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之梦》(Liebestraum No.3)(李斯特) [2013/02]
- 《幽默曲》Humoresque(德沃夏克) [2013/02]
- 《小星星变奏曲》(12 Variations on "Ah vous dirai-je, Maman")(莫扎特) ... ... ... [2013/01]
- 《婚礼进行曲》(门德尔松 & 瓦格纳) [2013/05]
- 【音乐】《悲怆奏鸣曲》(Sonata Pathétique)(贝多芬) [2012/12]
- 《CanCan (康康舞)》(奥芬巴赫) [2013/04]
- 【音乐】《月光奏鸣曲》(Moonlight Sonata)(贝多芬) [2012/12]
- 【音乐】圣桑的《天鹅》& 芭蕾舞《天鹅之死》 [2012/12]
- 阉伶法里内利(Farinelli) [2013/02]
- 【美食】罗宋汤 [2013/01]
- 【音乐】《欢乐颂》( Ode to Joy )(贝多芬) [2012/12]
- 【美食】鲜奶油蛋糕 [2012/12]
- 【音乐】《Bolero》波丽露(拉威尔) [2012/12]
- 【音乐】第二圆舞曲(肖斯塔科维奇) [2012/11]
- 【美食】自制盐水鸭(附其他部分菜肴) [2012/12]
- 《迟到》(附:Yosemite 远足) [2014/07]
目前在看悬疑推理片《皇粮胡同十九号》,剧中出现了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月下待杜鹃不来》,实在没想到居然是徐志摩的作品,而费玉清又使得这首诗变得更为的生动。反反复复,听了无数遍,感觉以后失恋的人,想来点诗情画意的分手,千万不要再引用他的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轻手轻脚,来去无踪的光临,很像鬼魂漂移有点吓人。还是建议引用《月下待杜鹃不来》里这样的诗句:“我倚暖了石栏的青苔,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
对于我,一个有着浪漫情结却偏又不太懂诗的人,开始有点沮丧,可后来发现不懂还真有不懂的好处。比如,我不必对某一首诗只做出一种所谓正确的理解,我可以随心所欲,根据自己不同的心境,发挥想象力对诗歌做出多种多样的解释,而这种解释甚至连诗人本身都有可能没意识到,一首诗歌可以读出几种不同意境的,不就等于把诗给读活了吗?所以真正不懂诗的人,往往才是最最懂诗的人。很多时候,懂诗的人是专门负责写诗的,不懂诗的人是专门负责读诗的。突然想起了多年前,认识的一位诗歌写得很好的网友...........
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 ...
《月下待杜鹃不来》
看一回凝静的桥影,
数一数螺钿的波纹,
我倚暖了石栏的青苔,
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
月儿,你休学新娘羞,
把锦被掩盖你光艳首,
你昨宵也在此勾留,
可听她允许今夜来否?
听远村寺塔的钟声,
像梦里的轻涛吐复收,
省心海念潮的涨歇,
依稀漂泊踉跄的孤舟!
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
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
风飕飕,柳飘飘,榆钱斗斗,
令人长忆伤春的歌喉。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一生追求“爱”、“自由”与“美”,这为他带来了不少创作灵感,亦断送了他的一生。徐志摩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