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宏良:苏联为什么亡党亡国而没有亡福利? [2019/02]
- 李艳被杀案[三段论]读后感 [2022/03]
- 转帖:强硬!强悍!特朗普的“追加措施”被金正恩拒绝! [2019/03]
- 面临这种讨债,这可如何是好? [2013/03]
- 戴旭简介 [2019/03]
- 中兴到华为,中国必须打赢抗战 [2019/03]
- 李艳收到的不是命令是通知 [2022/03]
- 张宏良:自干伍与五毛党的区别 [2020/01]
- 学者观点:美国升级对华贸易战,中国八大方略应对!(转贴) [2019/05]
- 美中第11轮谈判彩排 [2019/05]
- 张宏良:中美协议关乎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命运 [2020/01]
- 第十一轮谈判【记事】 [2019/05]
- 转贴,半年前的"疑似隆中对" [2019/03]
- proceedings--Made sin record [2013/05]
- 大雨落幽燕(2) [2013/03]
- 什麼樣的律師是好律師 [2012/04]
- 不懂英文,又不值得请律师,这可如何是好? [2013/03]
- 地远天长多少路 [2013/03]
-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2013/03]
- 学字:大道... [2013/03]
- 何新呼吁有司追究美国院士中国高官渎职责任 [2020/01]
- 法官介紹 [2013/04]
- 大雨落幽燕 [2013/03]
簡介美国法官
轉帖有改動,原文作者朱伟一 ,研究员。原文網址http://www.***/content/08/1202/09/85140_2034795.shtml)
多數法官只判輸贏不講公道
怎么讲?美国一审时多数案件由陪审团判定“事實問題”(question of facts)即是非,而法官仅负责解释法律问题(question of law),当事人可以放弃陪审团审判,要求改由法官审判。如果是刑事案,陪审团定被告有罪(convict)后再由法官量刑(sentencing)。民事案中,赔偿金额也由陪审团决定。美国时而出现上百万、上千万乃至上亿美元的赔偿金,都是陪审团所为。類似考官判卷,只判是否及格不管是否作弊;類似拳擊裁判,只判誰厲害不管興奮劑。由於法官判案只判輸贏罔顧事非,所以美國人發現依靠法官主持公道是靠不住的,美國人只能依靠自己。
民事案,法官可以按照訴訟原告的要求:不要陪审团!拒絕被告“要陪審團”的請求!
槍手可以你死我活,法官相對逍遙超脫
所謂依靠自己,就是要雇佣“枪手”---律师,在訴訟中可以唇枪舌剑、惡意訴訟、你死我活。而法官则相对超脱、相对逍遥,有时是袖手旁观。有位美国一审法官私下谈起,如果是杀人越货、作奸犯科的案子,审理起来还能抖擞精神;遇到枯燥的商事案,那简直是昏昏欲睡强打精神。
格鬥裁判
陪审团审案中,法官像是格鬥裁判,但只是裁判双方律师“格斗”是否“规范”,而并不是认定事实的裁判。陪审团则是观众,所以,美国一审中永远是法官一人独审。当然不容忽视。足球场上,世界顶尖的高手被裁判的“黑哨”一吹,也是心绪全无,败下阵来。當然,法官也可以“刁难”律师,逼其就范,从而影响审判结果。
上訴法院更不過問FACTS
美国联邦法院是三审制,地区法院(一审)、巡回法院(上诉法院)、美国最高法院(终审);州法院是四审制,一审、上诉法院、州最高法院、美国最高法院。美国上诉法院以上的法院审案时原则上只审法律问题,不问事实。如果事实严重有误或是有新情况,上诉法院将案件发回一审法院重审。美国法官的理念是,上诉法院只问一审法官运用法律是否得当。上訴法院受理上訴的理念是,一审法官与陪审团身临其境,直接观察证人,在事实问题上最有发言权,上诉法院应尽量不介入。美国上诉法院的判决书也是在“造法”(make laws)。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不可能完全割裂,上诉法院的法官有时也通过法律问题迂回事实问题。但这是技巧上是做法;原则上,上诉法院不过问 "QUESTION OF FACTS。"
美國法官的獨到之處
上诉法院审案时是三位法官组成合议庭。三位法官的资力有深浅区别,但在职务上并没有高低之分,审案时完全是平起平坐。遇到大案要案,上诉法院也可以是“全体法官同审”(en banc)。美国最高法院是9位大法官会审。美国法官的独到之处是,持不同意见的法官可以将其观点写在判决之中。有时是截然相反的观点。法律不同于自然科学。后者找出的是自然界早已存在的定律,有对错真伪之分。而法律则是人类自己“造”出来的条条框框,其释义与运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黑白兩可、是非不分的。
當事人的機會
既然结果是两可的,公正需要体现在程序方面。这就是美国之所以特别强调“正当程序”(due process)。简单说,正当程序就是当事人(或是被告)应有辩解的机会,法官有倾听辩解的义务。此外,法官判决时必须自圆其说,前后一致。写判决的重要意义也就在于此。
法官大多重名
律师大多个性较强,而美国法官也是律师出身,不愿听命于他人。制度上美国是司法独立,也就是法官独立。但美国法官很少独断独行,胆大妄为。美国法官大多德高望重,而且都当过资深律师与名教授,爬到法官的位置可谓历尽千心万苦,不会为了区区小利而坏了自己一世的英名。美国联邦法官有一份很好的俸禄,且享受终身制(人生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如果愿意他们可以在任上干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法官马歇尔干到80岁时已是病入膏肓,美国的“右派”也盼着这位“左派”尽早让“贤”(美国最高法院只有9个席位)。马歇尔死活不走,而且扬言:“我就是要站着进来,躺着出去。”美国法官大多干得笑眯眯的,少有贪脏或因貪贓而故意枉法的。
法官也有顧忌
美国法官待遇优厚,不求加官晋级,可以专心致致地工作。联邦法官的待遇更好,而且是终身制,雖然没有领导督促可工作起来还是兢兢业业。美国法官,尤其是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的法官,把接手的案件当作艺术品和超越自我的得意之作。其作品也不乏鉴赏者,美国法学院的教授们的工作与嗜好之一就是对判决品头论足,或喝彩叫好或口诛笔伐。
由於法官偏向決定輸贏,所以律師在訴訟中的首要任務是讓法官的屁股坐歪,無德無能又無理則唯有哈。而美国律师协会每年要给法官打分,所以法官尤其老年法官审案时,对自己讨厌的、明顯尋求司法助惡的訟棍,也不敢輕易亮紅燈吹“紅哨”。旁聽審案尤其民事案件審理,很容易欣賞到互相肉麻的戲。
此外,美国是个多元化的国家,遍地都是行行色色的势力集团、群众组织,互相牵制,互相制约。所以,法官虽然是独立审判,但或多或少有形无形的顧忌是難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