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阿肯色州钻石公园烂泥塘中挖钻石 [2015/03]
- 在中国街头吵了一架 [2015/08]
- 逛吃逛吃游日本之逛 [2015/06]
- 我的宝马 [2014/02]
- 美国生活点滴:女汉子是怎样炼成的 [2016/10]
- 吃货眼中的日本 [2015/07]
- 重庆 出租司机人人薄粉,街头吃货个个辣粉 [2017/08]
- 美国劳动节,在家里油漆阳台砍树钉地板 [2015/09]
- 逐鹿记 [2016/11]
- 砍树和资本主义 [2016/11]
- 中国的大帅锅们 [2016/09]
- 撞到我,算你运气 [2015/12]
- 从火鸡的脑子说到火鸡的胡子 [2017/11]
- 秋兴与食意:秋天的树林里,有什么可以吃? [2013/10]
- 榆树之殇 [2017/11]
- 令人失望的桂林 [2015/01]
- 火车车窗中的贵州,山清水秀与穷山恶水 [2013/04]
- 我是家里的擎天立地顶梁柱,可是...... [2014/01]
- 雷雨中登江西明月山 [2012/11]
- 当社会走向富足,猫狗应当走出人类的食谱 [2013/04]
- 猫送给我的礼物—老鼠和毒蛇 [2012/12]
- 赌石,蜡染,东巴文字和消失的民俗——云南纪行 [2012/12]
- 吃了吗? [2013/06]
- 爱情如是说 (三) [2013/04]
- 和尚还在,我哪儿去了? [2013/04]
- 我那撒落在太多地方的家乡 [2012/10]
- 聊天室:黄花花 Giada 论宝哥哥, 有见地。我跟着胡掰。 [2013/05]
2017四月,西南重镇重庆,长途大巴车站。我带着娘,背着包,站在乱哄哄的路边,揽客的出租车一听地址,都摇头不肯去,连滴滴打车都没人搭理。有个中年司机满脸精明,吆喝道:不打表,七十!开车后就开始不停教训我,说我实在笨,不会玩,不懂城里的规矩,订的旅馆地址不好,远离旅游点,路上还容易堵,谁个愿意出车。我心想坏了,不晓得住哪个黑窝里去了,但酒店又不能退,只好认命。
司机非常健谈,指着路边的银杏树,给我们洗脑:
“这都是薄熙来种的,一颗树一万!马路也是他拓宽了的!钱都是薄熙来从中央要来的,他面子大!那时候,到处都是岗楼,一出事,打个电话五分钟警察就来了,哪像现在半小时都不来!那时候哪个警察敢乱开罚票,一投诉吃不了兜着走!我才不管他贪污了多少钱,只要他让我们重庆人日子好过,他有本事贪一千个亿、找一万个女人都应该!我们小百姓就是要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谁让我们有饭吃我们就喜欢谁!毛主席?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我们穷人就翻不了身!我不了解文革以前,但是我晓得没有贪官污吏,社会风气好!现在我女儿上个学,你知道要送多少礼!”
呵呵,此后我们还听了另外两个司机类似的话,不过谁也没他说得这么喜兴。就这样一路瞎走一路乱喷,然后怎么也找不着我订的酒店了。他的高德导航GPS胡指一气,我的手机速度特慢。好不容易按街道号码找到个地方,一看是重庆市委。我说都是你缅怀薄熙来,龙门阵摆到薄的老家来了。
在海南的傍晚,曾听大门口的两个保安聊天,“朝鲜是打不起来的。这个问题吗,依我看来…“ 而只字不提上周我们楼发生的盗窃案。先帝爷说过,大家都要关心国家大事,所以中国人最喜爱议论国政,就连贩夫走卒懵懂大妈也不例外,别说读过几本书的才子或亚才子了,似乎人人都胸怀惊天的经纬韬略,个个都是Comrade Napoleon, 大蒲扇一摇便能国富民强。好像毛也说,生活就是斗争,所以中国人也最擅长内斗,一言不合呲牙就咬,令人相信思维方式也有传承基因,会顺着国脉延续至今。
市政府这条路的确非常幽静宜人,看楼市的广告就知道。
忙乱一番,终于找到新开张的酒店安顿下来。环境不错,离市委不远,可以眺望嘉陵江,离地铁站也很近。
楼下就是一所中学,看孩子们课间操跳绳,眼花缭乱,为可爱的孩子们高兴,希望他们能够纯真善良地长大。
山城重重叠叠,地铁线路和高速公路犹如蛛网密布。重庆的地铁得夸,干净整洁,四通八达,班次多效率高,最好玩的是地铁居然会从一栋居民楼里穿过,可惜最精彩的画面永远拍不下来,只能让我手忙脚乱地遗憾。
地铁站里讲解四川话的墙面。母亲会说成都四川话,但这些土得掉渣的乡谈,她也看得大笑。都说成都人性子绵软,所以不敢招惹重庆人,也不知是真是假。
