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苦涩的《糖》

作者:杨立勇  于 2019-12-30 04:1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杨老师读书笔记:棉棉《糖》)

她曾经与另一位被舆论贴上“用身体写作”标签的前卫作家卫慧齐名。

为了不被舆论这种先入为主之见所误导,我先翻开棉棉在这本书写的前言“《糖》在2019年说一个爱情故事”。

有几句话马上吸引住我的眼球:

"不要再在痛苦的基础上虚构痛苦,唯有死亡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我们也有太多的吻被浪费。"

"自杀不是结束。自杀只会令问题更复杂。自杀不能结束痛苦。"

如果说“以身体写作”的女人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我不介意好好地去读完这本书。(其实,给她们贴上这种标签真是冤枉了她们,只因为棉棉小说中的一句“我说我想找到一种离身体最近的写作方法”被批评家们肆意曲解和生搬硬套。)

这是一本非常歌德风的暗黑小说。她的文字既颓废又摇滚,像Jim Morrison的歌词。她讲述的悲伤爱情故事像Kurt Cobain。严格来说,这不像一本小说,因为它没有什么细节描写,更像是一本意识流心理笔记,有时更近乎一种梦呓或者醉语,一直想把读者拉向黑暗――一种令人回味无穷却又望而生畏的黑暗(也有人美其名曰“堕落美学”)。

那是刚刚开放的中国大都市纸醉金迷后的黑暗――是洋人搭讪中国女孩的酒吧,地下摇滚乐队,滥交,毒品,吉他,盗版CD和影碟,北漂,同性恋,双性恋,HIV, 自杀等元素调合而成的那种特殊的黑暗。

棉棉和卫慧,都是从那种黑暗中侥幸走出来的幸存者,并大胆记录了她们当时的真实状态与心态。用棉棉的话说,:“这场青春我既是受害者又是凶手。”

“糖”或许是一个隐喻。江湖上把“摇头丸”俗称为“糖”。读棉棉的《糖》,的确有摇头丸似的迷幻感,梦呓感和幻灭感。

而贯穿全书的,则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宿命感
(书中数次出现这样的句子“那种叫做命运的东西”)。

像玛当娜,辛蒂罗博这些当年的摇滚愤青一样,走向知天命之年的棉棉卫慧们应该都皈依了某种信仰,因而也变得慈眉善目气定神闲起来了。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5 01:3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