交界的海子,一举生擒为西北各民族人民痛恨入骨的美帝国主义武装特务乌斯满匪首。”(本文图片选自《难忘征程》。参考书目:《兵团史料选辑》《难忘征程》)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 13:3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