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阿肯色州钻石公园烂泥塘中挖钻石 [2015/03]
- 在中国街头吵了一架 [2015/08]
- 逛吃逛吃游日本之逛 [2015/06]
- 我的宝马 [2014/02]
- 美国生活点滴:女汉子是怎样炼成的 [2016/10]
- 吃货眼中的日本 [2015/07]
- 重庆 出租司机人人薄粉,街头吃货个个辣粉 [2017/08]
- 美国劳动节,在家里油漆阳台砍树钉地板 [2015/09]
- 逐鹿记 [2016/11]
- 砍树和资本主义 [2016/11]
- 中国的大帅锅们 [2016/09]
- 撞到我,算你运气 [2015/12]
- 从火鸡的脑子说到火鸡的胡子 [2017/11]
- 秋兴与食意:秋天的树林里,有什么可以吃? [2013/10]
- 榆树之殇 [2017/11]
- 令人失望的桂林 [2015/01]
- 火车车窗中的贵州,山清水秀与穷山恶水 [2013/04]
- 我是家里的擎天立地顶梁柱,可是...... [2014/01]
- 雷雨中登江西明月山 [2012/11]
- 当社会走向富足,猫狗应当走出人类的食谱 [2013/04]
- 猫送给我的礼物—老鼠和毒蛇 [2012/12]
- 赌石,蜡染,东巴文字和消失的民俗——云南纪行 [2012/12]
- 吃了吗? [2013/06]
- 爱情如是说 (三) [2013/04]
- 和尚还在,我哪儿去了? [2013/04]
- 我那撒落在太多地方的家乡 [2012/10]
- 聊天室:黄花花 Giada 论宝哥哥, 有见地。我跟着胡掰。 [2013/05]
记住:不垂涎当地特产食物的游客算不得好游客。出去旅游,不仅得满足自己精神上的好奇心,也得满足自己胃口中的尝试欲,为我等吃货扬名立万。
旅游团团友吃了鲸鱼肉,得意地喜大普奔。我听得真是很诧异,难道在日本捕杀鲸鱼仍是很通常的商业行为,是平常百姓游客都可以随意品尝的菜肴,而不是他们自称的科学研究。想起得过奥斯卡金像奖的纪录片《海豚湾》,据说啥都吃主义者和啥都干主义者本质上只有一线之差,若遇危机时刻,任何法律伦理公德都失去效率,这也是人类心中潜藏的兽性彰显的时分,昔日耳濡目染接触和潜移默化默允的残忍血腥暴戾都会在瞬间爆发,让人性沉沦。夸文明也罢斥虚伪也罢,反正如果您是啥都吃主义者的话,若遇上漂流者派一样的遭遇,咱得躲得离您远远的;当然如果您比咱力气小,您看着我也一定会心中绝望地恐惧着我一口咬将上来。当镜自察,咱们口中都长有四个尖利獠牙即所谓犬齿,上苍公允,视人类如任何畜生野物一样,造人时就赐予我们撕咬血食的天赋,随后上万年的人类进化发展又让我们的饮食有了文明的局限,有了卫生伦理和恻隐怜悯的种种关隘,也使人类从动物的同侪中脱颖而出。这种饮食文明么,各国各民族各人的的定义皆有不同,基本上是不太敢吃人,不愿意吃肮脏恐怖的东西,不舍得吃已经濒危的物种,不忍心吃自己豢养的宠物乃至爱屋及乌。当然口腹之欲亦可凌驾在人文之上,地域食料差别何须拘泥于天下公议,万年前旷野中弱肉强食的食谱也很令人缅怀,关上厚厚的狮驼洞大石门,吃了谁、吃了啥、如何宰、怎么吃都是人家自己的事,与你我何干,如果有人提出异议那一定就是撑饱了没事干的傻大妈在伪善虚伪惺惺作态。哼哼,这次咱政治正确了吧,左右读者都能弥缝得皆大欢喜。不想多说了,不然又得挨砖,况且我是侃轻松开心的玩闹游记,又不是诌饮食伦理的研究报告,煲啥子心灵鸡汤唦。总之,谁爱咋吃就咋吃,不过也得容我悄悄儿发表两句感叹,叹卿本佳人,奈何喉急如许。
家人去过日本两次,比我经验丰厚。说最为不解的是日本男人多在外面吃晚餐,拉面馆里一排排官人们穿着正装拿着公文包吃得唏唏溜溜声响大作,好像那是世上最好吃的东西,颇有几分向家中煮饭婆示威的意思。后来才知道在日本回家吃晚饭是很没面子的事,不加班说明你工作不努力上司不看重,不应酬说明你没朋友缺少人格魅力,不喝酒说明你妻管严囊中羞涩,不拈花惹草好色贪欢说明你是个不与时具进的好人。而大多数日本男人的体己零花每月只有三万日元,还不到二百五十美金,二百五之内的任何挥霍都是妻子闭眼默许的,超出了二百五呢,据说日本妻子的软刀子锋利不亚村正妖刀。
