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翔不好当 跨栏易受伤 [2012/08]
- 北京印刷二厂贪官张惠昌用赃款动用水军打击举报群众,请北京市国资委、中纪委为民做主 ... [2012/08]
- 政党的先进性正义性公仆性合法性 [2012/08]
- 薄谷开来死缓,瘦瘦身就出来,有图为证 [2012/08]
- 政党?概念 [2012/08]
- 为何英国人视中国选手为骗子? [2012/08]
- 《人民日报》1987年7月4日“共产党员再有索贿一律清除出党”搞笑 ... [2012/08]
- 七常委名单 [2012/08]
- 大陆贪官用账款在国内疯狂删除的帖子 [2012/08]
- 政党的作用 [2012/08]
- 政府只是物业公司,干不好,换一个? [2012/08]
- 有损健康的睡眠坏习惯 [2012/08]
- 鲨鱼还是鳄鱼? [2012/08]
- 老客户的价值 [2012/08]
- 男人女人的真理 [2012/08]
政党”这一概念,在世界各国由于不同的理解,对它所下的定义不同。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指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积极分子为维护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围绕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或影响政府而结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韦氏大词典》解释政党为:“一群人以指导政府政策为目的而组成的团体”。
英国政治家柏克(E.burke)对政党下了这样的定义:“政党乃为基于大家所一致同意的某种特定主义,以共同奋斗来促进国家利益而结合的团体。”
以上是英国人对政党的概念。这些说法虽然很简单,但表明政党必须有主义、组织和基本组成人员即党员等主要条件,同时说明政党必须以增进国家利益为目的。
美国学者对政党所下的定义与英国学者略有不同,他们更为强调政党在竞选中的作用,认为政党的主要活动是选出候选人。
美国政治学教授赫奇南(D.J.Hitchner)与哈波德(W.H.halbod)曾对政党下这样的定义:“政党是一种自愿之结社,经常关心政府之职权与公共之政策,并为自由政府提供如何组成其所需多数之方法。因为政党仅代表一部分政治竞争之一方,所以它必须承认其他政党之存在。”
政治学者张伯斯(Wlliam N.ChamberS)认为:“现代意义的政党乃是具有相当持久性的社会集合,它追求政府中的权力与职位,建立起联系政府的民心领袖与政治领域内(无论中央与地方)的大批跟随者之组织结构,以产生共同的观点或至少效忠的认同之符号。”
布洛克斯(R.C.BrookS)在《政党与选举问题》一书中指出:“政党乃是一个由个人基于自愿所组成之政治团体,为政府提供一般措施、建议,或者制定政策,选举与支持领导人物为公职候选人,以作为实现其主义与政策最有效之方法。”
以上是美国学者对政党的定义。政党一般获取政府权力的途径,是“通过各种公职候选人的提名与选举”。这种观点不适用于下列情况所产生的革命政党:
1、在专制极权的统治下,有识之士为了推翻暴政,结合在一起,组织政党,并不惜使用非常的手段,从事革命斗争,以期建立民主政治。如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2、即使有国会存在,但社会某些人士或阶层,要根本改造整个社会与政治制度,仍不经选举的途径以实现其目标,而以非常的手段如政变去达成其志愿。
3、在殖民地或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国家,由于民族的觉醒,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反殖民主义运动中产生、组织起来,为民族的独立、自由、平等而奋斗的民族主义政党。
中国港台学者有关政治学政党学书籍,对政党作了如下的定义:
有的认为政党是寻求政治权力、合法控制政府、人事及政策的结合或组织。(《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3册,《政治学》第203页)
有的认为“政党中一部分人以集体的努力与奋斗,去争取民众,控制政府。借以实现其共同政治主张,依志愿结合成功的一种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团体”。(《政治学概要》,转引自《革命民主政党全论》第29页)
有的认为:“真正的政党应具备下列四个条件:(1)组织在时间上有其连续性,不会因领导人的逝世而鸟兽散崩析。(2)有明显且长久的地方组织,在中央与地方机构之间,有固定的沟通渠道和关系存在。(3)组织的目的,不仅是为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如像利益集团那样,而且要为取得政权或维护既得的政权而努力。(4)使更多的人信服跟从党所提出的政纲,以在选举时能获得普遍的支持。”(《政治论丛》,转引自《革命民主政党全论》第30页)
