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渡孟晚舟,一箭双雕 [2019/01]
- 香港事件背后的真正“黑手”:中共内部的“倒习势力” [2019/08]
- 王岐山才是最近“打压”习皇的“黑手” [2018/07]
- 深陷执政危机,习皇还能撑多久? [2018/08]
- 华为的财务报表,揭示华为真面目 [2019/05]
- 习王朝的豪赌:挑战川普是明智之举? [2019/08]
- 新时代的文革还魂 [2018/10]
- 谁是中国贸易谈判“毁约”的罪魁祸首? [2019/05]
- 中美贸易战全面爆发可能提前引爆中国经济危机 [2019/05]
- 为何19大王岐山将继续当政? [2017/09]
- 小题大做的背后:习皇帝执政危机 [2018/05]
- 中国股市敦促习皇在中美贸易战举白旗 [2018/06]
- 美股闪电崩盘,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2020/03]
- 川普对中国贸易战中妥协的背后 [2019/12]
- 习一尊的58个斗争,是背叛邓小平复辟毛皇的阶级斗争 [2019/09]
- 川普对3000亿进口加关税对美国消费者影响有多大? [2019/08]
- 川普下台后,我为何成为“川粉”? [2021/02]
- “童话王国”的启示:真正的“社会主义”不是祸害 [2019/02]
- 金三突访北京,习二智商堪忧 [2018/03]
- 2020年总统选举背后的故事 [2021/02]
- 谁说贸易战没有赢家? [2018/03]
- 中美贸易战:袁二又被川普打脸! [2018/03]
- 极左派干政是美国未来的最大危险 [2020/11]
- “社会主义”可能让川普落选 [2020/10]
- 不喜欢川普,但要投票给他 [2020/10]
贸易战,用白话简单说就是两个国家相互提高从方国家进口的商品的关税,或新设其他限制进口的措施。
贸易战通常是两个国家由于贸易纠纷,且无法通过协商达成妥协所致。
贸易战的直接经济后果,是进出口商品价格上升。根据最直观的市场规律,价格上升,需求下降。因此,消费者必须支付更高的商品价格,而由于需求下降,生产者不得不减少生产,减少收入,减少利润。贸易规模萎缩,导致贸易国双方经济活动从现有的规模收缩,经济增长率下降,甚至负增长。
在“悠悠万事,增长为大”的当代,不说政治正确的要求,传统经济理论早已明确判定:“贸易战没有赢家”。原因很简单,贸易战背叛了传统经济理论“自由贸易的原则”,违反了“相对比较优势原则”,不能有效配置资源,损害消费者(消费者必须支付更高的价格)和生产者的利益(出口减少,利润下降)。
然而,经济学的这个判定有两个基本的前提:首先,贸易以完全竞争的市场为基础,没有政府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的干预;其次,体现了以分工为基础的相对比较优势的贸易必须平衡,即在长期中贸易双方没有顺差,也没有逆差,这样才能有共同的福利增进。
在大家奢谈自由贸易带来互利共赢时,对实现互利共赢贸易的这两个基本前提只字不提,讳莫如深。因为现实中,这两个基本前提都是不存在的:金本位制废除之后,各国中央银行可以凭空创造天量信用,改变世界各国的贸易行为和促成“债务贸易”的繁荣,将商品贸易的均衡,扭曲成货币流动的平衡。
在金本位制度下,国家间的贸易受制于“强制均衡”。因为贸易是以黄金为基础,一个国家的贸易逆差必须用本国的黄金来支付,为支付贸易逆差,黄金外流,存量减少,而黄金是国家货币发行的基础,因此国内货币发行量必然下降,国内商品的物价随货币发行量减少而下降,这最终导致进口商品昂贵,进口减少,国内生产增加,实现贸易平衡。同理,贸易顺差国也不可能长期保持顺差,因为随着黄金流入,货币供给增加,商品价格上涨,出口的价格优势逐步消失。
但当金本位制废除之后,国家间贸易不再需要黄金为基础,而是以贸易双方愿意接受的“信用(货币)”为基础,而“信用”可以创造,这样中央银行可以凭空创造出信用(债务)去购买交易国的商品,由于“信用”可以“凭空创造”,因此国家间的贸易不平衡可以不断加剧 - 只要贸易对方愿意接受贸易国用“信用”支付进口商品。
用白话说,商品和商品间的平衡贸易在政府货币政策的干预下,不需要实现实物贸易平衡,可以通过凭空创造的货币,来实现本质是借贷的贸易 - 我出口商品给你,你给我你凭空创造的货币,即欠条。而由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美联储凭空创造的美元拥有比其他货币更广泛接受,是更“可靠”的欠条,所以美国才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逆差国。
