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海拔最高村尤福村(Jurf ) 纪实,追随红衣老太去爬山

作者:粒子在  于 2013-12-31 22:0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散文|通用分类:旅游归来|已有5评论

瑞士海拔最高村尤福村(Jurf ) 纪实,追随红衣老太去爬山

 

一,去海拔第一村尤福,途中

 

尤福村(Jurf),不仅是瑞士第一高的山村,据说也是欧洲最高海拔的山村,早几年前我就决定前去探访一下,看看这个冠名第一高的山村有些什么奇特的地方,殊不知迟早都是说说,并没有抽出时间去成行,终成心里一块挥之不去的感慨。最近忽然心血来潮,也罢,乘秋高气爽,天气还好,雪还没来得及下,决定就去尤福村探访一二,以释解心中之惑慨。

 

于是,下定决心,排除万难,终止工作一天去拜访尤福。于是,决定十月下旬的二十五号,周五,去尤福。不是周末,巴士比较的多些,来回方便,于是就这么决定了。正好天气预报晴,好消息。于是提前一天去火车站问讯处打印了来回路程的行程时刻表,上面已经清清楚楚的注明了我需要中转两次的火车车次站台和时间,还有需要换乘两次的巴士的车站名称以及换乘等待的时间。一切都一清二楚,去程五个小时,返程差不多也五个小时,路上总共需要十个小时。所以,我只能赶一大早的巴士班车到火车站,赶早点的火车,中途再转车到库尔,然后转巴士,赶中午时分就可以到达尤福村了。我很满意这个计划,没什么可再准备的,只剩上路了。

 

第二天,我起个大早,赶了早晨7点的火车开始远征了。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快中午,我赶到安德尔村,这是个大村庄,街道曲曲弯弯,两旁的房舍显得古朴素净,路边的小喷泉流着哗哗的冰冽清凉的泉水,小楼房窗台上摆满了开满鲜红颜色小花的花盆。小村房屋很多,人却很少,很安静,大约人们都去上班工作了,我想。在村子中央的巴士站,我等了大约十几分钟,一辆黄色的邮政巴士开来了,还有几个等待上车的人,有几个上了年级的老头老太太,我们依次上车,坐好了,车仍然很空敞。一会,一群小学生吵吵闹闹的来了,他们是些刚放学的小学生,现在要回家去,他们一起上了车,上车以后,他们一下子安静了许多,应该是些懂事的孩子,上了车,知道这是公共场所,所以他们都显得很有礼貌,大约他们也是常常这么乘车的,家长和学校都有教育,加上耳染目濡,在公共场合他们自然而然也就显得很有礼貌休养了。这是社会的影响和生活的潜移默化,尤其在乡村,孩子们显得更加的懂事些。我有一位年轻的瑞士朋友,他有两个很小的孩子,最近他就成天惦记着要搬到城外的农村去住,他对我说,小孩子在村里成长比城里好,有很多好处,听了他这话,我就有意识的留意乡村的孩子和城里孩子的区别,果然,村里的孩子是比城里的孩子懂事礼貌的多,这次又是这样的感觉。

 

车开了,很快车就进入了一条很窄很深的峡谷。车沿着峡谷弯弯曲曲的绕行着,路边的悬崖下边就是湍急的河流,泛着白花花的浪花冲击着岸边的岩石,发出一阵一阵轰隆隆的响声,陡峭的山岩上长满了青苍苍的松树,高大的松树挺直着身躯,显得分外的苍劲和挺拔。山谷显得幽暗而深邃,巴士在山路上曲曲弯弯的行驶着,时而过桥,时而穿过山洞,时而在山涧的这边,时而又在山涧的那边,山路曲折,道路惊险,幸好司机胸有成竹,一点也不慌乱,时不时地打几下响笛。邮政巴士的鸣笛声很有意思,总是嘀呜呜的一长脆高音又两低呜短音,响声别致而且清新,在山谷里就更加的有一种空谷传音的深邃和悠远了。

 

