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春天小果园锦集 [2020/06]
- 2020年感恩节展示前兆小果园大杂烩 (21/30个品种) [2020/11]
- 关于马航的一个既离奇又悲惨的真实故事 [2014/03]
- 悲惨童年与悲剧婚姻 (18+) [2014/09]
- 中国顶级好学区的房价及房屋租金 [2015/03]
- 北京机场东京机场艺术风范较量 [2015/03]
- 痴心女与黑心男 (18+) [2015/04]
- 一位乳腺癌患者的真实经历 [2015/01]
- 果园新景象:成串生成,硕果累累! [2013/10]
- 我签字,我画押,死了不用你们偿命 [2015/06]
- 在重度雾霾中享受顶尖美食 --- 苦中求乐 [2017/01]
- 必须分分秒秒看护的变幻莫测的病人(作者:嫣蝶, 授权转发) [2018/05]
- 西雅图奇遇记-歪打正着我坐上了头等舱 [2017/02]
- 精彩---美国总统座车司机倒车训练(视频) [2016/10]
- 美国病房:疫情当空 医护当哭 (作者:嫣蝶,授权转发) [2020/03]
- 小果园前景展望 [2014/06]
- 桃花盛开,百花争艳 [2013/03]
- 秀一秀日本的智能马桶盖 [2015/03]
- 老和尚的慧眼---神仙在人间(二) [2014/11]
- 快讯:贊奥巴马医疗改革 [2014/11]
- 思维遥测 [2014/11]
- 用智能手机拍摄全景照 [2014/02]
- 我们这一代科学家招谁惹谁啦? [2014/10]
- 调皮的小摄影师和小建筑师 [2014/06]
- 密码 1221 [2014/12]
- 前三名猜着,就能得红包(金币100,50,30)没有猜对的也有安慰奖 [2014/08]
- 对引力波探测的几点疑问 by 吕大炯 (三) [2016/02]
地震预报精选---支持篇
1. 科学泰斗严济慈支持吕大炯重要论文及重要定律在中国科学上发表
一九八零年吕大炯写了一篇地震预报方面的重要论文"应力波,应变波动及缓慢地震",投稿于中国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中国科学".该论文得到了中国科学泰斗,当时的中国科学主编严济慈教授的大力支持,立即予以发表.该论文中特别论述了吕大炯所发现和总结出来的重要定律"远近震前兆相关定律(简称吕氏定律),该定律解决了地震界困惑多年的关键问题.
后来,有些人看不懂也理解不了该论文的重大意义,向严济慈反映.严济慈主编说:"很好么!你们有不同意见可以写出论文来,我将把你们的论文及吕大炯的答辩论文一起发表!但不要在下面搞小动作."
这就是真正的科学泰斗对科学问题的实事求是和严肃认真的负责态度.
本信息原由中国科学资深编辑刘延敏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2. 世界著名科学家中科院副院长吳有训关心和支持吕大炯的地震预报研究工作
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的某一天,吕大炯突然得到通知:中国科学院吳有训副院长想了解一下吕大炯的地震预报研究工作及所遭遇的困难情况.由于吕大炯在物理课本上已经知晓了康普顿-吳有训效应,因此对这次约见很是兴奋.
工作彚报在晚上吳副院长家里进行. 吕大炯把自己的地震预报研究工作全面而又详细地作了介绍,足足用了两个小时.在此期间, 吳副院长也时时提出问题.最后, 吳副院长说:”我听明白了!”说罢就拿起电话,向科学院要车,明天一早去院部.
几天后, 吳副院长告诉吕大炯,”已经和他们讲了,但他们说我是物理学家,不是地震学家,为什么这么偏袒这个年轻人?”(注:当时吕大炯正值36岁) 吳副院长又接着说:”地震预报需要由多学科联合来攻坚.你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的.就象你所说的,是属于地震预报的唯象物理学.所以我是有发言权的!” 吳副院长最后说:”我支持你的地震预报研究工作,并赞赏你所取得的成就!”
三十年过去了. 吕大炯觉得现在的中国需要更多一些像吳有训这样的科学家:不但自己能够取得卓越的成就,也能支持年轻科学家的工作,并为他们的成就而感到高兴,少一些……
3. 中科院院长芦嘉锡支持吕大炯从事边缘科学的研究
在唐山地震以后第十二天开始从事地震预报的吕大炯,独创了一门地震预报唯象物理学的新学科.实际上这门学科属于边缘科学.众所周知, 边缘科学是很难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一些科研部门认为这些边缘科学不属于它们的研究范围,因此课题不能列入计划;出国进行学术交流藉口不懂这门学科而不被批准;成果无人鉴定… 总之,一系列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正在此困难当头,吕大炯遇到了一位新来的善良而坚持原则的好院长芦嘉锡. 芦院长出面帮助解决了许多困难,扶植了这一新学科的研究与发展.例如:通知所里对吕大炯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只需对吕进行政审, 芦院长将亲自在批准书上签字;
芦院长又亲自同意成立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与地震学研究实验室,并由吕大炯负责;由技术科学部主任王大珩出面组织整理张文佑,程裕祺等五位学部委员的书面推荐信,并由芦院长亲自批准提升吕大炯为副研究员…
与此同时国外的高度评价也接踵而来…所以说,没有芦院长及王大珩主任的大力支持, 吕大炯将一事无成.
由此看来, 边缘科学如果能得到象他们这样有胆识有远见的科学家的支持,就能得到蓬勃发展.
4 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杨海波为吕大炯题词
5. 中国地质部副部长程裕淇总工程师为吕大炯所著”震兆云霞”作序 ...
