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日本(1)

作者:祝君平安  于 2013-3-24 12:3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中西医学|通用分类:热点杂谈|已有10评论

(此文系转载,原文写于2008年年底,在天涯论坛的中医版)

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废除中医”的大讨论后,这些年中医在中国有悄然复兴之态。越来越关注健康的人们发现,中医强调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调理和养生。中国在近代深受西方医疗体制的影响,渐渐地将中医打入冷宫。而在日本和韩国,中医传统的保留和发展都是让人惊讶的,以至于日本人会说:10年后中国人要向我们来学习中医。”


  
   日本输入中国医学最早在秦始皇时期,徐福渡海求仙,携百工技艺中必有医药人员,但史少记载。其后公元414年,朝鲜医家德来渡日传授中国医学;公元562 年吴人智聪携药臼、明堂图、四海类聚方等渡日,正式由中国医家传授中医。自隋唐时期始,日本派出大量留学生、留学僧来中国学医,中国也有许多医药学家包括僧人渡日,交流极为频繁。日本经过学习、模仿的漫长阶段,至江户时期,逐渐形成了带有日本特色的汉方医学,并出现后世方派、古方派、考证派、兰汉折衷派等学派。明治时代汉方医学被废止,它只好在西医中有祖传、师承、研究家的医药学家中流传。二战结束后,日本汉方医又有复兴的趋势。”


  
  “1956年《汉方临床》介绍了《人民日报》中医学记事,并不断刊载中国中医进展的最新情报。著名汉方家长泽元夫以“中国汉方医学动向”为题,连续发表24篇文章介绍中国中医研究的最新进展。
  
  日本同行有识之士瞄准的是我国现代中医学,他们逐步认识到日本的汉方医学的主流古方派,虽然方证简捷、有利于使用以经方为主的浸膏剂,但较诸中国的辨证论治、随证加减用药,在证治上不够灵活,在某些疾病疗效上不够明显,在理论上不够重视探索病因病机,于是他们致力于中医学的学习与研究。

  
  1965年他们首先翻译出版了《中医学概论》,1969年又有秦伯未《中医学入门》的日译版本。
  
  上世纪70年代,各地陆续组建了中医学研究会,成为日本学习研究中国中医学的最有力组织。
  
  1972年翻译出版了广州部队编写的《针灸穴位挂图》,1973年大阪府立成人病中心针麻乳癌切除术成功;1976年翻译出版了我国教科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次年又有《中医学基础》的日译版本;1979年翻译出版了中山医学院出版的《中药的临床应用》,这些书对日本汉方界影响很大。
  
  1980年东洋学术出版社创刊《中医临床》,专门介绍我国的中医临床成就,有许多名中医撰稿,至今已25年,出版100余号。该杂志还关注我国的中西医结合成就,2004年11月该社组织汉方家11人来广州中医药大学研修中医,主要了解邓铁涛教授主持的SARS、重症肌无力、心梗围手术期治疗经验。1980年上海与神奈川县结成姊妹城市,上海中医学院派出中医学专家,在该县开设中医学讲座。
  
   1981年我国政府派出讲师团包括任应秋、刘渡舟、颜正华、王绵之等名教授渡日讲学;其后邓铁涛教授也渡日讲学,同年在北京又召开了“中日伤寒论研讨会”,进行了国家间的交流。
  
   1985年日本东洋医学会四国支部每年举办一次“日中传统医学学术交流会”;1986年成立日本中医研究会,每年邀请名中医渡日交流经验。
  
   1987年笹川奖学金提供100名助学金名额以资助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这些学生留日期间参与了中医的学术交流和讲学。1988年北京与东京结成姊妹城市,在日本都立丰岛医院设立了东洋医学科门诊。
  
   90年代以后,日本中医研究会已达50个以上;举办以中医内容为主的刊物众多。如《东京中医学报》、《The kampo》、《传统医学》等等。中日两国学者还共同编著了《中医学基础》、《日本传统医药学的现状与趋势》。21世纪初,日本引进现代中医学已达20余年,日本的中医学派已经形成,站在导入潮头的医学家,正在信心十足地向更深的腹地迈进。”
  