山谷开阔了许多,河滩变得开阔了一些,有了河里的小石滩,路边出现了一些房子,在大山的遮蔽下,这些房舍显得有些低矮渺小。车开到村旁停了下来,路边的房子有四层高,像个旅馆,下边是餐厅,这是瑞士乡村旅馆惯有的格式。几个小学生下车了,一下车,他们就连奔带跳的跑去,我看见那个坐在我后面的面孔像是亚洲人的小女孩进了这个大房子。楼上的窗户里露出了两个女人的面孔,她们向路上奔跑的一个小孩摇着手,招呼着。街角出来了一个男人,他摇摇手臂向司机打招呼,司机也喊着他的名字回应着。没有人上车,车又开动了,一出村就是上坡,山路显得宽敞了一些,山头也不显得那么狰狞峻峭,仍然是满山谷的青松。天好像显得更加的澄澈碧蓝,有一个小水库,水坝不大,因该是用来发电的小水电。过了水坝,狭窄的山谷也没显得拥挤,照旧郁郁葱葱,只是河面变得宽阔了一些,水面也不再动荡急湍,显得平静而和善。延续了一阵,河水渐渐又变得湍急了,两岸的山势渐渐开阔起来,坡上有了一些牛羊,有一群,大约五六十只,全是纯黑色的犍牛,短短的双角,弯月似的对峙着,显得威风而又有着青春的躁动魅力。对面山坡上全是一些白色和花色的奶牛,体型高大,神态悠闲。不时路边还会出现一些带角的山羊,山羊不那么老实,总是喜欢跑上跑下。车开得很快,又过了几个村庄,小学生基本都下完了,车上还就是我们几个老头老太太模样的人坐着没动。山势渐渐缓和了,我们出了峡谷,车行进在一片高原的丘陵上面。车仍然沿着一条山涧在行驶,但是与其说这是山涧,不如说这就是一条小河溪,水不大,但也湍急,翻着波浪,水流显得混浊,有些乳白色的混沌。这是山上的雪水,刚刚融化了不久,瓦莱州和格莱宾登州的水流很多都呈现出这种乳白色混浊的特点来,这几乎就是阿尔卑斯雪山水的特色。

 

公路两边的山坡渐渐显得开阔了,草场延伸着,山头上有着积雪,一缕一缕的,像是从山头上挂下来的一条一条的白丝巾。向下,是无数条小小的径流,径流沿着一条条小小的沟豁向山下流去,又沿途收集了其它的一些径流,终于,有的径流就变成了小溪,有的就冲下山崖去,变成了一个个小小的瀑布。也有大些的径流,也有大些的瀑布,在瑞士的山里,这些径流和瀑布就是涵养着成百上千个湖泊的源头。如果说瑞士的湖美,那么,这美丽湖泊的魅力,正就是这些无名的径流,小溪,小瀑布汇集而成就的事业。瑞士的山里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山谷,这样的溪流,这样的瀑布风光。这应该就是瑞士山水魅力的源泉吧。

 

 

二,在海拔最高第一村,尤福村里

 

巴士走得很快,后半段的路上几乎没有人上车下车,不到12点半,我们已经在尤福村的村头了。这是一个显得有些荒凉的山村,四周的山坡光秃秃的没有树木,长满了青草,青草也长得不高不壮,远没有前头那些村子周围的青翠景观那么好看。山头不高,上面还有一些积雪,村头的一栋大房子,有三层楼,是一家旅馆楼下照例是餐馆,但是没开门,门板上贴着告示和几张广告,房子侧面有一扇门,是旅馆的进出口,也贴着一张告示,显然,现在没旅客,门也都关了。我知道,像这样的旅馆,大多都是为进山来滑雪的客人准备的,还没到滑雪季节,所以这里都还没正式开始营业,不过有时候也有人夏季进山来呼吸新鲜空气,养肺,会选择这样的地方来度假,住上半月一月的,那就要提前给旅馆打电话预约,定好时间,旅馆会有人专门等候服务。但是到了滑雪的季节,这儿就热闹非凡了,住旅馆都得提前好多天预定,否则就不一定能住进去。好在提前预定是瑞士人的习惯,他们往往在年初就做好了全年的休假计划,提前半年就会预定机票旅馆,临时动议,心血来潮的事情对瑞士人来说几乎不太可能发生,即使有,我想也一定是少之又少的。