正是如此,才会初现中美间长期不断,日益扩张的贸易失衡。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从1985年的不足1亿开始逐年增加,一年比一年规模大,到2017年,当年美国打给中国的“欠条”高达3700多亿美元。在过去的32年中,美国用“欠条”从中国进口商品,积累了5万亿美元的逆差,即欠下中国5万亿美元的债务,约占美国2017年GDP的27%, 同年中国GDP的45%。说现实点,是美国不可能偿还的债务。
这样的贸易,不是经济理论提出的,以分工为基础发挥比较优势的商品交换,而是被货币政策歪曲了的,不均衡也不公平的贸易,和什么“互利共赢”毫无关系。而事实上,在几十年不公平的贸易中,受到最大,最不公平对待的是亿万中国人民。
首先,作为一个人均自然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生产大量自己不消费的商品,必然造成自然资源的透支,破坏环境和自然生态。结果,过去几十年中国人生存环境日益恶劣,雾霾是典型代表之一;
第二,5万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被中国银行强制结汇,凭空创造出没有商品基础的几十万亿人民币,成为中国高物价和高房价的罪魁祸首;
第三,中国银行强夺的5万亿美元成为“撒币帝”为在国际上“充胖子”而挥霍的基础,也是“海航”之类权贵集团暴富的基础;
第四,用资源和劳工换回的美元,袁二想怎么花,海航想怎么用,亿万百姓完全没有话语权,完全不沾边,而且过去10年缴纳的税款中,近10万亿人民币,以“出口退税”的名义补贴给有钱人(出口商)。
在这样的贸易过程中,严格地说是亿万中国人民实际上是最大的输家,所谓的“互利共赢”,只是政客们,权贵们从中暴利的美丽谎言。
如果说亿万中国人民从贸易中受益,是增加了就业机会。但这是以牺牲美国劳工的就业机会为代价,同时,增加的就业机会,主要是低工资,重体力的工作岗位,是糊口的工作。
而关于“增加就业”还有个深层次的考量。传统经济理论和政治家们鼓吹增加就业的“极端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误导,甚至是骗局。
工业革命前漫长历史中,人力是人类唯一的生产动力,更加有“二八定律”,因此人类必须辛勤劳作维持生存。工业革命200多年来,人力被蒸汽机,电动机,核动力。。。替代,生产力百倍,千倍提高,与此相应,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物质(衣食住行)极大丰富,人类步入吃穿不愁的“富裕社会”。
现代史上影响最大的经济学家之一,凯恩斯在80年前人类经济大萧条横扫全球之际,对人类的未来曾经作了一个大胆地预测:经济在80年的年均增长2%之后,人类将衣食无忧,因此一周工作20小时,更多的时间休闲,读书,吟诗就是我们子孙后代的生活。
过去80年全球经济平均增长超过凯恩斯预测的2%(实际超过3%,中国还有40年年均增长10%的神话),但人类绝大多数人依然工作40小时以上,为了就业,还不得不离乡背井,离家出走。不少经济学家将凯恩斯预测经济准确但预测百姓生活“离谱”,归咎于百姓“新需求”增加,但这是借口。
现在全世界财富总值大约是2017年全球GDP的3倍,就是说我们可以什么都不生产,吃喝玩乐3-5年都没问题。然而由于财富占有的极端不均,5%的富豪,占有65%的财富,20%的富有家庭,占有90%的财富。贫穷让亿万人民必须辛勤劳作,而辛勤劳作的成果又被少数人占有。如果5%的人不那么贪婪,那么大家一周工作20小时就能实现。
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世上99999%的人,来到人间不过是历史的过客,不愁吃,不愁穿,不那么辛苦劳累,不说象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生活,就像北欧几个国家人们的日子,实在无需太劳累。
就业是满足“丰裕生活”,不是为少数人锦上添花更富有,没有什么出口,就业不该是问题。
还有一种说辞,说贸易战老百姓惨了,因为进口商品不再便宜,必须支付更高的价格。自从《沃尔玛》天天低价问世,薄利多销成了经营宝典。而低价也有非理性消费的问题:买是因为便宜并不是需要。而非理性消费造成资源浪费,贸易战提高消费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是为百姓的子孙万代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