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正的读者 [2012/09]
- 怀念外婆 [2019/04]
- 守拙 [2015/05]
- 物质女人和精神女人 [2012/10]
- 爱德蒙顿非虚构文学节十周年庆典 [2017/05]
- 春节游历墨西哥 [2015/02]
- 也说中国的“剩女现象” [2012/10]
- 英伦之旅一——初到牛津(一) [2015/07]
- 要不要做全职太太 [2012/10]
- 中国好声音!(一) [2012/09]
- 英伦之旅一——初到牛津(二) [2015/07]
- 和孩子一起成长 [2015/01]
- 莫言演讲《悠着点,慢着点》 [2013/07]
- 人人都能当作家 [2014/09]
- Apple离我们而去了 [2016/07]
- 文学的意义——从莫言的《蛙》想到的 [2012/11]
- 我英文著作的中文书介:《重观中国:游记和跨文化理解》 [2016/11]
- 也说孤独 [2014/10]
- 英伦之旅——初到牛津(四) [2016/02]
- 女性的角色 [2012/07]
- 易经讲座纪实 [2015/05]
- 颜色和性格 [2012/07]
《归来》是最近在中国大陆公映的张艺谋执导的又一部新片。影片节选自旅美作家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陆犯焉识》。原著的历史跨度很大,从二十世纪初的民国时期一直写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影片截取小说中间一段,从被打成右派的陆焉识逃离西宁劳改农场开始叙事,一直讲到文革结束后他被释放回家之后的一段生活。影片的艺术表现朴素、平实、简单,没有《金陵十三钗》的浪漫、激情、和残暴,没有《菊豆》的深蓝色泼墨渲染,也没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夸张阵势;它让人想起《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的质朴,却又突破了那种赤裸裸的原生态的不经雕琢,形成《归来》独特的简约又不乏厚重的艺术效果。有趣的是,正是这种“有分量的简单”渲染了影片浓重的悲剧色彩。
影片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不是《红高粱》中“我爷爷”和“我奶奶”的那种轰轰烈烈和痛快淋漓的, 而是源于深爱的隐忍和刻骨铭心的不弃不离。影片开始,由陈道明扮演的陆焉识从农场出逃,一路长途跋涉,忍饥挨饿回到家。他没有急切地敲门;那敲门声是小心的,期待的,温柔的。门内巩俐饰演的妻子冯婉瑜默契地知道是焉识回来了,是离开了十多年的丈夫回来了,但她却没有给他开门,而是站在那里,嘴角微微地抽动着,泪在面颊上奔流着。她一动不动地站着,看着那扇门,好像怕自己一动就会把这个自己久盼的现实吓飞了。
这种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的悲哀随着婉瑜的失忆进一步放大。由于女儿丹丹的背叛,历尽千辛万苦逃出监狱的陆焉识又重新被抓走。眼睁睁地目睹这一切却又无能为力的婉瑜从此精神恍惚。十年人劫让她的记忆产生了悲剧性的选择,对丈夫的深爱让她对女儿变得刻薄。她虽然人事不清,却记得焉识的再次入狱是因为女儿举报,她记得是女儿剪掉了影集中所有焉识的照片。丹丹因为右派爸爸,不仅不能从事自己热爱的芭蕾舞事业,而且被妈妈赶出家门,住进毛纺厂职工集体宿舍。更大的悲哀是,当婉瑜日夜期盼的丈夫出狱归来,出现在她眼前时,焉识竟成了方师傅,那个曾经侵犯过她的革委会头!焉识想尽办法,希望帮助妻子恢复对他的记忆。他因为不放心,悄悄跟踪妻子,发现她每每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去接来自西宁的火车。他后来就和下车的旅客一起出站,可是走到妻子面前,他发现自己还是妻子眼里的陌生人。婉瑜时时刻刻都在惦记着焉识,焉识也时时刻刻都陪伴在婉瑜左右,可是他们却依然相隔万里。影片的结尾,焉识踩着三轮车载婉瑜去火车站接“陆焉识”,焉识举着写着自己名字的牌子,也和妻子一样期盼地注视着下车的人群⋯⋯
影片上、中、下三个部分在这个网站可以看到:http://www.mvs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