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格照片】城管也怕新疆人 [2014/03]
- 【四格照片】扮盲人扮老人 [2015/09]
- 【四格照片】总有你沒见过的小便器 [2013/12]
- 【四格照片】可怜的老鼠 [2014/04]
- 【四格照片】换扇玻璃门偷看电视 [2014/04]
- 【四格照片】屙西金 洛佳 米尔维奇 [2014/04]
- 自制盆景 [2014/04]
- 卖玉如卖菜 [2014/11]
- 【四格照片】我们不需要双重国籍 [2014/09]
- 袋鼠 袋鼠 [2014/03]
- 【四格照片】象牙制品当街卖 [2014/03]
- 【四格照片】玉如肉 [2014/09]
- 【四格照片】山寨小发明 [2014/08]
- 【四格照片】吕洞宾度人 [2014/01]
- 用千斤顶扶正围栏 [2014/04]
- 【四格照片】翻新棉被 [2014/08]
- 【四格照片】1961元旦 [2014/09]
- 【四格照片】我所认知的中医 [2014/05]
- 广州白鹅潭(手机拍) [2015/02]
- 【四格照片】鲤鱼不捞白不捞 [2015/04]
- 【四格照片】国际悲歌歌一曲 [2014/12]
- 凌空绽放 [2014/03]
- 【四格照片】露宿者的情趣 [2015/03]
- 【四格照片】未煮的鸭子 [2014/11]
- 【四格照片】旧饭碗作门轴承 [2014/12]
- 【四格照片】隔壁的樱桃 [2014/12]
- 【四格照片】向往民主 [2014/10]
- 【四格照片】 意像宜简不宜繁 [2014/03]
- 【四格照片】老洗衣机生老渍 [2014/12]
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伐战争胜利,南北政府统一,经济复苏,物价开始上涨。大米每石(80公斤)由5.88圆飙升到10.25圆;面粉每石也在10圆以上;猪肉、牛肉和羊肉的零售价都比民国元年贵了大约一倍。
民国二十年,广州市政府秘书处主编的《新广州》第四期登了《广州市零售物价表》:“安南白”大米每斤0.08圆,“新兴白”大米每斤0.11圆,牛肉每斤0.6圆,瘦猪肉每斤0.9圆,菜籽油每斤0.33圆,咸鸭蛋每个0.02圆。
请客吃饭,去饭店包一桌中餐,不含酒水,需要10圆到30圆,豪华的宴席50圆以上。吃西餐的话,主要按人头收费,每位0.6圆到5圆之间。
广州人中意饮茶,茶楼有:三厘馆---一盅茶0.003圆;三分厅---一盅茶0.03 圆;五分厅---一盅茶售价0.05圆;二毛室---一盅茶0.2圆。价格因环境和服务而别:“三厘馆” 是大堂,伙计拎着茶壶来回跑,闹哄哄的;“二毛室”是雅间,有唱片听,有专门的服务员侍候,可以点茶、点咖啡、点红酒。
民国二十年(1931年),广州市公安局、财政局等各局的第一科科长月薪在50圆到70圆之间,普通的二等科员月薪在20圆到30圆之间,等级最低的收发员月薪在16圆上下。公办学校教师的收入高于公务员,最低级教员(九级)每月能领30圆工资,最高级教员每月能领125圆工资。
民国二十年,广州西关华林寺门前的小洋楼,每平方米售价30圆,当时最低级教员月薪30圆,一个月工资,能买到一平方米房子。当时的惠爱路、粤华路、惠吉路等地段,都是“优美住区”,在这些地段的小洋楼,每平方米要价125 圆,相当于高级教员一个月的工资。
民国十四年,广州市面上热销的“生隆昌”牌婴幼儿奶粉,零售价是每公斤0.1圆。那时候还有一种“代乳粉”,是用黄豆粉、大米粉、小米粉和少量的砂糖调制出来的,含牛奶成分很低。 广东本土生产的“威远”牌长筒线袜,0.25圆/双;“太平洋”牌的毛巾,0.20圆/条。阴丹士林布料子做的中山装,5圆/件。“东亚”牌男皮鞋,12.5圆/双。这些牌子,在民国是大路货,既不高档,也不低档,是普通教员和普通公务员们消费的首选。 民国早年,广州最有名的电影院“明珠影画院”(现羊城电影院),小座票价0.15圆,大座票价0.4圆,包厢是3圆。 民国时,广州自动电话比上海还早。民国十九年(1930年),私人安装电话,350圆的初装费和6圆的月租费。那时候每个街区均有公用电话传呼站,市民有事可以到传呼站打电话,每次收费是0.6圆,每5分钟计价一次。电话打到对方传呼站,由传呼站记录电话内容,由专人送到对方家,收传呼费用比打电话稍微便宜,如果要双方通话,电话记录写“即复”两字。国内长途,要到邮电局,每次收费最高可达5.5圆,但也总比亲自跑一趟合算。 那时我妈才四岁,在广州对岸的乡下赤脚着跑来跑去,有时荡秋千,有时玩跷跷板,她最爱吃的是番薯叶和咸鱼。对岸的世界,对她来说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