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岁女生楼道王菲(刘美麟)翻唱《因为爱情》 [2012/12]
- 古迹 [2013/05]
- 【忧遁草】 [2013/03]
- 【隨緣】 [2012/12]
- 天穿日 [2013/03]
- 【白川乡合掌屋之四季(夏)SHIRAKAWA 】 [2012/11]
- 【奥斯卡红毯】 [2013/02]
- 【給我的女人一點面子】 [2012/12]
- 【有趣的数学】 [2012/11]
- 【波德申艾维林海滨渡假村 Avillion Village Resort】 [2012/12]
- 杨紫琼未婚夫任马来西亚旅游大使 托德获百万与土地 [2013/04]
- 【白川乡合掌屋之四季(秋)SHIRAKAWA 】 [2012/11]
- 【有錢人的兒子与伐木工人的兒子】 [2013/07]
- 【时间煮雨】 [2013/07]
- 【苏州火车站的一次“训话”】 [2012/10]
- 【有些事。。。】 [2012/11]
- 【因為愛,這世界更美麗!】 [2012/12]
- 【不要死的太愚蠢!】 [2012/12]
- 【你會怎麼做?】 [2012/12]
- 【夢想】- 文 / 李安 [2013/02]
- 【母親的眷戀】 [2012/12]
- 【相親】 [2012/12]
- 【堆疊人生】 [2013/02]
- 【旅游】 [2012/12]
- 【念红】 [2013/01]
- 【你的價值,你來決定】 [2012/12]
10月29日大事記
1268年:士瓦本末代公爵康拉丁在那不勒斯被斬首處死。
1675年:萊布尼茨首次使用了符號「∫」,作為積分的標誌。
1787年:以西班牙傳說人物唐璜為主角,由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作曲的歌劇《唐璜》在布拉格首演。
1675年:萊布尼茨首次使用了符號「∫」,作為積分的標誌。
1787年:以西班牙傳說人物唐璜為主角,由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作曲的歌劇《唐璜》在布拉格首演。
1859年:西班牙對摩洛哥宣戰。
1863年:國際紅十字會成立。
1888年:蘇伊士運河專約在君士坦丁堡簽訂。
1911年:辛亥革命:山西宣布獨立,推舉閻錫山為都督,開始其在山西的38年統治。
1913年:薩爾瓦多洪災,數千人死亡。
1916年:阿拉伯人在漢志起義,反對奧斯曼帝國。
1922年:墨索里尼成為義大利首相。
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正式成立,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土克成為首任總統。
1923年:德國共產黨在漢堡發動暴亂。
1929年:美國紐約華爾街股市完全崩盤,揭開全球「經濟大恐慌」的序幕。
1956年:以色列入侵埃及西奈半島,並向蘇伊士運河區挺進,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
1956年:摩洛哥收復丹吉爾。
1958年:蘇聯作家帕斯捷爾奈克迫於政府壓力,放棄諾貝爾文學獎。
1962年:在聯合國秘書長吳丹的要求下,美國停止封鎖古巴,古巴飛彈危機告一段落。
1964年:中國與尚比亞建交。
1964年: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合并成為坦尚尼亞。
1969年:通過ARPANET,首次實現了兩台計算機的互聯。
1974年:莫羅第四度出任義大利總理。
1980年:伊朗人質危機:美國政府在佛羅里達進行直升機模擬營救,在參與演習的直升機墜毀後,美國放棄了武力營救人質的計劃。
1983年:土耳其發生地震,1300人死亡。
1991年:中國棋手謝軍擊敗蘇聯棋手齊布爾達尼澤,獲得西洋棋女子世界冠軍,這是第一個非蘇聯籍的女子西洋棋世界冠軍。
1997年:阿根廷足球運動員馬拉多納退役。
1998年:美國首位進入地球軌道的太空人,77歲高齡的約翰·格倫在時隔36年後,搭乘發現號太空梭重新進入太空執行STS-95任務。
2001年:香港油塘四山街一座拆卸中工業大廈倒塌,共造成六人死亡八人受傷。
2002年:越南胡志明市發生大爆炸,60餘人死亡,100餘人失蹤。
2002年:青藏鐵路清水河大橋主體工程完工。