 

 “早在5年前,日本就声称他们的中药研究超过了中国,最近他们又在国际上提出:只有日本的中药才最正宗,日本正在筹划将“汉方医药”更名为“东洋医药”,并且正在运作,希望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支持。”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4 回复 徐福男儿 2013-3-24 13:48
被人家着了先鞭,后悔就来不及了。
2 回复 wcat 2013-3-24 20:23
不管是在中国、韩国还是日本,都希望中医是科学的。但是不管在哪里,中医还是对人体知之甚少。到目前还没有看到中医理论对人体基本功能有合理的解释,比如说人体的五大感觉。
2 回复 品物咸亨 2013-3-25 07:36
徐福男儿: 被人家着了先鞭,后悔就来不及了。
日本人把很多张仲景的经方,如桂枝茯苓丸、小柴胡汤等等,都报了专利的。耶鲁大学的一位药学专家前年也把张仲景的黄芩汤报了专利。德国人把原料为银杏叶的保健品就报了数个专利,然后在中国卖。

中国政府嘴上说重视中医,其实一直重用学西医的人。这些宝贝都被别国申请专利了,是制度的问题。小民们只能干着急。
2 回复 徐福男儿 2013-3-25 08:57
品物咸亨: 日本人把很多张仲景的经方,如桂枝茯苓丸、小柴胡汤等等,都报了专利的。耶鲁大学的一位药学专家前年也把张仲景的黄芩汤报了专利。德国人把原料为银杏叶的保健品 ...
这种事情,要靠民间一起做,光靠政府不行。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政府垄断了太多的资源,很多事情民间无力推动。而发扬中医的事,民间还有不小的妄自菲薄的反中医思潮,打压尚恐不及,更何论发扬。所以我觉得今后会后悔的。
3 回复 品物咸亨 2013-3-25 09:24
徐福男儿: 这种事情,要靠民间一起做,光靠政府不行。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政府垄断了太多的资源,很多事情民间无力推动。而发扬中医的事,民间还有不小的妄自菲薄的反中医思 ...
可以“出口转内销”,曲线救国,呵呵。

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件事,如果成功了,可以借助CDC的影响,因为中国政府每年派很多人到CDC“朝拜”。
3 回复 徐福男儿 2013-3-25 22:33
品物咸亨: 可以“出口转内销”,曲线救国,呵呵。

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件事,如果成功了,可以借助CDC的影响,因为中国政府每年派很多人到CDC“朝拜”。 ...
感动于您这样坚持不懈为推广中医的努力。
2 回复 祝君平安 2013-4-3 12:58
徐福男儿: 被人家着了先鞭,后悔就来不及了。
中国政府除了保留了专制统治,已把中国大部分传统都丢掉了,包括许多精华。传统节日原来只保留了春节,结果是端午节被韩国人申报世遗了;日本的和服其实就是汉服的稍许变化,我曾看过一女中学生穿汉服上课,被学校劝止。
2 回复 祝君平安 2013-4-3 13:00
品物咸亨: 日本人把很多张仲景的经方,如桂枝茯苓丸、小柴胡汤等等,都报了专利的。耶鲁大学的一位药学专家前年也把张仲景的黄芩汤报了专利。德国人把原料为银杏叶的保健品 ...
国际中草药市场,日本占据80%,韩国占15%左右,中国只占3-5%。
3 回复 祝君平安 2013-4-3 13:01
品物咸亨: 可以“出口转内销”,曲线救国,呵呵。

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件事,如果成功了,可以借助CDC的影响,因为中国政府每年派很多人到CDC“朝拜”。 ...
感动!感谢!
4 回复 祝君平安 2013-4-3 13:02
wcat: 不管是在中国、韩国还是日本,都希望中医是科学的。但是不管在哪里,中医还是对人体知之甚少。到目前还没有看到中医理论对人体基本功能有合理的解释,比如说人体 ...
感觉你对中医灰长了解?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祝君平安最受欢迎的博文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17 19:3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