 

我随不多的一些旅客下了车,外面有风,凉飕飕的,我赶紧裹紧夹克衫,走到那个旅馆的门前去避风。这儿视野很开阔,避风的阳面,日光强烈,晒得人暖暖的。我在一根大圆木做成的长椅子上坐定,开始料理我的思路。看看眼前,这么个小小的村庄,就几户人家,还没走就完了,还没个人烟,静得好像到了空寂的世外的世界,要看些什么?我问自己。其实我也没什么计划,就是闻名而来,想见识一下,仅此而已。那么,见识了,就这样,又要怎样?没怎样,就这样,计划圆满完成了。这是尤福村,我来过了。

 

村口的木头牌子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尤福村,海拔2126米。巴士开到村口的一个土坡下面的广场上,司机开着旁边放着的一辆小轿车走了。我去看村口贴着的巴士时刻表,那上面写着,下午2点有车开回去,3点又有,355分又有,后面还有一班,然后就没有了。其实,我手里拿着的乘车换乘时刻表上已经清清楚楚地写明白了,下午355分有车开回安德尔,我的计划也是乘坐这班车回去。但是,留在这里呆三个多小时实在乏味,没办法,不如沿公路往回走,边走边看,到下一个村子去搭车,反正来了也是来了,多看看也好。主意打定,心里踏实了许多。

 

先看看这个村子,吃点东西再说,反正时间还早。背包里带着面包和水,还有水果,吃了喝了,拍拍肚子,先去看看这个名气很大的小村子再说。虽然没什么看的,一眼就望到了头,就几间房子,还没什么特色,破破旧旧的。有一个大谷仓,是牛圈,有点牛粪的腥臊味。

 

下坡,一栋大房子,修的有些矮,但也是四层楼,不大,但在这里却也显得显眼。房子比较新,木质的阳台上有几盆快要枯萎的盆栽。阳台很宽大,楼梯就在外面,抬腿就可以上去。房檐伸进去的部位有一个走道,里面是这栋房子的门,设计很精巧,门既避风有避免下大雪时的积雪,符合这里的地形气候。这是又一个旅馆和餐馆,有人进去,好像也是搭乘我坐的那趟巴士来的,我跟随他们进了门,门里一个小过道,还有门,一侧通厕所,有指示牌,上面标示的很清楚,写着大大的WC。另一侧是扇门,关的严严实实的,上面也有标示,这是餐馆。标示起码用了三种文字,德文,意大利文,法文,还有英文。我推门进去,里面暖烘烘的,放了暖气。餐厅不算大,能坐三四十个人,大大小小也有一些桌子。餐厅里有鲜花装饰着,显得清新。

 

 

三,餐馆里有一个红衣老太太,她独自一人上山了

 

有一个老太太独自一人在吃午饭,我路过瞄了一眼,是本地著名的风味餐波兰达,其实就是玉米面糊团,加煮熟的蔬菜和一大块熟牛肉。去年我在圣莫尼茨吃过,今年在斯坦斯山上开会,又吃过一回,在家里我们也常做这个吃,其实做起来也挺简单,关键在搭配蔬菜和口味调理。老太太吃的很专注,根本都不看别人一眼,好像很享受她的大餐。老太太穿了一件大红的外套,很是显眼。在安德尔等车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她,心想她也许就是当地人,或者来走亲戚,想不到她也是来逛山的,要不,她怎么会独自一人在这里吃饭呢?