重庆的地标解放碑,纪念孙中山逝世。曾被日本轰炸成巨坑,又在原址上重新修建。重庆最时髦的商业区都在附近,什么奢华品牌都能看到。国人的广告里常常出现“贵族”,“豪门”,这种“人上人”价值观的导向已蔚为风尚。
这次回国,发现军警城管比以往都多了,车站机场检查更严,就连景点门口也摆着月牙扠巴子和金箍棒,还有荷枪实弹的武警巡逻守卫。不过欧洲更甚,希腊也是满街大兵和警车。
四川人的娃儿是在背篓里长大的。
谁写的三峡广场,三就是多了点二。巴金郭沫若的铜像并立,还有我一点都不知道的潘梓年。最下面是个疲惫不堪的人民。
红色基地饭馆里,侍应生身穿红军制服。
街头巷尾的小贩。今年姑娘们时兴头上戴一朵鲜艳的绒球,花草小鸡小兔都有,居然看到一个奇葩男青年也戴。
辉煌的步行街后面的小巷,市井生活可窥一斑。
走到任何地方,都能看到路边扛着竹杠的人,他们被叫为“棒棒”,很形象的称呼。棒棒军维系着重庆特有的肩挑背扛原始运输方式,是山城一道不可忽略的风景,也让我们看到,社会最底层百姓是如何养家活命。他们每个人的脸上,喜怒哀乐都无遮无掩,组成一幅幅充满张力的生活画面。不过,我没有带扎眼的大相机,没有拍下细节,这一切,只在我心里定格。
中国的垃圾回收,这些角落里的人群是城市运作的中坚力量。
中国人都好吃,以四川为最,同意不?至少四川小吃鼎鼎有名。
我们的晚餐
小吃街人头攒动,味道远非五味可以形容,最突出的就是辣。据说南方潮热,要吃辛辣才能驱赶人体内的湿毒。即便打了免辣的招呼,小饭馆里的菜肴还是让我辣得涕泪交加。再一看旁边的桌子,满锅通红的辣椒如火山岩浆沸腾,食客们如一尊尊火神般吞吐火种,居然能泰然自若面容祥和毫无痛苦狰狞之相,只好拜服。
各种串。
馋了吧,我和你一样,光看不吃,一样也没尝。感叹,吃东西不仅得有肚量也得有精力啊。
逛夜市吃小吃的多为年轻人,店家也多用二维码扫描收钱,这点可把美国比下去了。中国人也什么都敢吃,现在对吃的欲求已远远超过了饱腹维生,而且已经从品味尝新穿越到了追求感官刺激爆炸体验,什么现炸活蝎子还有热锅里挣扎的大青虫,简直是成心恶心自己。如果说饮食是文化,文化是不是必需由审美观念作为引导呢,我实在看不出嘴里叼着个蝎子青虫有多美。不过我没看到那么特别惊骇的吃食,大多看到的都是我想吃的——除了猪鼻子和兔脑袋。
男人吃得邪,不过女人更馋。街头路边车上,都能看到川妹子大嚼。个个都是妆容亮丽衣着时尚,我看着车上那姑娘,翘着兰花指捏着个鸡爪子嘬,特别有喜感。
年轻人排队买酸奶,一定特好吃。转过来看后场,店铺里还算干净。
千厮门大桥横越嘉临江,我们走了1/3 ,风大,不走了。很多人在跑步快走。一个在桥栏上压腿抻筋的妹子指引我们去小什字索道,说夜景好看。重庆人还是挺和善的,每次问路都得到耐心解答。下得索道,夜已深沉,但仍是满街的人,地上有黄色小广告。重庆的夜生活犹自方兴未艾。我们坐地铁回酒店,感觉很安全。出租车司机也说了,偷盗事件很少,因为到处都是监视器。
磁器口古镇:AAAA级景区。不过,现在几乎每个景区都有这么一个类似的古镇了,建筑,商品和人群都大同小异。
手艺人当场敲打制作银饰。
我说的吧,食客的感官已经被众多的味道充赛爆满,只好别出蹊径夺人眼球,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目的。
都说四川出美人,虽然个头不高,但也绝非人所污蔑的“川耗子”。正在东张西望,妈捅了我一下:“快看美人!” 只见犬S糖招牌底下,一红衣女子在用大铲子剁辣椒。老太太有眼光,看出了二十年前的美人。
一堆兔子头
我以为是汰衣服的棒槌,店家说是用来敲背解乏的木槌,颠颠还挺沉的,一棒子敲下去大概五痨七伤啥病都没了。草鞋,我要是背得动一定买双回美国。
小食肆里的青年,白制服领子上红星并发,还佩着毛像章,吃一碗小面,眼睛就没离开手机,估计在看穿越剧,梦回吃不着小面的年代。
中年人也不甘落后,拥戴缅怀之心昭然。来猎奇的西方人也戴了顶红星帽子,瞧他背包的姿势。
旧物摊上的伟迹,连国徽都有。
街头到处都是茶馆,喝一杯茶,小憩一时。如果不是旁边打麻将的客人吵闹,真不想走了。路口有棒棒的铜像,与擦身而过的时髦都市女郎,无语相望。
好不容易才发现个头缠白巾的老人,我妈说她小时候四川个个男乡民都这样,据说是蜀国人为了纪念诸葛亮。而现在,民俗早已淡然,真是世界大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