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渡孟晚舟,一箭双雕 [2019/01]
- 香港事件背后的真正“黑手”:中共内部的“倒习势力” [2019/08]
- 王岐山才是最近“打压”习皇的“黑手” [2018/07]
- 深陷执政危机,习皇还能撑多久? [2018/08]
- 华为的财务报表,揭示华为真面目 [2019/05]
- 习王朝的豪赌:挑战川普是明智之举? [2019/08]
- 新时代的文革还魂 [2018/10]
- 谁是中国贸易谈判“毁约”的罪魁祸首? [2019/05]
- 中美贸易战全面爆发可能提前引爆中国经济危机 [2019/05]
- 为何19大王岐山将继续当政? [2017/09]
- 小题大做的背后:习皇帝执政危机 [2018/05]
- 中国股市敦促习皇在中美贸易战举白旗 [2018/06]
- 美股闪电崩盘,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2020/03]
- 川普对中国贸易战中妥协的背后 [2019/12]
- 习一尊的58个斗争,是背叛邓小平复辟毛皇的阶级斗争 [2019/09]
- 川普对3000亿进口加关税对美国消费者影响有多大? [2019/08]
- 川普下台后,我为何成为“川粉”? [2021/02]
- “童话王国”的启示:真正的“社会主义”不是祸害 [2019/02]
- 金三突访北京,习二智商堪忧 [2018/03]
- 2020年总统选举背后的故事 [2021/02]
- 谁说贸易战没有赢家? [2018/03]
- 中美贸易战:袁二又被川普打脸! [2018/03]
- 极左派干政是美国未来的最大危险 [2020/11]
- “社会主义”可能让川普落选 [2020/10]
- 不喜欢川普,但要投票给他 [2020/10]
1. 历史
共产党统治中国之后,中国同美国没有贸易。不考虑中国通过香港同美国的进出口,1972年中美贸易总额仅470万美元。
中美关系破冰之后,贸易发展依然缓慢。一个主要原因,是根据1930年6月用于区分美国贸易伙伴中的朋友和敌人的斯莫特 - 霍利法案,中国是美国的敌人,不能享受美国的“最惠国待遇”。1979年中美建交,尤其是邓小平访问美国之后,1980年1月24日,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修正案给予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
但中国的最惠国贸易地位,需要“年检”。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四章的杰克逊 - 瓦尼克修正案,贸易利益与共产党(或前共产主义)国家的人权政策相关联,所以,上一年中国的人权纪录,成为决定下一年最惠国贸易地位的条件。
虽然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六四)”后,美国政府曾经因为“人权”为由,停止对中国的武器出口,取消了双方的军事交往,但并没有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而随后邓小平南巡,中国开始更大规模的改革开放,“六四”为中美贸易关系投下的阴影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最惠国贸易的“年检”,直到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才不再需要,因为世贸组织禁止成员对其他成员施加额外的贸易限制。所以,这才是当年朱镕基不顾可能背上“卖国贼”的骂名,非要入世的最基本的原因。
2. 发展
数据说话。
虽然从1978年起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开始年年翻番,但规模不大,1980年出口不到20亿美元。同时双方贸易基本平衡,中国甚至有小额逆差。
中国对美国的大额出口顺差是从1986年开始的,当年出口总额达47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24%,进口约30亿美元,比上一年减少20%,结果顺差从1985年的600万美元井喷到17亿美元。
继而“开弓没有回头箭”,出口继续暴涨,年年高于20%,1992年的涨幅竟然超过36%,出口总额从1986年的47亿,到2001年突破1000亿美元,再暴增到2018年的5395亿美元,在1986到2018年间,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了115倍,年均增长率17%。1986年到201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除2009年之外,年年增加,累计对美国出口6.7万亿美元。
中国从美国进口增长与出口增长不同步,慢了很多拍,1986年到2018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从39亿美元增加到1200亿美元,仅增加40倍,年均增长率不到10%。32年间累计进口为1.5万亿美元。
由于不同步的进出口增长,中国对美的贸易盈余也从1986年的17亿美元暴涨到2018年的4192亿美元,暴涨了247倍,1986年到2018年中国对美国贸易实现盈余累计5.2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20%。
还有几组有趣的数据和比较:
1986年中国人均GDP287美元;2018年为9780美元,增长34倍;1986年美国人均GDP是19800美元;2018年为61000美元,增长3.2倍。
中美之间的贸易在30多年中,美国年年向中国“借钱”,而且“越借越多”,通过贸易美国人30多年中人均欠下中国近1.4万美元,占2018年人均收入的四分之一,总额累计达到5.2万亿美元。
计算GDP的公式是:GDP =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贸易盈余 ,2018年中国对美国贸易盈余4200亿美元,增加GDP的3%,。而美国由于贸易逆差,2018年对中国的贸易赤字造成GDP减少0.3%。
2018年中国外汇储备盈余3万亿美元,对外借款和投资1.8万亿美元,购置海外各种固定资产近6000亿美元,总计5.4万亿美元,这些钱基本上都是从对美国的出口盈余得到的。
2019年3月,中国贸易顺差150亿美元,来自美国的盈余为200亿美元,如果没有了美国的顺差,中国会有50亿美元的贸易赤字。
3. 历史和实事告诉你什么?
