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呱呱2016年回国记事之二:两件让我很生气的事 [2016/12]
- 西安交通大学多伦多校友会成立大会隆重举行 [2015/06]
- 呱呱随笔:李开复回国得癌症,我出国得啥? [2013/09]
- 呱呱随笔:王宝强事件的几点思考 [2016/08]
- 陪读妈妈不是只负责给小孩做饭洗衣 [2020/03]
- 呱呱随笔:纳瓦罗说无法信任中国之联想 [2018/11]
- 深度思考:武汉肺炎为什么这么可怕? [2020/02]
- 呱呱随笔:杨振宁与刘翔 [2014/11]
- 同学聚会之三:腾飞吧,母校! [2017/04]
- 呱呱随笔:女儿终于大学毕业了 [2015/07]
- “尽早实现财务自由早退休” – 呱呱不苟同 [2020/03]
- 回国探亲后遗症:回流,你怎么看? [2014/10]
- 新冠阴影笼罩之下的呱呱(3):早晨从准恶梦中惊醒 [2020/03]
- 新冠阴影笼罩之下的呱呱(4):安省半封,咋活呢? [2020/03]
- 我为祖国真操心:减税促消救经济 [2019/03]
- 呱呱随笔:加国找乐记 [2013/10]
- 汽车无人驾驶就是扯蛋 – 由埃塞俄比亚飞机航空灾难说开去 [2019/03]
- 移民加拿大—“不要怕” [2015/06]
- 呱呱随笔:我能克苦,你也能 [2013/10]
- 呱呱随笔:新冠是怎样撕裂华人社会的? [2020/04]
- 多伦多的高房价压弯了“我”的腰 [2016/10]
- 呱呱随笔: 做了几件家务事,洋洋自得 [2015/03]
- 姚贝娜早逝之领悟 [2015/01]
- 呱呱随笔:多伦多的高房价之下 [2015/03]
- 呱呱随笔:呱呱打球很可乐 [2014/11]
微信群里谈起了中国的一个历史人物汪精卫,群里有人对汪是否汉奸有点迟疑,另有一人历史知识比较渊博,被称为或者自称为老师,老师称汪是汉奸那是无可置疑的;此时有人向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请评价一下张学良。老师说:张学良也是一个大汉奸,就凭他一枪不放把东三省拱手让给了日本人,附带着老师把张学良引发的“西安事变”讲解了一番,这一番讲解就把我搞蒙了,因为与我从前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一样啊,但是好像也有道理耶。
后来我好好地想了一下,评价历史人物与每个人的出身,生活背景,经历,知识,世界观有关;立场不一样,评价结果就不一样。这几天,一篇极其反动(按照在中国学到的说法)的恩来周的评价文章也在某网站的首页出现,看了这篇文章,我的三观又被毁了。唉,明辨是非不容易啊。
一个人三观的形成大多取决于他的青少年时期,如果生活环境不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个三观是不会改变的。对于那些博览群书,勤于思考的人,三观容易改变,比如,我刚刚在微信群中看到的一篇介绍伟人奥古斯汀的文章奥古斯丁:从情欲的俘虏到真理的传递者,他的三观变化可真大啊。
人有一个特点:以自我为中心,当在生活中出现与自己的三观相违背的事情时,都会产生抵触情绪;当与其他人语言交流时,如果与自己的三观相抵触时,会为自己辩护,会出现争论。中国人在三观事情上互相包容是非常难的事情,因为我们在学校学的都是二元人际关系,非敌即友,雷锋说过一句话:对敌人要狠,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移民来到了加拿大,这里言论自由,各种观点思潮都有,五花八门,舆论媒体上的每篇文章都是作者三观的一个反映,所谓文如其人。有些文章观点非常隐晦,不细加思考是不可能领会作者意图的。就像典型造句:虽然。。。。,但是。。。,这后面的但是。。。就是作者要表达的。现在有一个单词非常时髦:洗脑,常说某人被洗脑,就是指思想被灌输或者后来被改变了。思想是人类行为的引导者,当思维方式更多地以事实为根据,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比如:国家,人类,那么行事为人就会比较正确了。有时候被洗脑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从前天天看新闻联播,如今三观一朝被洗,同志们,要小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