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日记(2013,6,20)

作者:何岸泉  于 2013-6-20 14:4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时政小说|通用分类:原创文学|已有3评论

习总撒娇:希望联合国说公道话办公道事

习总日记(2013620

昨天(619日),在人民大会堂同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举行会谈。我对越南同志说:“中越双方要本着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精神,以中越友好和两国发展大计为重,下决心指导和推进南海问题政治解决,防止干扰两国关系。关键在于维护稳定和推进合作。双方要坚持推进双边谈判和友好协商,不采取任何可能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单方面行动,防止南海问题国际化。中方愿同越方共同努力,加大北部湾湾口外海域工作组谈判力度和密度,争取同步推进共同开发和划界,并尽快开展北部湾湾口外海域共同考察。”

会谈后,中越两国元首共同出席了《中越两国政府落实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动计划》等多项合作文件签字仪式。

也是昨天,在南海上,我命令包围仁爱礁的海军部队,鉴于人道主义原则,让菲律宾军方进行仁爱礁守军的驻军轮调和补给。美国海军部长马伯斯17日至19日对菲律宾进行了访问。627日至72日,菲律宾和美国海军,将在离黄岩岛20海里处,举行两栖登陆演习

6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对我明确表示,不希望看到解放军在南海使用武力,来解决岛礁纠纷。奥巴马发火了,我们只好退让。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就只能僵持。如果越南能与我们搁置主权共同开发,在南海问题上做个榜样,那就谢天谢地了。

昨天还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耶雷米奇。我对耶雷米奇撒娇希望联合国说公道话办公道事 。”大家别见笑啊!

为了迎合我前天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的讲话,今天新华网发表了一篇通讯,题目是《振聋发聩的反腐号令——毛泽东审改的一篇『人民日报』三反社论 》。

通讯说,“195211日晚六时半,毛泽东在团拜会开始时发表元旦祝词,其中有一段最令人振奋,而又让不少人感到巨大压力的祝词是:‘我还要祝我们在新开辟的一条战线上的胜利,这就是号召我国全体人民和一切工作人员一致起来,大张旗鼓地,雷厉风行地,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将这些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毒洗干净!’”

这样的内容,大家可以有多种解读。例如:影射我习近平走毛泽东路线;也可以解读成影射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位所领导的时代,如旧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猖獗;当然也可以解读成给我压力,看我敢不敢像毛主席杀刘青山张子善那样,杀!杀!杀!

什么年代了,还杀人?


高兴

感动
1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0 回复 何岸泉 2013-6-20 14:44
刘青山之子:毛泽东杀他父亲是典型的政治运动

核心提示:我父亲当时讲我要上告,你上告到哪儿去,我上告毛主席,毛主席批的,我不相信,你们拿批示来,批示打开我父亲就不说话了,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

凤凰卫视1月3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刘青山、张子善二人被捕之后,按照中央的要求,华北局出具了对他们的处理意见,建议将刘青山、张子善处以死刑或缓期两年执行,然而,当这份建议被送呈到毛泽东案头的时候,毛泽东却沉默良久,周恩来咨询中央在刘张案上应该持什么意见的时候,毛泽东只说出了两个字,死刑,周恩来又谨慎地追问,万一有人出面说情呢,毛泽东态度决绝,依然是两个字,不准。

解说:许多人不知道毛泽东这份意见的背后是已经在酝酿的三反五反运动,就在1951年岁末的最后一天,中共中央已经通过报纸和广播向全党、全国号召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刘青山与张子善的死刑判决无疑向全社会传达了毛泽东以及中央在这个问题上坚定不移的态度和决心。

李冰:在天津地委的话不是,一人发一张表嘛,那表的话写的是死刑、死缓,严重处分、处分,劝告,这些处分这些等级你在底下画,你同意哪个画哪个。

解说:至今,刘青山、张子善事件的检举者,李克才的爱人李冰依然清晰地记得六十多年前在中央下达对刘张死刑判决的前夕,天津市地委曾经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对刘青山、张子善进行了一次量刑投票。