按照国际贸易相对比较优势的理论,参与贸易的双方将从各自的比较优势中受益,贸易带来参与贸易的双方可以消费更多商品,在相同成本基础上取得更大的福利(效用)增进。由于自由贸易是以完全竞争的市场为基础,因此贸易双方可能在短期中出现顺差和逆差,但10年,20年间,双方的贸易必然实现均衡,不可能出现“盈余”或“亏损”。
然而,中美之间30多年的贸易中不仅“年年赚”,“还越赚越多”,最后积累起5.2万亿美元,而且都属于政府,无论怎么说,公平贸易不可能产生这样的结果。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川普说中美贸易战早就开始,美国是大输家,一点都没错。
这样巨大不平衡的贸易也应该同什么“互利共赢”无关。因为“来而不往”,一方积累起5万多亿美元的巨量财富,“非礼也”。如果你就抱着美元偷乐,“非礼”也就算了,但如果依仗5万多亿美元要争霸世界,挑战贸易的买家,不仅“忘恩负义”,更是“恩将仇报”,哪有什么“互利共赢”。
这样的贸易失衡不可持续。年均递增率20%,10年翻6翻,20年翻38倍,如果中国对美国贸易盈余20%的增长率再继续20年,2040年中国的盈余将达到18万亿美元,这基本上是2018年美国的GDP。这时,买下美国就不再是诳语。从长远看,任由这样的严重贸易失衡继续,美国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30多年来中美之间日益扩大的巨额贸易失衡,根源是中国的强制换汇政策,正是政府通过凭空创造的货币,强制贸易企业用美元换人民币,破坏了中美贸易的价格机制,和自由贸易的均衡机制。在没有政府干预的环境中,按照供给,需求和市场均衡的原理,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增加,必然带来对人民币的需求增加(买更多中国商品需要更多的人民币),对人民需求的增加,必然改变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即人民币升值,相对于美元变得更贵。但是,中国的强制换汇政策,凭空创造出贸易顺差等量的人民币,这样,虽然美国进口商品不断增加,对人民币的需求不断增加,但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不变,甚至还可以让人民币贬值。正是这样的政策造成了中美间长期贸易失衡。不改变这样的政策,中美贸易平衡就是一句空话。
要求中国改变其贸易行为和贸易政策就是“侵犯主权”,不能改变,那么美国以关税还击中国发起的贸易战不就是唯一的选择吗?
尽管不少“媒体”“分析师”认定“中美贸易战会两败俱伤”,“会阻碍美国经济增长”,他们其实忽略了这么一个事实:在美国同共产党中国没有贸易的1950 – 1978年间,美国GDP的年均增长率超过3.4%,远高于中国入世后不过1.7%的增长率。
贸易带来经济增长和福利增进,但前提是贸易是公平的,不公平的贸易总是对一方经济增长造成伤害。面对长期的伤害而进行反击,怎么可能两败俱伤?也不是什么“一意孤行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