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正的读者 [2012/09]
- 怀念外婆 [2019/04]
- 守拙 [2015/05]
- 物质女人和精神女人 [2012/10]
- 爱德蒙顿非虚构文学节十周年庆典 [2017/05]
- 春节游历墨西哥 [2015/02]
- 也说中国的“剩女现象” [2012/10]
- 英伦之旅一——初到牛津(一) [2015/07]
- 要不要做全职太太 [2012/10]
- 中国好声音!(一) [2012/09]
- 英伦之旅一——初到牛津(二) [2015/07]
- 莫言演讲《悠着点,慢着点》 [2013/07]
- 和孩子一起成长 [2015/01]
- 文学的意义——从莫言的《蛙》想到的 [2012/11]
- 人人都能当作家 [2014/09]
- 我英文著作的中文书介:《重观中国:游记和跨文化理解》 [2016/11]
- 也说孤独 [2014/10]
- 英伦之旅——初到牛津(四) [2016/02]
- 女性的角色 [2012/07]
- 易经讲座纪实 [2015/05]
- 颜色和性格 [2012/07]
后来刘欢在王乃恩和权振东中痛苦地选择了后者时,他又传达了另一种价值观。看过第七期的观众都知道,无论从外形、选歌、还是演唱,王乃恩都明显强过权振东。我想,可能最不懂音乐的人都会选择前者。可是作为评委的刘欢却出乎意料地选择了后者,而且说出了一个连他自己都认为不是理由的理由:在这样你死我活的擂台上,权振东竟然选择了《人质》这样一首平心静气的歌,他为歌手的勇气加分!当两个歌手走下舞台时,刘欢首先抱住王乃恩痛哭——这么好的学生,老师舍不得你呀!可是当我只能有一个选择时,我有责任宣扬另一种英雄气概,这种英雄宠辱不惊,他们面对生死,心底依然淡然宁静。刘欢对这种沉静中蕴含的大勇的肯定让我想到了印度甘地的非暴力的思想,也让我看到大火中芸芸众生慌忙逃窜,只有禅宗法师盘腿而坐,继续默念佛经的场景,还有庄子丧妻却鼓盆而歌的境界。刘欢出人意料的点评是这期节目的看点: 在中国目前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拜金时代,在多数人都为获得更多的名利处心积虑的浮躁的时代,在世人都以成败论英雄的时代,让我们回归自然与沉静。这也许是中国媒体向中国和世界的观众传达的又一个好声音吧。(待续)
王乃恩和权振东:http://www.youtube.com/watch?v=dtOSQxtKc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