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之梦》(Liebestraum No.3)(李斯特) [2013/02]
- 《幽默曲》Humoresque(德沃夏克) [2013/02]
- 《婚礼进行曲》(门德尔松 & 瓦格纳) [2013/05]
- 【音乐】《月光奏鸣曲》(Moonlight Sonata)(贝多芬) [2012/12]
- 《CanCan (康康舞)》(奥芬巴赫) [2013/04]
- 《小星星变奏曲》(12 Variations on "Ah vous dirai-je, Maman")(莫扎特) ... ... ... [2013/01]
- 阉伶法里内利(Farinelli) [2013/02]
- 【音乐】圣桑的《天鹅》& 芭蕾舞《天鹅之死》 [2012/12]
- 【音乐】《悲怆奏鸣曲》(Sonata Pathétique)(贝多芬) [2012/12]
- 【美食】罗宋汤 [2013/01]
- 【美食】鲜奶油蛋糕 [2012/12]
- 【音乐】《Bolero》波丽露(拉威尔) [2012/12]
- 【音乐】《欢乐颂》( Ode to Joy )(贝多芬) [2012/12]
- 《Somewhere in Time》主旋律(《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变奏18) [2013/01]
- 【美食】自制盐水鸭(附其他部分菜肴) [2012/12]
- 《迟到》(附:Yosemite 远足) [2014/07]
德沃夏克(捷克语:Dvořák,1841-1904),是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Folk Music)的主要代表人物。1894年,德沃夏克在捷克苇梭卡地区度假,在那里他写下了八首幽默曲,皆为钢琴独奏小品。其中的第七首最为出名,后被改编成小提琴独奏,以及管弦乐等其他各种乐器的独奏曲。理论上,幽默曲是一种常见的短小音乐体裁,它兴起于19世纪以后,多采用2/4 或4/4拍子,常常用以反映某种活泼或诙谐的情调。但很多人认为,德沃夏克的这首《幽默曲》更类似小夜曲,没有任何的幽默成分在内,有的倒是淡淡的惆怅。
德沃夏克《幽默曲》马友友 & 伊扎克·帕尔曼
Dvořák Humoresque Yo Yo Ma, Itzhak Perlman
大家都过完情人节了,大概只有我感觉还没有名副其实地经历过,因为这几天老公忙得没时间,前几天就已经打招呼说等到了周末再好好庆祝,今天早上起来,望着还是空空荡荡的花瓶,我忍不住地问他:你的内心有没有很强烈的内疚感?他不好意思地说,是有点。和所有的夫妻一样,做久了,总少不了磕磕碰碰,好在,老公有时还是个穷浪漫的人,这多少弥补了我们在物质上比较贫乏所带来的遗憾。也不知道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现在每年,我的生日,母亲节,还有情人节,他都会给我送花。记得前年,他为了给我一个惊喜,原本可以只花20美金的玫瑰花,却瞒着我,花了60多从网上订购,还让专人在情人节的晚上给我送来,结果送花的人敲门声太响,把我吓得半死,我拆开盒子,拿出玫瑰花的手都发颤了,却还要假装这是激动万分的结果............
德沃夏克生平介绍
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捷克语: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1841年9月8日-1904年5月1日),生于布拉格(时属奥匈帝国,现属捷克)拉霍奇夫斯,早年入布拉格音乐学校,毕业后进行音乐创作,1890年受聘布拉格音乐学院教授;在此期间他受到祖国民族复兴、发展民族文化的思潮的影响,接触了西欧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的作品;1892—1895年春应邀在美国纽约音乐学院教学并任院长,回国任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1904年去世;他是十九世纪世界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第9“自新大陆”交响曲、大提琴协奏曲等。
安东·列奥波德·德沃夏克 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1841—1904) ,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Folk Music)的主要代表人物。
德沃夏克于1841年9月8日诞生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近郊的一个小旅馆主和肉商的贫苦家庭里,他的童年是伴随着辛勤的劳动度过的。13,他便沿袭父亲的道路,当了屠户学徒。但是少年德沃夏克十分上进,他刻苦自学,并逐渐显露出音乐才能。他最初跟随本村的乐师学习小提琴,16进入布拉格风琴学校学习。这所音乐学校是让他成为音乐家的摇篮。
1859年,德沃夏克以优异的成绩从布拉格风琴学校毕业,此后他便开始在布拉格临时剧院 (后改建为国家剧院)里担任中提琴师。在此期间,他广泛地吸取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努力学习西欧古典主义和浪漫乐派作曲大师们的创作经验,并且迈上自己的音乐创作道路。他是一位富有民族感和热爱祖国民族艺术的音乐家,对捷克民族乐派的伟大创始人斯美塔那所倡导和致力发展的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由衷地赞赏和拥护。在捷克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下,他为发展民族音乐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作曲家,早在1859年,18德沃夏克就发表了自己的作品。1865年,他的第一交响曲《茨洛尼斯的钟声》问世,此后便开始了他源源不断的音乐创作。1878年,他创作的《斯拉夫舞曲》获得很大成功,从此奠定了他作为作曲家的地位。1892年,德沃夏克来到美国,担任了纽约音乐学院院长的职务,此时德沃夏克已经51岁高龄了。
德沃夏克在自己一生的音乐创作中,始终把民族性这一重要因素放在首位,无论在歌剧、交响乐或室内乐作品中,他都努力把将民族性、抒情性和欧洲古典音乐传统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尽可能完美的境地。他在美国任教期间,以美国黑人音乐为素材,创作了著名的《F大调弦乐四重奏》(黑人四重奏)和他那光辉的代表作之一——《自新大陆交响曲》。
德沃夏克一生的作品很多,体裁也很广:他共创作了十二部歌剧(Opera),十一部神剧和清唱剧(Oratorio),九部交响曲(Symphony),五部交响诗(Symphonic Poem),六部协奏曲(Concerto),三十二首室内乐(Chamber Music)重奏曲,此外还有大量的钢琴曲、小提琴曲、序曲和歌曲等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又译自新大陆)、《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狂欢节序曲》、《F大调弦乐中重奏》和歌剧《水仙女》、《国王与煤工》。
1904年5月1日,德沃夏克因中风在布拉格不幸逝世,终年63岁。
(音乐介绍多来自网络百科,并作必要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