2005年:第四屆東亞運動會在中國澳門開幕。
2005年:印度首都新德里發生的三次爆炸,造成至少61人死亡、188人受傷,當中包括外籍人士。(詳見:2005年10月29日新德里爆炸條目)
2006年:奈及利亞ADC航空公司53航班從阿布賈機場起飛後不久墜毀。機上104人中只有7人生還。
2007年:Google公司在中國登記註冊了史上最短的網域名稱「g.cn」。
1863年:國際紅十字會成立。
1888年:蘇伊士運河專約在君士坦丁堡簽訂。
1911年:辛亥革命:山西宣布獨立,推舉閻錫山為都督,開始其在山西的38年統治。
1913年:薩爾瓦多洪災,數千人死亡。
1916年:阿拉伯人在漢志起義,反對奧斯曼帝國。
1922年:墨索里尼成為義大利首相。
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正式成立,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土克成為首任總統。
1923年:德國共產黨在漢堡發動暴亂。
1929年:美國紐約華爾街股市完全崩盤,揭開全球「經濟大恐慌」的序幕。
1956年:以色列入侵埃及西奈半島,並向蘇伊士運河區挺進,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
1956年:摩洛哥收復丹吉爾。
1958年:蘇聯作家帕斯捷爾奈克迫於政府壓力,放棄諾貝爾文學獎。
1962年:在聯合國秘書長吳丹的要求下,美國停止封鎖古巴,古巴飛彈危機告一段落。
1964年:中國與尚比亞建交。
1964年: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合并成為坦尚尼亞。
1969年:通過ARPANET,首次實現了兩台計算機的互聯。
1974年:莫羅第四度出任義大利總理。
1980年:伊朗人質危機:美國政府在佛羅里達進行直升機模擬營救,在參與演習的直升機墜毀後,美國放棄了武力營救人質的計劃。
1983年:土耳其發生地震,1300人死亡。
1991年:中國棋手謝軍擊敗蘇聯棋手齊布爾達尼澤,獲得西洋棋女子世界冠軍,這是第一個非蘇聯籍的女子西洋棋世界冠軍。
1997年:阿根廷足球運動員馬拉多納退役。
1998年:美國首位進入地球軌道的太空人,77歲高齡的約翰·格倫在時隔36年後,搭乘發現號太空梭重新進入太空執行STS-95任務。
2001年:香港油塘四山街一座拆卸中工業大廈倒塌,共造成六人死亡八人受傷。
2002年:越南胡志明市發生大爆炸,60餘人死亡,100餘人失蹤。
2002年:青藏鐵路清水河大橋主體工程完工。
2005年:第四屆東亞運動會在中國澳門開幕。
2005年:印度首都新德里發生的三次爆炸,造成至少61人死亡、188人受傷,當中包括外籍人士。(詳見:2005年10月29日新德里爆炸條目)
2006年:奈及利亞ADC航空公司53航班從阿布賈機場起飛後不久墜毀。機上104人中只有7人生還。
2007年:Google公司在中國登記註冊了史上最短的網域名稱「g.cn」。
出生
1017年:亨利三世,羅馬人民的國王、羅馬帝國皇帝(1039年-1056年)。(逝於1056年)
1504年:申師任堂,朝鮮國中期女性書畫家、作家、儒學者和詩人,朝鮮史上良妻賢母的典範。(逝於1551年)
1656年:愛德蒙·哈雷,英國天文學家。(逝於1742年)
1740年:詹姆士·包斯威爾,英國傳記作家。(逝於1795年)
1879年:法蘭茲·馮·巴本,德國總理(1932年)。(逝於1969年)
1887年:林茂生,台灣第一位哲學博士。(失蹤於1947年)
1889年:李大釗,中國共產黨始創人之一。(逝於1927年)
1897年:約瑟夫·戈培爾,德國納粹黨主要領導人之一,被稱為「宣傳的天才」。(逝於1945年)
1910年:艾爾弗雷德·朱爾斯·艾耶爾,英國哲學家,以《語言、真理與邏輯》聞名。(逝於1989年)
1920年:巴茹·貝納塞拉夫,委內瑞拉裔美國醫學家,1980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逝於2011年)
1923年:卡爾·傑拉西,奧地利裔美國化學家、小說家、劇作家、口服避孕藥開發者。
1926年:瓊·維克斯,加拿大男高音、音樂博士。
1929年:廖本懷,前香港政府官員。
1929年:葉夫根尼·馬克西莫維奇·普里馬科夫,俄羅斯總理(1998年-1999年)。