小点心包装得精致漂亮,看上去很矜贵吧,咬上去味道大体相似,甜甜黏黏贴上颚抵下齿,颇有小家碧玉的温软柔腻气息。至少我们没有吃到能令人辗转反侧昧昧我思罔顾一切的绝色至味。
出门在外,我爱逛当地菜市场。可惜在日本没见到农民的自售集市,只去了两家超市。食物价格:鸡蛋牛奶果汁比美国稍贵,牛肉比美国贵许多,蔬菜差不多,不过芦笋很贵,西瓜苹果橘子贵的吓人,西瓜居然要二十美元一个,我们分啃了将近四美金一个的苹果也没吃出特殊感觉。最便宜的是海鲜,琳琅满目,都是小包装,没见美国式的大包,看来他们的食材很讲究新鲜。刺身用料,大概就是生吃吧,螺蛳和大乌贼爪脚也能生吃吗?有个店员在给成品盒饭菜贴按时减价的标签,身后跟了一群人淘宝,长者和青年都有,日本人也喜欢买打折的东西啊,跟美国人中国人一样。买了两包寿司,味道的确比costco做的强多了。
日本的和牛排被誉为雪花牛排,肌理红中有白色丝缕脂肪,据说味有草香入口如饴。没吃到,我妈不吃牛不吃羊不吃鸡。。。不过我想这牛一定是成天蹲厩里不动,不做地板也不上屋修瓦,才会养出这身懒肉让老饕盯上。
转进了一家类似沃尔玛的超市,门口在卖菜秧花苗,价格比美国贵一些。看到卖蘑菇菌种的,有三四种,比美国便宜,架子底下还卖种蘑菇的树墩子,这可是我在美国找了许久没有找到的。以后有空再写种蘑菇的故事。
导游大赞日本的纳豆,说是治百病的良药,朝左还是右搅动都有不同效果,搅动次数还非得是多少下(随后就拼命推销纳豆精)。营养成分上,纳豆和煮黄豆有什么区别呢,可能更容易消化吧,但是味道真不敢恭维,如嚼泥土还算说得好听。
再说日本人普遍英语不及格的观感,如果不是日本中小学英文老师资质太差,那就是日本人天性和英文不对榫,鼓吹脱亚入欧百余年仍难以普及英文。说来也是惭愧,我的日文只限于密西密西你的大大的好花姑娘八个丫6的抗日影片水准,还不如我母亲会几句客气话。我们用英文打探消息,主要都是问旅游城市里的年轻人,但大多都无法沟通,以致我们找餐馆吃饭成为一大挑战,若要全程自由行,只怕得下载了翻译软件才行。
傍晚在名古屋找饭辙,朋友坚决不肯吃吉野屋快餐,要吃特色,望着火锅招牌就进去了。即便菜谱上有图我们也看着懵懂,于是跟蹲在我们桌前急得额头出汗的年轻老板指道:我们想吃和邻桌一样的火锅。邻桌一个长得有点像成龙的帅锅,能说大约半寸长(他自己用手比划的)的英语,笑呵呵地当了翻译官。不过怎么也问不出锅底肉是啥,他比划了半天,做出gangnam style 里的骑马式,"咦嘿嘿(马嘶声)",手拍着肚子,五花肉?腰?肝?胃?锅子上来才晓得是马肠,日本人吃得生猛不亚于中国人。我妈吃东西精洁,这顿饭她只吃了豆腐青豆和米饭,而且从此后也拘着我们不让出去乱窜乱吃。但这更使得日本食物增添了一种禁忌诱惑的光环,于是我们学会了如何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囫囵吞下街头滚烫的炸糕,学会了在旅馆门前自动售货机买啤酒,咕嘟几口闷完,再满面纯真地回房找妈。
最后一天晚餐我妈释放了我们,自己在旅馆吃栗子糕。我们跟随着一群当地人走进一家人气很旺的餐馆,脱鞋登台,不试不知道,坐在餐馆里的榻榻米上才晓得盘腿坐是必须从小养成的功夫。中国古代的圣人们趺坐而坐得坐在脚板心上,那一定更加痛苦不堪麻木不仁。坐饭桌对面的朋友坚决要求我允许她把脚伸到我这边来,我也老实不客气照例,我们都穿球鞋,走了整整一天,谁说淑女的脚丫子味同兰馨就是昧心撒谎。不过这一点也没有影响我们的食欲,我喝了清酒她喝了啤酒,算计着把口袋里剩余的日币统统花光。和闺蜜出门就是开心,不用过分捣持也不用特意矜持,打了嗝出了糗也不必羞赧脸红,多舒服。
总的感觉是日本食物不错,虽然量小但种类繁多,精致新鲜,不太油腻,色香味俱全,而且价格实惠,住在日本的朋友口福不浅。
日本之行到此结束,感谢热情款待我们的日本主人,感谢热情支持我的看客朋友,也感谢对我文中谬误处提出更正的善意诤友。祝愿天下吃货兄弟姐妹们求同存异,为马斯洛金字塔添砖加瓦。
番外
上章: 逛吃逛吃游日本之逛
广告:江南第一村 呈坎 ----- 待我慢慢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