 

我的猜测不错,几个喝咖啡的人走了,他们都沿着餐馆对面的小路上山去了,这个穿红外套的老太太不慌不忙,吃过她的午饭,结了账,独自一人走出了餐馆,从窗户里,我看到她绕过前面的木屋,下到沟底,走过小木桥,沿着前面走过的那些人走去的小路,也蹒跚着上了山。我坐在餐馆里,看着她佝偻着腰,向山上的小路爬去。她身型瘦小,显得单薄而拘谨,不过,因为她穿了件大红的外套,所以也就显得格外的显眼和明朗。前边的人早已经转过山湾不见了,半山腰上,小小的山路上只有这个穿红衣的老太太独自一人在缓慢的跋涉着,山谷显得空旷而寂静,了无人迹,连飞鸟也没有一只。我目睹着这个红衣老太的行动,不仅有些感慨起来。我想,这是瑞士,也只有瑞士有这种人物风情,深山峡谷,没有人烟,一个老太太就敢独自一个人爬山涉水,没任何的胆怯和犹豫,这在中国是绝对不可能的。是什么练就了他们的这种胆魄和气概呢?我想,今后,我得仔细认真地考察一下这个问题,找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来。

 

红衣老太转过山湾不见了。我喝完咖啡,结了账,走出这家有点孤单单的餐厅,我准备上路了。上了土坡,转过一个弯,有一个土路通向下边的小木桥,桥那边就是红衣老太和前边的那几个人行走的小路。山路曲曲折折,一直向山头的那一边延伸而去。山头上还有一些积雪,山坡上到处都是雪水融化后形成的小小的径流,山野荒凉而潮湿,只有满地的荒草。这附近也没有看见牛羊,好像下边的村庄有不少的牛羊在山坡上吃草。这里可能地势有点高,风也有点大,牛羊不喜欢在这里吃草。但是为什么人们偏偏要在这里扎点设村呢?真有点莫名其妙,我心想,也许,这里的夏牧场好,现在不是已经过了夏牧场的放牧时间了吗?牛羊也是很挑剔的,它们不会马虎。也许,这儿是几架大山汇集的地方,山洼平坦,避风向阳,水草丰美。对了,这儿还是这条大峡谷的谷底,是峡谷里最重要的水源地。翻过前边的那几个雪山,另一边就是意大利,这儿也是阿尔卑斯山的分水岭,山头那边的雪水是流向南方的,最终流进了地中海。而我们这边的径流全都向着北边的方向流去,最终流进了莱茵河,流向了北海。所以,这里就自然的成为了牧民们安家落户,建圈养牛的选择。

 

 

四,追随红衣老太去爬山

 

几步路就到了村口,巴士孤零零的停在那里,一点动静都没有。周围没有一个人影,远处有些人正在山梁上修桥,机车隆隆的声音在空旷的山野上飘荡,传得很远。水泥公路就在这里终止了,再前头就是山野,没有路,只有几条不甚明显的小路通向远处的山头。那些山头看着不高,但都有积雪,山头下面的山坡显得荒凉而寂静,没有任何动物,也没有一棵树木。野地里很潮湿,雪水融化过的痕迹到处都是,水渍浸润着低洼的山野,有一滩一滩的小泥塘。除过水泥公路,其他地方几乎都不好走。十月份了,说不定哪一天这里一变天,就又是大雪纷飞,刚刚融化的积雪又会蒙上一层厚厚的雪盖。公路上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影,望望眼前的公路,再看看旁边的小路,我犹豫了。走公路没什么意思,空荡荡的了无兴趣,还是走小路吧,来这里不就是为了爬山吗?到了山上,不爬山算什么?好,就爬山,刚才那个红衣老太也是做这班车来的,她是瑞士人,了解情况,她能爬山,我为什么不能?跟着她走,误不了车。算计已定,心也就放宽了。说回头就回头,一扭头,我也就顺着小路下了坡,过了小木桥,上了对面的山坡小路。

 