1930年:妮基·桑法勒,法國雕塑師、畫家和電影導演。(逝於2002年)
1935年:高畑勲,日本動畫導演、製作人。
1938年:愛倫·強森-希爾利夫,賴比瑞亞總統(2006年─),首位民選非洲國家女總統。2011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1938年:拉爾夫·巴克希,美國動畫和真人電影導演。
1945年:小栗康平,日本電影導演。
1958年:陳昇,台灣歌手。
1968年:張楚,中國歌手。
1969年:陶晶瑩,台灣節目主持人、歌手、作家。
1970年:雲達沙,荷蘭職業足球運動員。
1970年:高古,荷蘭前職業足球運動員。
1971年:薇諾娜·瑞德,美國電影女演員。
1973年:皮利斯,法國職業足球運動員。
1975年:林熙蕾,台灣女演員。
1504年:申師任堂,朝鮮國中期女性書畫家、作家、儒學者和詩人,朝鮮史上良妻賢母的典範。(逝於1551年)
1656年:愛德蒙·哈雷,英國天文學家。(逝於1742年)
1740年:詹姆士·包斯威爾,英國傳記作家。(逝於1795年)
1879年:法蘭茲·馮·巴本,德國總理(1932年)。(逝於1969年)
1887年:林茂生,台灣第一位哲學博士。(失蹤於1947年)
1889年:李大釗,中國共產黨始創人之一。(逝於1927年)
1897年:約瑟夫·戈培爾,德國納粹黨主要領導人之一,被稱為「宣傳的天才」。(逝於1945年)
1910年:艾爾弗雷德·朱爾斯·艾耶爾,英國哲學家,以《語言、真理與邏輯》聞名。(逝於1989年)
1920年:巴茹·貝納塞拉夫,委內瑞拉裔美國醫學家,1980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逝於2011年)
1923年:卡爾·傑拉西,奧地利裔美國化學家、小說家、劇作家、口服避孕藥開發者。
1926年:瓊·維克斯,加拿大男高音、音樂博士。
1929年:廖本懷,前香港政府官員。
1929年:葉夫根尼·馬克西莫維奇·普里馬科夫,俄羅斯總理(1998年-1999年)。
1930年:妮基·桑法勒,法國雕塑師、畫家和電影導演。(逝於2002年)
1935年:高畑勲,日本動畫導演、製作人。
1938年:愛倫·強森-希爾利夫,賴比瑞亞總統(2006年─),首位民選非洲國家女總統。2011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1938年:拉爾夫·巴克希,美國動畫和真人電影導演。
1945年:小栗康平,日本電影導演。
1958年:陳昇,台灣歌手。
1968年:張楚,中國歌手。
1969年:陶晶瑩,台灣節目主持人、歌手、作家。
1970年:雲達沙,荷蘭職業足球運動員。
1970年:高古,荷蘭前職業足球運動員。
1971年:薇諾娜·瑞德,美國電影女演員。
1973年:皮利斯,法國職業足球運動員。
1975年:林熙蕾,台灣女演員。
逝世
1889年:車爾尼雪夫斯基,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唯物主義哲學家、文學批評家、作家。(生於1828年)
1911年:約瑟夫·普利茲,美國現代報業奠基人(生於1847年)
1977年:陳望道,文學家、教育家(生於1890年)
1991年:黃君壁,國畫大師。(生於1898年)
1999年:柏立基,第23任香港總督(生於1906年)
2002年:田長霖,台灣物理學家(生於1935年)
2005年:臧玉琰,82歲,中國男高音歌唱家。[1]
2006年:喬治·薩里迪斯(George N. Saridis),智能控制和機器人學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1911年:約瑟夫·普利茲,美國現代報業奠基人(生於1847年)
1977年:陳望道,文學家、教育家(生於1890年)
1991年:黃君壁,國畫大師。(生於1898年)
1999年:柏立基,第23任香港總督(生於1906年)
2002年:田長霖,台灣物理學家(生於1935年)
2005年:臧玉琰,82歲,中國男高音歌唱家。[1]
2006年:喬治·薩里迪斯(George N. Saridis),智能控制和機器人學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節假日
土耳其國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