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琅琊榜》中的政治隐喻

作者:青瓷欢  于 2015-12-31 17:0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影视|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2评论

 
 

 

 

         表面清明之下,从庙堂到江湖,都有隐而不见的伤口。十三年前的案情成为一道分水岭,真正的地狱并不仅仅在于梅岭熊熊烈火的无情屠杀,也在于清洗之后的大梁王朝,更在于自我审查自我束缚的世道人心。这两句更像顺口溜而不是诗歌的句子,倒也十足道出2015年收视率最火电视剧《琅琊榜》的逆袭态势,电视剧尤其需要俯就观众,也就是让不同人等都能从中找出各自心头所好,无论是权谋、义气、情感、偶像、武侠还是同人。

 

      《琅琊榜》价值观的正确很多人已经看到,不少人强调儒家道义,但是我更认为彰显了中国已经失传的武德。中国兵制在春秋战国时全民尚武,贵族每每以上阵为荣;汉代之后就很成问题,一直存在中央控制和军队战斗力的矛盾,于是往往依赖外族将领,后来五胡乱华有其端由。汉族后世过重文德,文官集团膨胀,最终也是路径依赖使然。

 

      武德废弛,或许使得民族精神萎靡,甚至失之光明,民国已经有有识之士指出,文武兼备的人,有比较坦白光明的人格,兼文武的社会也是坦白光明的社会,这是武德的特征。有意无意之间,《琅琊榜》中却再次闪烁武德光芒,权谋只是手段。主角梅长苏因为中毒,从天纵英才神勇无比的少帅变为手无缚鸡之力的谋士,是黑暗形势下的不得已而为之,最终冒死选择回到北境战场,也是作为林殊的一次复活。

 

    在中国传统中主角更多是类似梅长苏之类擅长权谋人物而不是林殊之类擅长武学人物,但是《琅琊榜》中即使梅长苏自己,也更认可林殊的意义。书中对于林殊和梅长苏多次做了对照霌s鵩娃k“林殊是谁?林殊是他骄傲张扬、争强好胜,从不肯低头认输的知交好友,是那银袍长枪、呼啸往来、从不识寒冬雪意为何物的小火人,是喜则雀跃、怒则如虎,从未曾隐藏自己内心任何一丝情感的赤焰少帅……可梅长苏又是谁呢?他低眉浅笑,语声淡淡,没有人能看透他所思所想;他总是拥裘围炉,闪动着沉沉眸色算计险恶人心;他的脸色永远苍白如纸,不见丝毫鲜活气息,他的手指永远寒冷如冰,仿佛带着地狱的幽凉。他就像是一团熊熊烈火被扑灭后余下的那一抹灰烬,虽然会让人联想到曾经存在过的那团火焰,却再也没有火焰的灼灼热量和舞动的姿态。”

 

    这里的描写,尤其是最后一句,总让我想到约·布罗茨基写另一位苦难见证者与幸存者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我最后一次见她是在一九七二年五月三十日,地点是她莫斯科住宅里的厨房。当时已是傍晚,橱柜在墙壁上留下一道暗影,她就坐在那暗影中抽烟。那道影子十分的暗,只能在其中辨别出烟头的微光和两只闪烁的眼睛。其余的一切,即一块大披巾下那瘦小干枯的躯体、两只胳膊、椭圆形的灰色脸庞和苍白的头发,全都被黑暗所吞噬了。她看上去就像是一堆烈焰的余烬,一块阴燃的煤,你如果拨一拨它,它就会重新燃烧起来。”

 

     阴燃的煤会再度复燃,地狱来客,最重要不仅在于复仇,更在于对于苦难的反思和人性的彰显,这才是一个真正生存过的生命的墓碑。生命可以失败,却不能任其摧毁,地狱煎熬必得有其成就,挑战不可完成的复仇与救赎,不恰好是让地狱煎熬有其意义?正如一位苦难文豪的名言,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他墓碑上写着《圣经》中的一句话,“一粒麦子落在地里如若不死,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会结出许多粒来。”

 

  地狱来客,梅长苏之后,还有谁呢?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3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7 回复 粒子在 2016-1-1 03:30
写得好
3 回复 leahzhang 2016-1-1 05:19
林殊暗喻林彪,翻案阴魂不散。最终死于血与火的战场。以生命为代价清洗了多年的冤案。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5 16:0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