李冰:我都没给张子善画死刑,我没画,我说张子善刚30出头的话,他改了错误改了以后,满可以给党再给国家再多做一些事情,我没画勾,我对张子善印象挺好。

解说:抱着惩前毖后、挽救干部的心愿,李冰在这张决定刘青山、张子善命运的纸上,慎重地将张子善排除在死刑之外,一些当年和刘青山、张子善出生入死的干部和李冰的心情一样,他们都替刘张感到惋惜,说刘张是提着脑袋为新中国的建立立过汗马功劳的人,既是有功之臣能否网开一面,可以说李冰的意见代表了一部分天津地区普通干部的意见,而中央将刘青山、张子善处以死刑的判决公示之后,在河北省各级干部特别是高层领导干部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石玉新:由功臣到死囚这个落差太大,不好联系在一起,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立下了大功,是革命的功臣,现在突然间成为罪人,而且成为死囚,这个好多人想不开,以至于向毛泽东求情这一类的,我觉得也是人之常情。

李冰:因为黄敬的话还托薄一波的话,还找薄一波,让薄一波找毛泽东说这事去,要求从轻处理。

张鸣:实际当时党内还是有不同意见的,就是实际上大家很多人都很清楚的,因为,但是这是毛泽东亲自办的,没人敢充分讨论,但是在毛亲自办的案中间,居然还有这样的不同意见存在,你可以反过来说明这个案件是有问题的。

解说:无论是来自基层的普遍民意,还是高层的直接求情,都遭到了毛泽东的严辞拒绝,随之,毛泽东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下了死命令,凡是为刘青山、张子善讲情的人,我一律不见,同时,毛泽东又多次去电催促华北局第一书记薄一波,要求此案快审,快结,快判,毛泽东要求审理刘张案的三快指示和死刑判决,在党外民主人士当中同样也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石玉新:那个震动可太大了,香港就有人报道,说共产党怎么杀共产党了,这家伙。

解说:民主党派人士认为建国之初正是急需人才的时候,轻易折损有功之臣,很容易引起内部的分裂,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中共高层应该从制度与法律的建设角度,慎重处理腐败问题,一家西方通讯社曾这样评论,在中共建立北平大陆政权第16个月的今天,毛泽东和他的同伴们不得不面对着这样一个现实,他们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革命战友正面临着一场法律的考验,而实际上,对于民主党派和西方观察家的这些反对意见,毛泽东并未放在心上。

林喆:毛泽东实际上当然他对法制是轻视的,轻视的,他说过的,他说的宪法是我制定的,但是我都记不住,我们还是靠讲话,开会来解决问题,他而且自称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毛泽东还是以人治,但是人治和法治的区别不在于要不要法律制度,而在于当人和法发生冲突的时候,谁更具有权威性,人治就觉得靠决议,觉得靠首长讲话,这是更重要的,法治是觉得必须靠法律制度,法律的规章制度。

解说:相对于法律制度,毛泽东更愿意相信群众运动的力量,他认为运动式反腐才是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这也是教育党员干部教育群众最好的途径与机会。

曹前发:董老,董必武,他就讲一个国家在刚刚成立的时候,要想把所有的法律都制定出来,他说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那么出现了问题我们不能不处理,那么当时最好的办法那就是群众运动,找不到比群众运动更有效的办法,那么这可以说也是当时历史的选择。

电视剧《东方》片段:不报啦。报还是报,变一个字。变一个字,这倒挺新鲜。

解说:影视剧里的这个细节并非虚构,当时的刘青山正在参加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和平友好理事大会,还被选为常务理事,为了避免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不好的影响,有人建议,是不是把刘青山的青字加上一个三点水,写成刘清山。

石玉新:主席说不行,什么狗屁主意,我们就要把这件事情我们就用刘青山,我们就要把这件事情昭示全党,昭示全国,昭示全世界,我们枪毙这个刘青山就是当选为什么常务理事的刘青山,我们这个刘青山是不折不扣的由一个功臣变成一个罪犯的刘青山,是一个不掺水分的刘青山。

解说:日后,案件的主办人薄一波在《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一书中写道,由此可见,毛泽东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所下的决心和所做的深思熟虑,严惩刘青山、张子善的决心的果断做出,实际上是再一次用行动向全社会表明我们党决不会做李自成。

石玉新:张子善是当时开河北省党代会,张子善是天津地区代表团团长,在会议上给逮捕了。

刘铁骑:当时在苏联作为工农代表团,参观访问,接到通知,有任务,赶紧回国,那时候交通也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坐的是莫斯科到北京那个列车,七天七夜,自己提前回国,回来以后,在车站就被逮捕。

