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小提琴《回忆》& 《小夜曲》(Frantisek Drdla)

作者:青莲。  于 2012-12-15 23:0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古典音乐(Drdla)|通用分类:音乐欣赏|已有7评论

关键词:小提琴, 小夜曲

弗朗蒂切克·德尔德拉 (Frantisek Drdla,1868-1944),捷克斯洛伐克作曲家,小提琴家。早年曾在布拉格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和作曲,后入维也纳音乐学院深造,此间从师于布鲁克纳和克伦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后定居维也纳,并在维也纳宫廷歌剧院担任乐队首席小提琴和指挥,并且频繁到欧洲各地演奏旅行。 他一生中写了许多小提琴曲、室内乐和轻歌剧等作品,其作曲风格融合了他的故乡波希米亚的民族旋律与当时浪漫主义音乐的性质,而这也是他所有作品的共同特征。 他的多数小提琴曲都以旋律为重心,其中《回忆》、《小夜曲》等脍炙人口的小提琴名曲为他的代表作。

小提琴独奏曲《回忆》(SOUVENIR)又译《纪念曲》,作于1904年,曲中散发着浓烈的乡愁情调,据说是德尔德拉访友路经舒伯特墓地时的感怀之作。乐曲为平静的行板,D大调、3/4拍子。采用“ABA”三段体,开始时的主题A饱含深情,略带忧伤情绪;乐曲中段B转至降B大调,由小提琴双音奏出悠长而充满梦幻色彩的主题,钢琴伴奏部分则以华丽的下行琶音与小提琴相呼应。在气氛高扬至顶点后,又以非常自然的过渡回到开头的旋律A。最后全曲在飘忽的小提琴双音绵延之中结束。

 

《回忆》(Souvenir)

 

《小夜曲》(Serenade)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4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3 回复 bluedreamhd 2012-12-15 23:52
又发现好音乐,不错。
4 回复 千年等一回 2012-12-16 02:22
有时觉得奇怪,为何西方文化能产生出那么多Touch人的心灵的音乐? 而中国除了喜洋洋,就是合家欢。
3 回复 青莲。 2012-12-16 05:56
bluedreamhd: 又发现好音乐,不错。
好听的音乐,大家分享哦  
3 回复 青莲。 2012-12-16 06:03
千年等一回: 有时觉得奇怪,为何西方文化能产生出那么多Touch人的心灵的音乐? 而中国除了喜洋洋,就是合家欢。
可能是两个原因吧(自己这么认为):
1. 西方社会历来比较崇尚各类艺术,宗教,和宫廷也有对音乐的需要,人们也乐意转播这种音乐的快乐。
2。西方的乐器比中国乐器表现力丰富,如钢琴,小提琴等,不像中国乐器音色比较单薄。
4 回复 千年等一回 2012-12-16 08:42
青莲。: 可能是两个原因吧(自己这么认为):
1. 西方社会历来比较崇尚各类艺术,宗教,和宫廷也有对音乐的需要,人们也乐意转播这种音乐的快乐。
2。西方的乐器比中国乐 ...
很赞同,我倒没想到乐器这个因素。这与乐器应该是有关的。但就需要来说,我想中国古代也极其重视礼乐,这个乐就是指宫廷用的音乐,但乐器却多为简单丝竹钟磬等。最美的什么广陵散曲之类的也不过如此。我想是不是我们的独特的华夏文明在思想文化上就产生不了如柴可夫斯基悲怆交响曲那样伟大的乐曲?我其实是在说也许承载我们思想文化的语言就不太适合现代我们看到的西方音乐?瞎说了。
4 回复 青莲。 2012-12-16 10:37
千年等一回: 很赞同,我倒没想到乐器这个因素。这与乐器应该是有关的。但就需要来说,我想中国古代也极其重视礼乐,这个乐就是指宫廷用的音乐,但乐器却多为简单丝竹钟磬等。 ...
你说得非常正确,除了对音乐本身的解释外,更主要就是思想,文化,习俗,甚至政治等各方面的原因。比如文革时期,音乐只能以样板戏为主。而今,每年的元旦,欧洲有以演奏施特劳斯家属音乐为主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而中国除夕有少不了赵本山小品的新春联欢会。
3 回复 mountainview 2013-6-20 03:41
喜欢。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4 13:4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