综合以上中外学者对“政党”的定义,我们认为:政党,是一部分政治主张相同的人所结合的,以争取民众或控制政府的活动为手段,以谋促进国家利益实现共同理想的有目标、有纪律的政治团体。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政党是部分政治主张相同的人所结合的团体;政党是基于人民的意愿和国家需要而结合的团体;政党是以取得政权实现政纲为目的所结合的团体;政党是较具有永久性的有组织、有目标、有纪律的政治团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指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积极分子为维护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围绕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或影响政府而结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韦氏大词典》解释政党为:“一群人以指导政府政策为目的而组成的团体”。
英国政治家柏克(E.burke)对政党下了这样的定义:“政党乃为基于大家所一致同意的某种特定主义,以共同奋斗来促进国家利益而结合的团体。”
以上是英国人对政党的概念。这些说法虽然很简单,但表明政党必须有主义、组织和基本组成人员即党员等主要条件,同时说明政党必须以增进国家利益为目的。
美国学者对政党所下的定义与英国学者略有不同,他们更为强调政党在竞选中的作用,认为政党的主要活动是选出候选人。
美国政治学教授赫奇南(D.J.Hitchner)与哈波德(W.H.halbod)曾对政党下这样的定义:“政党是一种自愿之结社,经常关心政府之职权与公共之政策,并为自由政府提供如何组成其所需多数之方法。因为政党仅代表一部分政治竞争之一方,所以它必须承认其他政党之存在。”
政治学者张伯斯(Wlliam N.ChamberS)认为:“现代意义的政党乃是具有相当持久性的社会集合,它追求政府中的权力与职位,建立起联系政府的民心领袖与政治领域内(无论中央与地方)的大批跟随者之组织结构,以产生共同的观点或至少效忠的认同之符号。”
布洛克斯(R.C.BrookS)在《政党与选举问题》一书中指出:“政党乃是一个由个人基于自愿所组成之政治团体,为政府提供一般措施、建议,或者制定政策,选举与支持领导人物为公职候选人,以作为实现其主义与政策最有效之方法。”
以上是美国学者对政党的定义。政党一般获取政府权力的途径,是“通过各种公职候选人的提名与选举”。这种观点不适用于下列情况所产生的革命政党:
1、在专制极权的统治下,有识之士为了推翻暴政,结合在一起,组织政党,并不惜使用非常的手段,从事革命斗争,以期建立民主政治。如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2、即使有国会存在,但社会某些人士或阶层,要根本改造整个社会与政治制度,仍不经选举的途径以实现其目标,而以非常的手段如政变去达成其志愿。
3、在殖民地或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国家,由于民族的觉醒,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反殖民主义运动中产生、组织起来,为民族的独立、自由、平等而奋斗的民族主义政党。
中国港台学者有关政治学政党学书籍,对政党作了如下的定义:
有的认为政党是寻求政治权力、合法控制政府、人事及政策的结合或组织。(《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3册,《政治学》第203页)
有的认为“政党中一部分人以集体的努力与奋斗,去争取民众,控制政府。借以实现其共同政治主张,依志愿结合成功的一种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团体”。(《政治学概要》,转引自《革命民主政党全论》第29页)
有的认为:“真正的政党应具备下列四个条件:(1)组织在时间上有其连续性,不会因领导人的逝世而鸟兽散崩析。(2)有明显且长久的地方组织,在中央与地方机构之间,有固定的沟通渠道和关系存在。(3)组织的目的,不仅是为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如像利益集团那样,而且要为取得政权或维护既得的政权而努力。(4)使更多的人信服跟从党所提出的政纲,以在选举时能获得普遍的支持。”(《政治论丛》,转引自《革命民主政党全论》第30页)
综合以上中外学者对“政党”的定义,我们认为:政党,是一部分政治主张相同的人所结合的,以争取民众或控制政府的活动为手段,以谋促进国家利益实现共同理想的有目标、有纪律的政治团体。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政党是部分政治主张相同的人所结合的团体;政党是基于人民的意愿和国家需要而结合的团体;政党是以取得政权实现政纲为目的所结合的团体;政党是较具有永久性的有组织、有目标、有纪律的政治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