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格照片】城管也怕新疆人 [2014/03]
- 【四格照片】扮盲人扮老人 [2015/09]
- 【四格照片】总有你沒见过的小便器 [2013/12]
- 【四格照片】可怜的老鼠 [2014/04]
- 【四格照片】换扇玻璃门偷看电视 [2014/04]
- 【四格照片】屙西金 洛佳 米尔维奇 [2014/04]
- 自制盆景 [2014/04]
- 卖玉如卖菜 [2014/11]
- 【四格照片】我们不需要双重国籍 [2014/09]
- 袋鼠 袋鼠 [2014/03]
- 【四格照片】象牙制品当街卖 [2014/03]
- 【四格照片】玉如肉 [2014/09]
- 【四格照片】山寨小发明 [2014/08]
- 【四格照片】吕洞宾度人 [2014/01]
- 用千斤顶扶正围栏 [2014/04]
- 【四格照片】翻新棉被 [2014/08]
- 【四格照片】1961元旦 [2014/09]
- 【四格照片】我所认知的中医 [2014/05]
- 广州白鹅潭(手机拍) [2015/02]
- 【四格照片】鲤鱼不捞白不捞 [2015/04]
- 【四格照片】国际悲歌歌一曲 [2014/12]
- 凌空绽放 [2014/03]
- 【四格照片】露宿者的情趣 [2015/03]
- 【四格照片】未煮的鸭子 [2014/11]
- 【四格照片】旧饭碗作门轴承 [2014/12]
- 【四格照片】隔壁的樱桃 [2014/12]
- 【四格照片】向往民主 [2014/10]
- 【四格照片】 意像宜简不宜繁 [2014/03]
- 【四格照片】老洗衣机生老渍 [2014/12]
墨尔本唐人街中文书店,柜台后面挂有玉璧模样的工艺品,当询问是否玉器时,香港背景的店员笑了,有这样卖玉的吗?
自认见多识广的香港人,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玉器还可以在地摊上卖。每天早晨6~9点,华林玉器墟高档玉器店没开门前,地摊老板就在玉器店门口开张,即所谓的天光墟。这是9点半以后,移到华林寺门口的一摊档。
广州玉文化,渊源于新石器时代的石峡文化,鼎盛于西汉南越王的统治时期的南越国。从这里诞生的玉器墟,其翡翠贸易的历史或可追索到比明清更远的朝代。广州玉器墟的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神奇,不仅让广州市民为之一惊,也让国际学术界耳目一新。在这个中国首屈一指的“玉器墟”上,通过清代早期的翡翠贸易,将“翡翠”两字的文字含义,由抓鱼的翠鸟,变为“缅甸玉石”;令外来输入的翡翠,成为王朝贡品;使翡翠文化在中国有效传播和传承。
广州早在秦汉年间就形成了中国第一个港市,所以贸易历史非常悠久。在清初实行的海禁结束之后,广州通过十三行成了官办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连连不断的翡翠从缅甸运至广州,形成了璀璨的“海上翡翠之路”,它与云南的“陆上翡翠之路”相互辉映,一起推动了翡翠贸易的发展。因云南山势险阻,交通困难,很多玉器商人宁愿选择海路运输。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广州玉器墟的翡翠进口量每年接近200吨之巨,广州当属“国际翡翠贸易之都”。
玉器墟的正式英文名是 Jade Street ,由外国学者理查德-甘珀叫起来的。而外国学者如华里(Warry )、赫兹(Hertz )、克里斯琴(Christian )等人在他们的作品中,也都写下了广州玉器墟商人在1861年所创造的这一传奇:“一批广州籍的商人乘坐帆船经过仰光,沿着伊洛瓦底江北上,到达曼德勒,采购玉石,运回广州,赢得了巨大的财富。”
同治、光绪年间,广州玉器墟曾经出现两块轰动翡翠业的名石: “三万三”和“一口锅”。这两块石头都是纯绿的,且没有任何瑕疵。而慈禧太后所佩戴的、现已失传的翡翠手镯,正来源于‘一口锅’。这慈禧手镯的价格若折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大约值1.87亿元。
1988年,以华林寺前为中心,将西来正街、华林新街、茂林直街、新胜街、长胜街等连绵500米的内街中统筹起来,开设了各式玉器摊、玉器店过千家,聚集了广州八成以上的玉器商,囊括了广州玉器交易总量的90%以上;其交易辐射至国大陆、香港、台湾、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其生意吸引力使缅甸、香港、台湾及云南、河南、福建等国内外玉器商来此经营;使玉器街成为全国闻名的玉器交易场所和集散地。街道两旁有玉器店铺142间,内设近千个玉器珠宝档位,其中华林玉器大楼规模最大,设有室内档位近400个。街内还设有室外临时摊档200多个,主要集中在华林新街、华林寺前街心的绿化长廊。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省内乃至全国有名的玉器珠宝销售集散地之一。
物以类聚,玉器墟的玉器生意也是有分工的。新玉、古玉、上价玉、下价玉都在不同地方摆卖。如果想买只新的上价玉镯,在西来初地、新胜街较多,以西来初地盛兴商场附近最旺。最好的玉镯成交价要六七千元,上万元一只的玉镯仅偶有听闻。如果要买便宜的下价玉,最好到源胜新街尾。那里也十分兴旺,很多地摊货,玉器多来自四会县、南海县、平沙镇等地。因为那里有很大的玉石加工场,只是做工较为粗糙,玉石的品质也较差,价钱当然便宜。四乡及外省商贩多从这里进货。
这里既有戒面、耳扣、玉坠、玉镯,也有杏心、花件、花牌;既有古玉和仿古玉器,也有近年流行的生肖类玉器;既有雕工精细的座件摆件,也有玉器加工工具;既有可保值的A货玉器,也有价格相宜的B货、C货产品;甚至还卖玉石毛料,价格从几十元、几百元到几十万元都有。绝大多数店铺皆灯光璀璨,照得大小玉器晶莹剔透,吸引了众多行家慕名前来。在这里,即便只是淘一条便宜的手机挂绳,都有着无穷乐趣。
广州玉器墟顾客中各种人都有,外国人多是观光,偶尔买也是挑最便宜的下价玉。而华侨和台湾同胞是最好的服务对象,他们要货真价实的靓玉,其中要求玉镯居多,价钱以一二千元一个为多。广州的女主顾也是客源之一,但他们的消费一般在一二百元或三五百元左右。如果顾客对玉器的玉色、玉种、玉质能讲出几句在行的话,档主就会老老实实,开出一个与底价相差不很远的价钱。如果顾客是个“玉盲”,档主就欺生,开价与底价相差十倍八倍都有。
古玉、仿古玉多集中在源胜新街,这里的玉器价格可有点神奇莫测,看似同样的两只玉如意,一只价值连城,另一只仅值百元。90年代的玉石仿古工艺可谓炉火纯青,不法之徒利用现代科技仿造出土文物,其功夫往往使从事玉器买卖大半辈子的师傅都难辩真假,甚至连一些文物学者也给弄糊涂了。所以普通人玩古玉,应当慎之又慎。
这种几款花几模样的石座,开价才一百几十;整块石的也就三几百,一般门口摆的都是便宜货,好吸引顾客进来。
入到屋里面就不一样了,一件更比一件贵。
这么大的一座“玉器城”,要买到一件“心水”的玉饰实在不容易,因这里可供选择的实在太多了,令人花多眼乱,不好下手。当然,买不到不要紧,来这里,就不妨作为“赏玉一日游”,下次来就心里有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