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格照片】城管也怕新疆人 [2014/03]
- 【四格照片】扮盲人扮老人 [2015/09]
- 【四格照片】总有你沒见过的小便器 [2013/12]
- 【四格照片】可怜的老鼠 [2014/04]
- 【四格照片】换扇玻璃门偷看电视 [2014/04]
- 【四格照片】屙西金 洛佳 米尔维奇 [2014/04]
- 自制盆景 [2014/04]
- 卖玉如卖菜 [2014/11]
- 【四格照片】我们不需要双重国籍 [2014/09]
- 袋鼠 袋鼠 [2014/03]
- 【四格照片】象牙制品当街卖 [2014/03]
- 【四格照片】玉如肉 [2014/09]
- 【四格照片】山寨小发明 [2014/08]
- 【四格照片】吕洞宾度人 [2014/01]
- 用千斤顶扶正围栏 [2014/04]
- 【四格照片】翻新棉被 [2014/08]
- 【四格照片】1961元旦 [2014/09]
- 【四格照片】我所认知的中医 [2014/05]
- 广州白鹅潭(手机拍) [2015/02]
- 【四格照片】鲤鱼不捞白不捞 [2015/04]
- 【四格照片】国际悲歌歌一曲 [2014/12]
- 凌空绽放 [2014/03]
- 【四格照片】露宿者的情趣 [2015/03]
- 【四格照片】未煮的鸭子 [2014/11]
- 【四格照片】旧饭碗作门轴承 [2014/12]
- 【四格照片】隔壁的樱桃 [2014/12]
- 【四格照片】向往民主 [2014/10]
- 【四格照片】 意像宜简不宜繁 [2014/03]
- 【四格照片】老洗衣机生老渍 [2014/12]
广州龙津西路,泮溪酒家和荔湾湖斜对面,有一座文塔。80年代以前,一直被绿树包围着,只露出一个葫芦顶,小孩子叫它葫芦塔。
明代风水之学盛行,明清时期建的广东塔当中,风水塔占了十之八九。清初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对此有详细描述:“形家者以为中原气力至岭南而薄,岭南地最卑下,乃山水大尽之处。其东水口空虚,灵气不属,法宜以人力补之,补之莫如塔。” 泮塘一带原来是小乡,乡民尚武而不重文,乡风淳朴而野,为振兴文气,乡人集资建起了文塔,作为本地风水塔。文塔高13米,两层,六角形尖顶,青砖石脚,砖木结构,塔的底层每面宽2.5米,塔门北向,门首有“南轴”石匾,第二层开有小窗,其上匾“云津阁”,意为青云有路。据专家考察,文塔其风格风貌与明代古建筑相类。
1985年至88年间,荔湾区斥资60多万元,辟地700平方米,在文塔周围广植花木,摆设盆景,围成一个葱郁雅致的小庭园,取名“云津苑”,作为老干部活动中心。1993年11月,文塔被定为广州市内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更把旁边的小桥改变成假古董,咋一看这桥有紫禁城内汉白玉护拦的样式,这在封建时代就是僭越等级,是会被杀头的罪。
虽然新社会不讲究旧礼数,但逢年过节当局也顺应民意,纳点小钱,放应届考子入塔纳些福气。平日也有家长带小孩来此念书、踢踺子、哺乳,不指望哪天文曲星路过时沾仙气,只是陶冶一下性情,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