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孩子说对不起 [2012/09]
- 办公室侦察记 [2012/08]
- 情人节,买花还是买葱? [2012/08]
- 三个人的婚姻太挤,怎么办? [2012/08]
- 爱是行为,不是感觉 [2012/09]
- 巧妇难为有米之炊 [2012/09]
- 启蒙性教育-安省科技馆人体馆观感 [2012/08]
- 追梦的女孩, 我为你痴狂 [2012/08]
- 要不要给乞丐钱? [2012/08]
- 情商(EQ) 和 智商 (IQ) [2012/09]
- 逝去的, 不仅仅是岁月 [2012/09]
- 达摩祖师和韩国白菜 [2012/09]
- 奥运胡想 [2012/08]
- 书包一定得孩子自己背 [2012/08]
- 以直报怨,非以德报怨 [2012/09]
- 茫茫人海中,为什么是他? [2012/08]
- 动物们的爱情另类解读 [2012/08]
- 我为什么修学佛法? [2012/09]
情商(EQ) 和 智商 (IQ)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新解
文: 肥姬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孔子的大教育家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也就是说,当时他就已经注意到: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EQ),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IQ)。
远古之人读书是为了自己心灵的提升,修养自己的道德,培养自己的智慧,社会环境允许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所以会出现诸子百家这样的空前的盛况。
而学习那些琴棋书画,也是为了怡养性情,熏陶自己。《高山流水》中的伯牙和子期就为世人留下了一曲“知音难觅,一曲难求”的千古绝唱。先人学习的动力是为了追求情商。
可是现在我们的学习完全是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学什么,要不是为了取悦人,要不就是为了追名逐利。
弹琴是为了考级,读书是为了好工作罢了。所谓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莘莘学子读书,就是为了取得高分数,进好大学,慕名利财富,今人学习的动力是追求智商。
情商和智商到底哪个更重要呢?《 进化论》作者达尔文曾经说过: "It is not the strongest of the species that survives, nor the most intelligent, but the one most responsive to change." (被淘汰而存留的物种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环境的,即,情商最高的)
何为情商(EQ- emotional quotient ) 何为 智商 (IQ- intelligent quotient)呢?
据Vic Burrack :IQ's may be based on a student's level of knowledge but EQ's are the level of a student's ability to emotionally judge situations and/or fit into groups by managing their personal interactions.
(IQ 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而EQ 则是通过管理自身的情绪,识别环境/融入群体的交际能力)
《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中,萨洛维及其合作伙伴约翰·梅耶已对情绪智力给出了详细的定义,情绪智力扩展为5个主要领域:了解自身情绪、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 他认为“情感智商包含了自制、热忱、坚持,以及自我驱动、自我鞭策的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为此,他们推出的成就方程式为:20%的IQ+80%的EQ=100%的成功。
情商高的人,生活比较快乐,能维持积极的人生观,适应能力比较强,不管做什么,成功的机会都会比较大。看一个孩子情商是否高,并不是看他到底学得了多少知识,而应该看他的情绪和社会性发展情况。他应该是--自信心强、好奇心强、自制力强、人际关系良好、情绪良好、同情心强。
记得前年回国的时候,以前的学生招呼了一桌人,其中俩个学生特别地引人注目。 对老师来说,能记住的学生要不是学业最突出的,要不就是学业最差劲的,而中间力量,往往会被忽视。
因为学业最好的学生给老师带来荣誉,往往承担班干部的职责,和老师接触的机会较多;而学业最差的学生给老师带来麻烦,往往是班级麻烦的源泉,老师找他们谈心的机会很多。
当年学业最好的学生,背有点驼了,表情有点木木地。在北大读完物理博士,现在还在北大做基础天文物理的研究,可是,他完完全全是生活中的糊涂虫。我心里真是替他着急,如果能够用知识换能力,我宁愿他是个生活在世俗中的常人,享受着世俗的快乐。IQ 太高,EQ不高,还真是不行!
当年最调皮,整日与我套近乎的学生,意气风发,据说是班上目前最有钱的老板,我临回加拿大前,还特地买了当地的特产给我送来。看来还记得当年我不歧视,循循善诱的恩,也或许他的EQ 很高,让我不要忘了家乡和故里吧!
在我们部门,IQ高的中国人和印度人都在勤勤恳恳地埋头工作着, 而有个整日没干啥活,还整日领功拿赏的土生土长的同事,学历大概就高中,确有着supervisor 的头衔,让我们的印度同事颇有怨言,我说:“你能和整个公司的人打成一片,和CFO 一起买彩票,和CEO 和她一起打高尔夫, 和顶头女上司说黄色笑话吗?”她忙摇头。
古人孔子都提倡EQ, 何况今人呢? 看来,我们的EQ 还得加紧磨练,认真修行,争取早日能练出无上神功!
注: 文献参考来自:
1) 百度的《情商》
2) Vic Burrack-EQ VS. IQ: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in Success or Failure of a Student
3) 上海学前教育网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