这里只有一条路,不宽,刚能走两个人,平常应该是牛走的道,路上不时会碰到一些散乱的牛粪。小路被山头上流下来的径流切割得七零八落的,不好走,一不小心就会踩到泥水里去。我算走惯山路的,在陕北,比这山路更难走的都走过不知多少遍了,这点算什么,当然不在话下,我走的很快,转过山头,远远的看见那个红衣老太还在前面的山洼里蹒跚着。看见她,我有了目标,走的更带劲了。也是,我想赶两点的那班车,想早点往回走,去其它风景好点的村子里再看看。还剩四十来分钟的时间,我只能加把劲赶路,赶上去。终于,我在山洼里的一条小溪旁赶上了她。红衣老太正小心翼翼的踩着石头过小溪,水在山路上漫流,有几块石头垫脚,可能是前边走过的人留下来的,幸好,我穿了爬山鞋,不怕这点小水。看红衣老太踩着石头小心翼翼的样子,我不想打扰她,又不想再等下去,就紧走几步,沿着路边,踩着泥水过了小小的溪流。等我过去,我向老太问好,并伸手想帮这个老太一把,但是她一挥手,表示很不屑于我的帮助,也不回答我的问好。可能是她听不懂我说什么,我自嘲的想。不过我也知道,瑞士人在郊外,尤其是没有人烟的地方,是十分警觉的,不会轻易向陌生人表达什么。咳,不愿意就不愿意拜,没啥。我走我的路。于是我扭转身大步流星的向前走去。又转过一个山湾,前边是另一个山谷,这个山谷平缓而开阔,山坡上有拉滑雪板的缆车道。显然,这里是滑雪场。不过现在没人在这里,一切都是静止状态。缆车站的房子紧闭着,不远处的公路上偶尔有一辆卡车通过。路口的停车场上有几辆小汽车,早前走山路的几个老头老太太都在这里溜达,看来他们有车在这里候着,不用坐巴士回家。这是瑞士老年人的一种很普遍的生活方式,他们有自己的规划,每年都会安排不同的旅游路线,而且大多都是自助游。有车的开车,很多人也不开车,他们卖了交通年卡,这种交通卡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优待折扣,一卡在手,所有交通就都搞定了,不用反复再去买票,拿着卡上车上船上山坐缆车,一卡通,很是方便实惠。也有的开车走一段自己坐车走一段,或者把车停在一个地方,然后去走路,往往一走就是几个小时,全凭心情体力。瑞士老年人多,寿命长,这与他们喜欢运动,喜欢爬山走路有很大的关系。不少老年人每周至少有一天要出去走路,或者爬山,或者进森林散步,或者上雪原爬雪坡,一周没上山他们就赶到不舒服。

 

放眼看去,除过这些老头老太,没有别的人,山风吹拂着,许是走得热了,我解开衣衫,喘着粗气,向公路边的巴士站走去。离两点还有几分钟,赶得上车,我十分庆幸自己走得快。两点过了,但没巴士来,我很纳闷,怎么回事?那个红衣老太也赶来了,我心想,她也是来赶这趟巴士的吧。等她走近了,我忍不住问她,你也要赶这趟巴士吧?她说,不,我不坐巴士,我要走路。我说,两点都已经过了,巴士怎么还不见过来?她说,两点没巴士,只有3点才有巴士,今天也只有355分才有巴士下山去。她的回答让我吃了一惊,她还说了什么,我没顾上仔细听,她转身要走,我急忙赶上前去问她,你确定只有355才有巴士下山,其它时间没有?她说那当然,你要想等就等。说完她就上了公路对面的山坡,那儿有一条小路直通山腰而去。我又去看了一回巴士时刻表,路牌上明明写着2点,3点都有车,不过再仔细看,2点,3点的下面还都有特殊的记号,那是说,这些车次是有特定时间限制的,不是每天都有。以前我就因为没看懂巴士时刻表上的注释,误过车,有过教训,所以这次听红衣老太这么一说,也才明白我是想当然了。怪不得昨天李紫帮我打印了行车转车时刻表后说我返回要赶355分的车,不能误了。我明白了,在这里我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等这班车。还有差不多两个小时,就这么等着吗?我不甘心,看红衣老太已经走出去一段路了,我想,管它呢,老太能走,我为啥不能走,与其等不如也学老太,一起爬山走。

 

