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眼惊见祖产改为“毛泽东下榻处”(实图叙史) [2015/07]
- 惊讶!洛杉矶小东京怎么了?我做了一件事情(多图) [2015/05]
- 女人也好色,女人应该好色 [2012/11]
- 巴西的浪漫结果和半裸行人(多图) [2016/08]
- 惊叹!在阿根廷品味世界最牛的牛肉(多图) [2015/05]
- 加州海滩上的自然人性美(多图) [2013/09]
- 请来加州海岸观赏惊人的和谐场面(多图) [2013/10]
- 浮光迷离的圣彼得堡,有太多的看不懂(多图) [2016/05]
- 见识巴西里约最豪华餐厅(多图) [2016/08]
- 我是高学历的女人,却想为男人说话 [2012/10]
- 回国探亲样样可忍,只有一样无法承受。。。 [2012/12]
- 两次迥异的大闸蟹食用经历 [2012/12]
- 我所了解到的关于靖国神社的实际情形 [2012/10]
- 强忍的泪水最终流了下来(2) 参加舞文弄墨组的比赛 [2012/07]
- 华人妈妈自得其乐,自营雅趣。。。 [2013/01]
- 海外家居,无为胜有为(多图) [2013/06]
- 好稀奇!好美妙!我收秋实果,引来孔雀临(组图) [2012/10]
- 在巴黎美食时的奇遇 [2013/07]
- 您在爱哪个国?!(我的大家族成员中有不同的居住身份) ... ... ... ... ... ... [2012/11]
- 我领悟中国传统美学的历程(组图)——上篇 [2013/02]
- 一起营造海外生活的美好 (插花篇----组图) [2013/04]
- 海滩上的禅意 ( 多图) [2013/03]
“ 饱暖思淫欲” ,谓生活安逸,易起“淫念”。所谓“淫念”实际上也无可厚非,可以理解为人类在生活的物质基础稳固后,便有因为繁殖的本性驱使的性需求。如果从达尔文的性内动驱使的美学概念去思考,其实中国的许多艺术作品,例如鸳鸯戏水图,瓜蝶绵绵等等,你可以找到无数的中国特色的艺术品来理解其本质与诉求。如今,我,一个普通华裔女子,和许多海外华人一样,经历了多年奋斗之后,终于使自己的生活安定,虽然谈不上富贵,但也能够三顿不愁。除了和大家一样还保持了“淫欲”这一人类的基本习性外,最近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特色和深处的哲理产生了浓厚兴趣。是不是我自己又在进化了呢?嘿嘿,先偷偷一乐。
以上是清代乾隆铜胎画珐琅瓜瓞绵绵葫芦瓶和鸳鸯戏水图
记得我小时候,几乎每天去爸爸所在的学校玩,校园里有几个大大的花园,我一人躲进去后,观赏每天新开的各式花朵,给她们取只有我自己才知道的名字,念念有词地编织着花和我自己的美丽童话。。。等到爸爸找到我时,我手里已经捏着一大把花花,头上还自己臭美插上一朵或几朵,高大身躯的爸爸总是笑吟吟地一把抱起我说:”下次不许采花,这是公家的地方.还有啊,花花也会痛的。。。”这大概就是我们人类对审美的认知,开始是无意识的行为,也就是幼童小女孩的我,那自然而然的享受着花花的美丽,并不是在上了许多审美课程以后才懂得的,是一种天性,是无意识的对美的选择和渴求。
新结识的好友Aboriginal( 土著)君在“漫谈审美与文化---读千年等一回兄《中国的文艺复兴》有感”的博文中他回复我时说 :”环境对人的反作用都会逐渐被沉淀在基因里往后代遗传,有利于人生存的因子,能愉悦人的因子,就表现为美的感受,。。。” 哈哈,我们人类喜欢漂亮的花草和美的东西 ,原来也与基因有关,临床医生的我最喜欢听这种话啦,嘿嘿,受益匪浅,赶紧自行束脩拜师啦。https://www.backchina.com/home.php?mod=space&uid=140213&do=blog&id=173189&cid=3854665
前几天,在好友Aboriginal( 土著)君 家里,我小皮狗,网友千年等一回君再加上他本人,锵锵三人行来回讨论了有关中西方的审美哲学,那种侃大山哪,真是过瘾带劲!土著君锵锵锵不停的端茶,我也难得奉上一点小老酒,当我们悟懂到同理时,还会抚掌狂笑,那种心领神会的朋友间的谈经悟道的愉悦,真是莫大享受!而他们大概是男生的关系吧,其逻辑思维慎密清晰,那些深奥的哲学和理论大道理一套一套的,我一个女人家,总需要一点形象思维的东西帮助自己理解吧,有关东方神秘主义审美概念,现在把我当时的脑子里出现的实例和图像列举于后,见教于网友,以求锵锵多人行,呵呵,在贝壳村每天能够向各位朋友学到新知识,提升我自己,真好,真开心!!你只要教我一点新知识,你就是吾师,我愿为你献茶啦,以古人的图画为证:
中国的艺术和审美,其本质是一种神秘主义的智慧的创造。所以中国艺术哲学必定强调感情经验的伟大,审美思考多属于整体性、总括性的。甚至凝炼到对人生,事物转换规律的指导性的意义上。其具体特点我的体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神兼备,追求意境的表达。中国艺术中的“意”是一种传统的审美追求,它博大精深,可以有多种领会和诠释,其核心是精神的延续和发展,把智慧糅合其中。例如书法艺术,有的内敛深藏,有的洒脱随意,其笔法也有刚柔相济,瘦劲婉美等等之不同。书家把意趣,气韵,心境等等通过运笔表现其中,真是变化无穷,成为世界上独特的中国艺术形式。许多艺术作品和形式倡导的是“神似胜于形似”。就以举米芾的书法为例吧:他要求行书要“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即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全,犹如一佳士也”。他自己也说,家藏书家真迹,心领神会,储于心间,随意落笔,追求变化有致,天真率然。这种用心去体会,而又用当时的不同的心境写出的传世作品,难怪成为不朽:
再以南宋画家李迪的《云树寒禽图》为例,作者渲染寒冷萧寂的气氛,然而又在静寂中透出自然生命的活力。画家把自己的神往诉诸于写实的“形”中:
我们在讨论时还提及中国美学与方型文字也相关,我当时脑海里呈现出清康熙年间的螺钿艺术长条茶几,其桌面的百寿字图,一个寿字就有一百种写法,而且用贝壳嵌入而成,其工艺和字的本身之奇妙,就令人惊叹:
此时此刻,我想起赵禹圭的《题金山寺》:
“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
山水相连,楼台相对,天地安排。
诗句就云山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
醉眼睁开,遥望蓬莱:一半烟遮,一半云埋。”
和诗中的意境一样,美丽人生就像那镇江金山寺一样是天地安排的,有看得透,也有看不透。我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刚刚开始,也就一半看得懂,一半还在云里雾里,但我稍稍张开睡眼,一片无比美丽的天地隐隐就呈现在那深处,远处,我醉了,我不愿意马上就离开了。。。。
我心怀审美意识,时时处处发现美就在身边,昨天外出散步,大白天发现一轮明月悄然挂在松头,好一幅《皎月伴松图》!!小皮狗拍的,虽然是新品: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