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格照片】城管也怕新疆人 [2014/03]
- 【四格照片】扮盲人扮老人 [2015/09]
- 【四格照片】总有你沒见过的小便器 [2013/12]
- 【四格照片】可怜的老鼠 [2014/04]
- 【四格照片】换扇玻璃门偷看电视 [2014/04]
- 【四格照片】屙西金 洛佳 米尔维奇 [2014/04]
- 自制盆景 [2014/04]
- 卖玉如卖菜 [2014/11]
- 【四格照片】我们不需要双重国籍 [2014/09]
- 袋鼠 袋鼠 [2014/03]
- 【四格照片】象牙制品当街卖 [2014/03]
- 【四格照片】玉如肉 [2014/09]
- 【四格照片】山寨小发明 [2014/08]
- 【四格照片】吕洞宾度人 [2014/01]
- 用千斤顶扶正围栏 [2014/04]
- 【四格照片】翻新棉被 [2014/08]
- 【四格照片】1961元旦 [2014/09]
- 【四格照片】我所认知的中医 [2014/05]
- 广州白鹅潭(手机拍) [2015/02]
- 【四格照片】鲤鱼不捞白不捞 [2015/04]
- 【四格照片】国际悲歌歌一曲 [2014/12]
- 凌空绽放 [2014/03]
- 【四格照片】露宿者的情趣 [2015/03]
- 【四格照片】未煮的鸭子 [2014/11]
- 【四格照片】旧饭碗作门轴承 [2014/12]
- 【四格照片】隔壁的樱桃 [2014/12]
- 【四格照片】向往民主 [2014/10]
- 【四格照片】 意像宜简不宜繁 [2014/03]
- 【四格照片】老洗衣机生老渍 [2014/12]
从四岁起就在这条荔湾涌看龙舟。几十年后,涌窄了四米,因两边有截污渠箱各2米;楼房高了,有三十多层;涌边多了石栏杆;涌的尽头有个人造瀑布,水是珠江水,基本不流动,变成绿色。石板路旁种有荔枝树,每棵成本¥2000元。
这里水道狭窄,不适合赛龙夺锦,只适合巡游。荔湾涌每年招景,应景的龙舟,敲锣打鼓,摇旗呐喊。除了龙船饭外,应该每人有个大红包。
小时候看到的都是芸香纱,黑衫黑裤戴竹笠,周身肌肉古铜色。船上插有雉鸡尾,有三根、五根和七根。印象中没有九根这么厉害的。
九根雉鸡尾的就是仁威庙的龙舟。仁和威是兄弟俩人,打漁时网到一奇石,供奉后显灵,十里八村均来朝拜,于是建庙。
庙是道教庙,供奉北方真武玄天上帝。
真武帝是龟与蛇的合体,是水神。
这面锣似乎画了符咒。
这些失地农民现在都成了地主,住在二十层高的大厦,忙时打麻将,闲时收收租。
大部分龙船既无神位,又无雉鸡尾,最架势也只有罗伞,肥肥胖胖四只眼,根本没有农民样。
这荔湾涌曾经臭气熏天,被盖上盖变阴沟,上面跑汽车,两边店铺卖古玩。现看到低一层的栏杆就是截污渠箱,污水引到污水厂。
农民的地还开了装饰材料城,这龙舟就是他们的。
桥洞太小要收旗
水道太窄还要头做尾
中午时分,扒龙舟的要吃龙船饭了。
岸边那古建筑是梁家祠,以前涌边最大的房子,现在是最小的就是它,好像曾开过幼儿园。
涌的另一头有个文笔塔,以前被绿荫包围,只露一个葫芦顶,当时猜不透是什么。后来做过老干中心,现在收费给应考学生朝拜,大概有个文曲星。
泮溪酒家门口旁的龙津桥,装修变成仿古桥。
从桥下看桥,像是农民桥,三个拱洞,越看越觉得不像话。
涌的另一方有个大戏台,隔涌可唱后庭花。
梨园弟子爱红妆,从小就要槎笃撑。
过桥就是荔湾湖,这边看到的是市二医院的宿舍楼。现在叫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拍摄地点是昔日与孙中山对抗的广州商团主席陈廉伯之公馆,现为荔湾博物馆。
扒龙舟的去了吃龙船饭,看客可以坐花艇。
花艇有红又有绿
中午时分还是人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