说走就走,几步路,我赶上了红衣老太。别看这个老太又瘦又小,爬起山来还真的不亚于小伙子。我赶上她,已经有些气喘吁吁了,但是她却一点都没有喘息的表现。现在,这个山谷就只有我们两个人在活动,四野平寂无声,这里的草长得比较茂密,山坡上的水流也小多了,只是还有些潮湿,到处都是湿漉漉的。红衣老太显得亲切了一点,我问她,你老从哪里来,她说,我从卢塞恩来。啊,我也是从卢塞恩来的,咱们一路唉。我对这个老太太有了好奇心,我又问她,你老高寿啊?她回答说,82。什么?82岁?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么个老太婆,竟然已经82岁了。呃,你一个人爬山,家里人不怕你出意外吗?我又问。有什么怕?老太显然不太高兴我的问题。你家里还有孩子吧?我又问。我一个人住。说完,她显得不高兴,独自向山坡上爬去。我看话头有些不投机,没再问下去。又一想,咳,还是从一个地方大老远跑来的,真是有缘。正好,我带着名片,于是从衣服口袋里摸出一张名片赶上前去递给她。她还算好,没拒绝我的名片。不过也没再向我说什么话。看她没意思与我交谈,我也就不再找她搭腔了。我知道,瑞士人对陌生人一般还都是比较戒备的。尤其是象我们这些在路上认识的。

 

山路虽然平坦一些,但还是很不好走。时上时下,高高低低的,来回曲折。我们越走越高,显然,这是一条通向山上的小路,大概是牧民们放牧牛羊时走的路,路上不时会出现一些石板,上面有明显的一个小方块,里面涂成白红白三色图标。红衣老太告诉我说,我们走得是对的,这个就是指路的路标。沿着小路一直向上走去,山很大,山峰很高,沿途全是草场,偶尔,有一辆卡车开上山,沿着山坡在草场上喷洒牛粪。整个山谷很沉静,牛羊也很少。也许,这里仍然比较高,属于高寒地带。再往下一些可能会有多些的牛羊出现。这个山谷很大,渐渐的,对面的山坡开始有了松林,那边是阴坡,树木越来越多,终于连成了一片。我们走在公路阳面的山坡上,这面山坡都是草场,草场一直向上延伸,快到山头的地方有一些积雪,看不到山峰的峰顶,也许我们走着的这面山坡不那么陡峭,所以草场很多很大,青草也长得很茂密繁盛。路终于在一条沟那里中断了,沟不很宽,但很陡峭,一条小路通向沟底,又从对面沟底向上曲曲曲折折的延伸上去,路小的只能容下一个人行走,稍不小心就会从边上滑下沟底区,我先下去,然后示意红衣老太拉着我的手慢慢往下走。老太终于下到了沟底,上沟的路虽然也难走,但毕竟上坡比起下坡没那么危险,老太要自己走,我在旁护着她,她也终于过了沟。上面又是比较平坦的小路了,又有了路标指引,我们放心的走去。山里的天气说变就会变,我看天边积起不少乌云,担心变天,于是对红衣老太说,要不要下山走公路,好走点,看搞不好会下雨。红衣老太连头都没有抬一下,就说,你愿意到下面去走,你就去,我反正要从山上走。说完,她就径直向前走去。我看看她,终于有些不大放心,还是随她一起走吧,看能走到哪里去。

 

终于,好久一会儿没有再看见地上的路标了,老太有些奇怪,自言自语的说,怎么看不见路标了呢?不过她说归说,步子始终也没停半步。走着,突然,路就没有了。前边是一条大沟,可以说就是个峡谷,虽然不宽,但是沟很深,望不见底,只听见哗哗的水声响,沟崖边上长满了几人高的大树,沟崖上全是半人高的荒草。我试着想往前去看看有没有路,但是不行,陆断了,沟边的荒草有高有滑,沟崖很陡很深,我没敢再往前去,折回头看红衣老太的动静,她正在等我观察的结果,看我转回身,知道再往前去不可能了,于是折回头向来时的路返回。我说没治,没路,也下不去,只能回头。她并不回答我的话,走了几步,她顺着山坡地势稍微缓和一些的草场往山下走去,并示意我跟她走。只能是这个选择,我跟上她,草又密又滑,稍不小心就会滑倒,滑到其实很危险,会顺着山坡滚下山去。这面坡说不太陡,据我估计也在40度左右,离开公路少说也有三四百米,而且山坡上还有不少大石块。我担心老太太会滑倒,于是抢上前去,走在她的前面。山坡时缓时陡,有的地方缓和些,过一会又陡了起来,我们只能曲曲折折的找坡面缓和一些的地方望下走去。老太还算好,她既没要我帮助,也没跌到摔跤,虽然顺着长满青草的山坡走下去不容易,但是老太太还是走的很自在顺利,可以看出,老太太是个经常走山路的人,很有经验,也很有主意,根本不在乎这点点山坡。也别说,老太太82岁,就是一个年轻三十岁的人来走这样的一条路,也不那么容易。

