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未必就不幸福

作者:杨立勇  于 2012-11-28 17:1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两性话题|已有4评论

剩男剩女,无论是自愿的或非自愿的,都会成为父母亲友心中隐隐的痛,八卦街坊窃窃私语的话题。久而久之, 也就成了他们自己无法言说的心病。即使是高擎妇解先锋旗帜的独立女性,掷地有声地发出自愿选择剩下的吼声,也无法让她的听众信服。那铿锵的吼声背后,听起 来总透着几分色厉内荏,那一份孤傲中,总带着隐隐的闺怨。
屈从世俗无形而巨大的压力的男女,不挑剔,不矫情,只要相看两不厌,差不多就把事情给办了,搭伙过起寻常日子,慢慢地就找到了幸福感。这就是绝大多数婚姻的基础和态势。
剩下的,必定是在某些方面有异于常人的考量,有不可妥协的择偶标准,或有过刻骨铭心的过去难以释怀,或……,总之,有了太多的“或者”而剩下来。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剩下一族,或许不能享有老婆(老公)孩子热炕头的市井乐趣,要与孤寂作殊死战。
作家韩松落在品评三毛的文章里有这么一段话,可以让剩下一族感到心头一热:
“人的一生,那里能那么幸运,快捷地找到了要找的那个人?在有月亮的晚上,在桃树底下,惊喜地问一声:‘原来你也在这里!’那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要曲折 兜转,九曲十八弯,像人类文明进程一样,尝遍百草,中毒无数才发现一味好药。或者看了几百年的星空,看断了几代人的脖子,才发现星辰运行的规律。对于生性 敏感,对感情有着绝高要求的人来说,如果不打算掩着鼻子随便抓个人来终此一生,难度又会加大十分。大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阅人无数,才发现一个好人,不得不 过尽千帆,才体察一点人性运行的规律。或者耐着性子把自己变成一所学校,把有点可能性的对象从情感类人猿的阶段进行培养,从上厕所掀不掀马桶盖子这样的小 事上进行现代感情文明的训练,最后训练得刚刚可以见人了,保不齐会被人挖走,徒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别的男人女人贡献了一个合格的丈夫或者妻子。
有的时候,我们更得抱着买彩票的心,以成年累月购买彩票的耐心等待那个人的出现,说不定就在别人废弃的票里翻出一张没兑奖的中奖彩票;或者像个拾荒的,在别人丢弃的杂物中细翻细拣,在别人当咸菜罐子使的破烂中,翻出个蒙尘的半坡彩陶来。
对感情有着绝高要求的人来说,谋取感情是必谋生更为艰难的事,要时刻做好最坏的打算,并准备扮演尝百草的神农,研究猩猩的珍妮古道尔,或者具有文物鉴别常识的拾荒者等等角色。”
不苟且,不将就和不妥协的生活,是一种高素质高层次的生活。即使是孤芳自赏,也是活色生香。
韩松落在另一篇文章里更有精彩结论:
“独身未必有多么不愉快,身边有人也未必一定喜出望外,但独身独处常被粗暴地等同于孤独,被认为是可耻的,是负面的,当事人在这种压力下,不但要以个别极端的事例(暴毙家中)进行自我否定自我恫吓,更会急于掩着鼻子抓个人来结束这种状况,这种动机促成婚姻或者恋情,可想而知能有多愉快,形式上的双数,或许是心灵上更大的单数,比孤独更可怕的,是被迫不孤独。”
可见,剩下的,未必就不幸福。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1 回复 xhqp29 2012-11-28 20:14
每个人的个人选择,喜欢独处就一个人咯。
0 回复 tea2011 2012-11-28 22:57
独身未必有多么不愉快,身边有人也未必一定喜出望外ZT
1 回复 mn_guy 2012-11-29 03:52
在中国大城市里,主要是单身有房男太少,造成乘女大军。不信你问问那些女的愿不
愿意找没房子的男的。
2 回复 麦燕萍 2012-11-29 06:55
赞同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3 05:2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