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之梦》(Liebestraum No.3)(李斯特) [2013/02]
- 《幽默曲》Humoresque(德沃夏克) [2013/02]
- 《小星星变奏曲》(12 Variations on "Ah vous dirai-je, Maman")(莫扎特) ... ... ... [2013/01]
- 《婚礼进行曲》(门德尔松 & 瓦格纳) [2013/05]
- 【音乐】《悲怆奏鸣曲》(Sonata Pathétique)(贝多芬) [2012/12]
- 《CanCan (康康舞)》(奥芬巴赫) [2013/04]
- 【音乐】《月光奏鸣曲》(Moonlight Sonata)(贝多芬) [2012/12]
- 【音乐】圣桑的《天鹅》& 芭蕾舞《天鹅之死》 [2012/12]
- 阉伶法里内利(Farinelli) [2013/02]
- 【美食】罗宋汤 [2013/01]
- 【音乐】《欢乐颂》( Ode to Joy )(贝多芬) [2012/12]
- 【美食】鲜奶油蛋糕 [2012/12]
- 【音乐】《Bolero》波丽露(拉威尔) [2012/12]
- 【音乐】第二圆舞曲(肖斯塔科维奇) [2012/11]
- 【美食】自制盐水鸭(附其他部分菜肴) [2012/12]
- 《迟到》(附:Yosemite 远足) [2014/07]
莫扎特(德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 --- 1791),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当今的奥地利),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35岁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 莫扎特不仅是古典音乐的杰出大师,更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有“音乐神童”的美誉。(互动百科)
G大调弦乐小夜曲(常被稱為Eine Kleine Nachtmusik),又称“第13号小夜曲”,写于1787年。莫扎特一生共写有十三首小夜曲,这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也是莫扎特全部小夜曲中唯一用弦乐演奏的,所以通常被称作《弦乐小夜曲》。作品共分四个乐章,好像一部小型交响曲。(百科)
第一乐章( I. Allegro )
快板,奏鸣曲结构。这一乐章具有进行曲风格,开始是四小节号角特征的引子乐句,G大调、4/4拍子。呈示部主部主题清新欢畅、情绪饱满,连续出现颤音,更显得生机勃勃。副部主题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节奏鲜明,旋律流畅优美,以连奏和断奏的音型交替出现,4/4拍子。副部的第二部分是连续反复的颤音和断奏,蕴涵着一种自得其乐的情绪。展开部非常短小,主要是本乐章引子乐句、副部主题第二部分颤音和断奏音型的展开。再现部按奏鸣曲式结构原则,副部主题的调性由属调转为主调,其它都基本是呈示部的再现。最后在短小精干的尾声中结束这一乐章。
第二乐章(II. Romance. Andante )
浪漫曲,十分优美抒情,其结构具有回旋曲式的特征。主部主题淳朴、抒情,C大调、4/4拍子,曲调宽广。第一插部旋律富于流动性。第二插部跳弓与连奏形成鲜明对比。第三插部是全曲中唯一小调性的主题,它运用一个回音音型连续不断地出现于高音部和低音部,相互对比,加强乐曲的戏剧性,c小调、4/4拍子。
第三乐章( III. Menuetto. Allegretto - Trio)
短小、精致的小步舞曲,复三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由明快有力和抒情流畅两种富于对比性的旋律构成,G大调、3/4拍子。中间部柔和甜美,象是愉快的歌声,它也是由两种富于对比的旋律构成,D大调、3/4拍子。
第四乐章( IV. Molto Allegro )
生动活泼的快板,回旋奏鸣曲式结构。呈示部包含有两个主题,它们与第一乐章的单调有着紧密联系。主部主题是一首威尼斯流行歌曲,它洋溢着青春活力和生命的光辉,G大调、4/4拍子。副部主题优美生动而玲珑纤巧,它与第一乐章副部主题的第二部分类似。展开部是以主部主题为基础的调性变化与发展。再现部的主部和副部是倒置出现的,即副部主题在前,主部主题在后,因此加强了回旋曲所特有的热烈气氛。整个《弦乐小夜曲》在兴高采烈的欢快情绪中结束。
*Mozart - Serenade in G major, K. 525 'Eine kleine Nachtmusik'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DNENgxTJuM&feature=bf_next&list=PL2726E2E7007718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