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美学”是个伪命题

作者:杨立勇  于 2019-8-4 09:3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英文分享

(杨老师翻译笔记)

“暴力美学”是个伪命题

乍听到“暴力美学”这个词语,本能地认定它是个oxymoron(矛盾修饰法),即由两个自相矛盾的词(“暴力”与“美学”)组成的词组。后来去查了它的英文原文,却原来是:Aestheticization of violence(“对暴力的美化”)。恍然大悟:原来“暴力美学”不是一个美学概念,而是一种社会行为现象!

给杀戮和暴力披上一件“审美”的外衣,可能是人类独有的现象。纵观人类历史,暴力与艺术几乎像孪生兄弟一样如影随形:古罗马神话,古希腊悲剧,莎翁悲剧,西部牛仔片,警匪片,黑帮电影,侦探推理片,惊悚悬疑片,漫威电影,战争片,灾难片,星际科幻片,等等。

其实,所谓“暴力美学”,不仅仅只限于舞台影视,现实生活中也俯拾即是:角斗士,绅士决斗,西班牙斗牛,哈萨克叼羊比赛,拳击,UFC格斗,. . . . . . ,几乎所有观赏性的暴力行为,都可以被贴上“审美”的标签。

当然,有了彩色胶片数码技术以后,电影成了演绎“暴力美学”的最佳媒介:刀光剑影处喷薄而出的殷红血液艳若桃花;慢镜头让子弹飞一会才慢慢穿过眉心,洁白如牛奶的脑浆灿烂绽放,那色彩,那线条,犹如抽象艺术家在画布上恣意作画,煞是好看;古惑仔的纹身和刀疤;切腹的日本武士雪白的和服慢慢渗出点点梅花;被撞飞的汽车在空中打转的弧线;拳击手套打到腮帮血口喷人的瞬间;都很有艺术范儿。当然,这种审美的前提是:审美者都是暴力的观赏者,而不是承受者。这也符合中国传统的“香远益清”的审美原则,即“暴远益美”。

既然“暴力美学”并非一个美学范畴,而仅仅是一个泛审美的概念,那么“暴力美学”其实就是一个伪命题了。不过,既然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听起来比较高大上的以讹传讹,又何苦吹毛求疵呢?或许,像“long time no see ”一样,讹被传久了,竟然也就变成真的了。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6 20:4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