解说:刘青山与张子善被公安机关抓捕后,关押在河北保定的一所监狱里,刘青山自被逮捕关押以来,一直都显得比较沉闷,不爱讲话,常常一个人坐在房子里,面壁发呆,唉声长叹,而颇具文人气质的张子善则不同,在相隔不远的房间里,他不停地讲,不停地写,此时的刘青山和张子善并不十分清楚自己的罪行,更不知道自己早已被定了极刑,直到临刑的前一天,他们才得知消息。

刘铁骑:十五要执行了,关押两个多月了,后来安排了几个菜,把刘张叫到一起,河北省委派人,华北局,中央已经决定了,开除你们党籍,执行死刑,我父亲当时讲我要上告,你上告到哪儿去,我上告毛主席,毛主席批的,我不相信,你们拿批示来,批示打开我父亲就不说话了,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

解说:良久的沉默之后,经历过数次党内运动的刘青山、张子善十分清楚,死刑判决背后的政治符号意义,远大于生命本身,所以,这个判决无可更改,他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刘青山被捕时,刘铁骑只有六岁,对于这场巨大的家庭变故,年幼的孩子一无所知。

刘铁骑:当时在石家庄,我父亲是石家庄市委书记嘛,当时我们家住在市委大院,我们家住的是个东厢房,窗户就临着大街,一进去就一间大屋,当时我还和小朋友在外边玩呢,让我换件衣服,换上鞋,去保定看我爸,我挺高兴的,两个多月不见了,还跟小朋友说呢,我要去保定了,我爸还在保定等我呢。

解说:然而,家里来的一些陌生人以及他们和家人之间说着一些在他听来奇怪的话,逐渐让这个只有六岁的孩子开始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刘铁骑:一进屋就一间房,挺大,我姥姥侧卧在双人床上,对面坐着两个工作人员,连哭带说,我姥姥躺着,侧躺着,那两个人站起来,老太太你休息吧,我们走了,这个我有印象,后来就觉得我爸可能出事了。

解说:这张拍摄于1951年夏天的照片,是刘青山最后与家人的合影,也是父亲留给刘铁骑的最后印象,刘青山被捕时,刘铁骑6岁,二弟刘铁甲3随,而三弟尚未出生,母亲范勇身怀六甲。

刘铁骑:她原来是老天津地委的嘛,沧州地委还有一帮认识的人,有人拿砖头扔她,打身上也不敢看呢,挨着呗,那个年代就那样,回家以后,反正又过了我又稍微大点了,跟着我母亲出去散步,我一回头见我母亲满脸是泪,我说妈你怎么了你哭什么呀,我妈那时候也不敢说啥,你气的,当时弄得我莫名其妙的,现在回忆起来也挺痛苦。

解说:父亲的离去令这个家庭失去了色彩,也让刘铁骑的童年蒙上了阴影,对于父亲的突然离去,刘铁骑一直心存不解,直到很多年之后,逐渐长大的刘铁骑才知道了父亲当年消失的原因,然而,对于父亲与那场震动全国的大案之间的关系,刘铁骑一直有着诸多的不解,刘青山被带走时,连一张逮捕证都没有留下,而从审判到枪决只有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刘张一案的证据材料多有缺失,数十年来,刘铁骑曾走访过办理此案的二十多位当事人,翻看过大量案件的卷宗,随着了解的逐渐增多,关于刘张一案审理的程序和制度性缺陷开始显露了出来。

刘铁骑:审判大会,宣布罪状,然后押赴刑场,执行死刑,就这么快,就这么简单。

林喆:在建国之初,我们在整个法律的这样的一些程序上,可能会有欠缺,就是当时共产党人由这个战斗队后来变成生产队,然后后来变成执政党,我们是一个革命党,所以呢保持了当时革命战争时期的许多做法。

张鸣:因为政治需要,不太注意这种案件本身,这个司法程序没有,好像逮捕证都没有好像。
0 回复 寇一仁 2013-6-20 17:09
太监一般都是这样的;在外面吃了亏,就拿手下人出出气!没有那个东东,还娶老婆了,咋整?阴损呗!!!!
0 回复 小雨点0514 2013-6-20 17:20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9 09:0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