 

我和老太太终于走下这段没有路的山坡来了。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段山路走下来,我的身上已经出了一身的汗。看老太太,似乎一点事情也没有,她仍然不动声色的安静的走着,时不时地看看公路对面的山林,似乎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就连刚刚爬过的大山,她似乎都忘记了,她显得格外的轻松,就像是刚刚听过一场音乐会一样。我喘口气,在公路边上的护栏上靠着休息了一会,看老太太毫不在乎,独自行走的样子,我有些惭愧了,于是我急忙起身,也沿着公路向前方走去。

 

瑞士海拔最高第一村尤福村(Jurf ) 追随红衣老太爬山纪实

 

五,回程的路,红衣老太太也并不搭理我

 

公路下方,不远有一个小小的教堂,旁边是一个也不大的墓园,墓碑在下午的阳光下显得十分的明显,教堂尖顶上的十字架闪着金属的亮光。教堂就建在悬崖的边上,悬崖下边,河水轰轰的响着,显得空洞而深邃。再走,转过一个小小的山湾,一个小小的村庄霍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前面是一条深涧,上面加着一座桥,公路穿过桥,进入村庄里面。我们也顺着公路过了桥,进了村。没几步,就是村子的中心小广场,说是广场,也就是一个面积比较大些的空地,周围是一些村舍。这里路比较宽,在拐弯的地方有巴士车站的牌子,旁边还有几个木椅子,两个大约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在车站旁边的一个长椅子边玩耍,她们时而跑跑跳跳,时而坐在椅子上看书,又时而在马路边摔石子玩。车站旁边的房子有三层楼高,窗台上摆放着花盆,花盆里的小红花光艳亮眼,十分醒目。街道上空无一人,红衣老太径直走向巴士车站,找了个向阳避风的木椅子坐下来休息。这是我见到她以来,她第一次坐下来歇息,气不喘,腰不弯,腿不打颤,我还真的有点佩服这个不苟言笑,又不爱搭理人的老太太。

 

不一会儿,从马路对面的大房子走出两个人来,他们一边说着什么,一边还比划着,似乎在谈一件要紧的事情。一个小男孩从屋里跑了出来,在对面马路边的石阶上玩耍,这两个小姑娘看到小男孩在那里耍,也跑过去逗那个男孩玩。我注意了一下,那个大房子是个旅馆,楼下依旧是餐厅。显然,那两个谈兴正浓的男人是这个旅馆或者餐厅里做事的。有汽车声了,不是巴士,是一辆卡车,路过,司机在路过这里的时候还热情地与路边谈话的人打着招呼,看来他们都很熟悉。

 

巴士终于来了,那两个小姑娘也同我们一道上了车,巴士到达这里是四点五分,果然是355分从尤福村开出来的。从时间上看,巴士走了十分钟,我们却步行了两个多小时,当然我们走的都是山路,没走公路,所以也就没法比较了。巴士接了我们四个人,我和红衣老太,还有那两个小姑娘。车上还有几个老年人,我想起来,他们也都曾经在尤福村的那个小餐馆喝过咖啡,大概他们是走了其它的路线,我们没看见他们罢了。巴士一直开下去,窗外的风光依旧,明媚而险峻,秀丽而多变。巴士走了一个小时,我们终于又到了安迪尔村。这是我们转车去库尔的中转车站,下车后,红衣老太径直一个人走去,好像不认识我似的,我想与她打声招呼,都没有机会。只好作罢。又上了另一辆长途巴士,这是从卢加诺州的百林索纳开过来的过路车,车上人也不多,我和红衣老太都上了这辆车。大约四十分钟,我们到达库尔城的中心火车站。

 