中国地质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 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程裕淇先生为吕大炯所著”震兆云霞”再版作序. 序言全文请参看”震兆云霞” 再版文本.
众所周知, 程裕淇先生是中国最为徳高望重的地质科学家. 在他所写的这篇序言中特别提到(吕大炯)”作了某些远震三要素的预报”.
“震兆云霞” 再版之后, 吕大炯一直没有机会向程裕淇先生当面致谢, 深表遗憾.
6. 国防科技委主任张震寰支持吕大炯在京召开地震预报国际会议 ... ...
经国家科委及中国科学院批准, 由吕大炯负责的应用物理与地震学研究实验室于一九八七年九月在北京举办”第二届地震前兆国际会议”.该国际会议 由吕大炯主持.
此时XXXXX有人发话,谁要敢召开这次国际会议,将追究谁的责任.这时吕大炯真的被搞糊涂了: 到底是国家科委及中国科学院大呢?还是XXXXX大?
好在此时此刻,前国防科委科技委主任张震寰挺身而出, 愿意与吕大炯共同主持这次国际会议, 为吕大炯撑腰. 同时张主任还说:”中国就是缺少象吕大炯这样的科学家, 他能够独自创立一门新型学科,开拓一个崭新领域,用以解决世界上的重大科学难题.” 张主任接着说:” 要追究责任,就让他们来找我吧!”
后来国际会议照常召开(仅仅由于XXXXX的这句话而延迟一天举行)并胜利闭幕,. 会后也没有人来找张震寰, 原来是虚惊一场!
藉此回顾之际, 吕大炯向张震寰将军(因为在網上都这么称呼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7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 中国科学院地质所所长张文佑为吕大炯的” 观察图形预报震中”提供有力佐证
吕大炯在研究地震预报的初期,发现了” 观察记录图形可预报地震震中”的一些苗头,就去向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 中国科学院地质所所长张文佑请教.张教授说:”你说得很有道理.记得以前有一位国外的地震学家,他只要一看地震波形形态,就可直接判断地震已在那里发生了,不用根据地震波形作任何计算.因此你根据前兆波形直接判断地震将要在那里发生,从逻辑上看应该也是可行的.”
于是吕大炯在这方面下功夫研究,总结出了预报地震震中的前兆模式概念及根据记录图形成功地预报了某些强烈地震的震中位置.当吕大炯成功地预报了日本小笠原群岛地震的震中,震级与震时三要素及总参防震办公室出具了成功预报的证明之后,张文佑教授兴奋地说:“把证明信给我,我去给他们(意指XXXX院及XX局)看!”其实, 根据吕大炯后来的研究,地震的前兆模式还有其更加重要与深刻的含意及微妙的用处.如果后有机会出书的话,吕大炯有可能会把这一问题及其它许多至今
尚不为人知的研究心得写在他未来的书中.
唐山大地震后不久,在中科院物理所工作的陈云的女儿陈伟力告诉当时正在物理所从事地震预报研究的吕大炯说:”我父亲非常关心地震预报的研究工作.这次唐山大地震使唐山人民遭受了极其惨重的损失.我父亲的一位亲戚也在这次大地震中遇难了.你要好好研究地震预报.听说你在搞地震预报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我找一位记者为你向中央打一份报告.”过了没多久,陈伟力又告诉吕大炯,”XXX又在中央说你XX了.你赶快找那位记者再打一个报告.”我想这是从她父亲那里得来的消息.
与此同时, 吕大炯也找了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及中国地质科学院李家熙所长.他们说:”你写一封信给邓颖超,剩下的事就交给我们来办吧!”这才形成卫生部部长陈敏章,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统战部及吕大炯共四封信一起递到邓颖超手里……
9. 邓颖超等对吕大炯从事地震预报的支持
感谢大家的支持.你们的支持让我回想起研究初期,国家领导人对我的关心和支持:那时我的工作有了一点苗头,突然传来有关单位要使用我放地震预报仪器的山洞.就在这紧急关头,我去找卫生部部长陈敏章.他建议我写一封信给邓颖超.陈也写了一封信,并请赵扑初及统战部各写一封信.四封信一起递到邓颖超手里.赵在他的信里写道:请邓大姐圈阅,以表示支持.邓就在信上圈了一个碗口那么大的圈,以表示大力支持.请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个碗口那么大的圈,哪来的这项成果呢!
10. 方毅副总理兼中科院院长支持对地震云展开研究
1979年12月25日方毅副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日本奈良市市长键田忠三郎及真锅大觉教授. 当时周培源,甘栢(物理所所长兼党委书记)及吕大炯也在场. 接见时,日方提出要与吕大炯合作著书.方毅表示同意. 接见后, 方毅副总理把周培源,甘栢及吕大炯留下. 甘栢向方毅彙报:关于对地震云的研究,阻力很大,这种阻力也来自所内高层业务主管. 方毅当即表示:”我最痛恨对新生事物的打击与压制”. 并且指示:尽快写一份关于地震云的报告. 后来,由吕大炯起草了一份报告,经方毅副总理批示并上报中央. 最后由邓小平圈阅.
12. 邓小平说:“... 科学院很乱!”
(本文不涉及政治立场及政治态度,仅就关心与支持而言。)
1978年,吕大炯的地震预报研究工作难以继续开展.于是吕托童树民通过X X X把地震预报资料送到邓小平手里.几天后,童告诉吕,邓小平亲自翻阅了所有的遞上去的地震预报资料,邓说:"(吕大炯的地震预报)很好么!为什么科学院不支持?科学院很乱!"后来党委书记甘柏对吕说:“科学院领导已知道此事。”
13. 总参谋部管理局大力支持吕大炯的地震预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