下车后,我又看见红衣老太,她正急急忙忙赶着去火车站台等火车,我没来的急与她说声再见,心里还真的觉得有些遗憾。其实,我很想对她说,我也是要回去卢塞恩的,咱们是一路。但是,看到老太不愿意和我打交道的神情,我就泄了气,终于也没说出口。等我也到站台上,火车已经来了,我上了车,不由自主地四下张望,却终于没再看到这个红衣老太太。火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跋涉,终于在晚上九点半多到达了卢塞恩,我的一天结束了。

 

今天我去了尤福村,欧洲最高的村庄,我真的有些自豪,不过,我也真的想念那个不知名的红衣老太太,她是我的榜样,她八十二岁,独自一人去爬自己并不熟悉的遥远的尤福村的高山,了不起,真的了不起。等我八十二岁的时候,我能做到像她那样吗?我真的不敢打保票。

 

2013/11/7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4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6 回复 徐福男儿 2013-12-31 23:33
好文章!可惜没有照片,不然就完美了。
3 回复 秋收冬藏 2014-1-1 00:35
你的描述非常仔细,每一段文字都可以产生一个画面。当然有照片更是锦上添花。
4 回复 老蒙 2014-1-3 10:29
没图也好,发挥一下想像
4 回复 粒子在 2014-1-4 03:56
秋收冬藏: 你的描述非常仔细,每一段文字都可以产生一个画面。当然有照片更是锦上添花。
谢谢,没拍照片,是有点遗憾
3 回复 粒子在 2014-1-4 03:57
老蒙: 没图也好,发挥一下想像
很同意,谢谢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粒子在最受欢迎的博文
  1. 为昨天昆明火车站的恐怖袭击事件中的死伤者致哀祈祷 [2014/03]
  2. 毛泽东之迷,解析毛泽东 原创 [2013/10]
  3. 从昆明3/1事件说开去,让中国人的生命价值真正成为中国自己的宝贝 [2014/03]
  4. 川普磨刀霍霍,奥巴马提前宣告,美国要对中国开战了,台湾回归势不可挡 [2016/12]
  5. 范冰冰与为富不仁们 [2018/09]
  6. 其实,台独没什么了不起 / 从蔡英文当选说起 [2016/01]
  7. 范冰冰事件,小崔能给个交代吗?失踪了,没音讯是怎么回事啊 [2018/09]
  8. 再谈新疆问题的根源所在,废止制造民族隔离的政策,走民族融合的康庄大道 [2014/05]
  9. 也说华为孟晚舟,两军对垒,无所不用其极,中国党应该清醒了 [2018/12]
  10. 今天是范冰冰生日啊,才知道,为范冰冰庆生 [2018/09]
  11. 中美贸易战公报,可笑的中国式自慰 [2018/05]
  12. 此风不可长 / 杂谈中国大规模纪念习仲勋的活动 [2013/10]
  13. 为习近平大声叫好 [2013/12]
  14. 中美贸易会谈公报,主题各表,中国报喜,美国报忧,中国能招架得了吗? [2018/05]
  15. 习近平怎么办?共产党不要人民监督,却被美国监督 [2018/04]
  16. 习近平怎么办?担当靠群众,警惕两面人,练好内功,推进体制革命 [2018/04]
  17. 习近平怎么办?特朗普发动贸易战,打的是政治牌 [2018/04]
  18. 中国,华为和孟晚舟,美国对你们是不讲规则的,他们无所不用其极,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2018/12]
  19. 特朗普图什么?仅凭嘴皮子就征服了全世界,比起希特勒,他是强大的太多了 [2018/11]
  20. 川普改变竞选承诺是意料之中 [2016/11]
  21. 西施,及对苏州芭蕾舞剧西施的一点建议 [2014/03]
  22. 川普,代表美国鹰派意志,不过也是纸老虎,中国淡定,迎接挑战 [2016/01]
  23. 致两会,官员财产公示,是执政的试金石 [2018/03]
  24. 习近平,修宪完了,就是富民强国工程的开始 [2018/03]
  25. 乌克兰战争三议 [2022/03]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6 19:2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