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生涯(71):我在国内卖房子 [2013/09]
- 郭文贵的老领导 [2017/05]
- 范爷你剪吧 [2015/01]
- 24年后吾尔开希为何还徘徊在国门之外 [2013/11]
- 戏说邓文迪 [2013/11]
- 坑爹的加拿大 [2017/11]
- 给西诺同志支个招 [2017/06]
- 我要娶郭美美为妻 [2014/08]
- 男人,女人,性,情妇,妓女和人民公仆 [2013/08]
- 我和新航道李景华老师谈育儿经 [2013/02]
- 移民生涯(67):我和牙医 [2013/05]
- 梦鸽最近有点疯 [2013/09]
- 王岐山的烦心事 [2017/05]
- 我的加国梦 [2013/09]
- 移民生涯(34):东西好贵 [2013/01]
- 那一年,我宣誓效忠女王 [2013/10]
- 四十岁开始不再为别人活着 [2014/11]
- 移民生涯(52):帮朋友一个小忙 [2013/03]
- 理工男的乡愁 [2017/03]
- 略带瑕疵的小狗——周小平同志 [2014/10]
- 我的乡愁和那些破灭了的梦想 [2013/10]
- 祖国在变 [2017/12]
在北美的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多伦多和朋友刘他们一起过的。
这是一个最不像圣诞节的圣诞节–比国内还不像,没有圣诞树,没有火鸡,我们吃的是饺子。
无奈,刘说了,春节不是加拿大法定的节假日,只有圣诞节有两天假期,大家可以有时间聚一聚,就把它当春节过了。
到了小镇上,不能再这样了,让人看了笑话,再说了,也没人和我们一起过;认识的镇上的中国人只有一家,就是我们的家庭医生–陈医生,其实也只是看着像,陈医生出生在毛里求斯,三十年前就移民来了加拿大,中文是一句也不会说。
搬来小镇后的第三个礼拜就是圣诞节,房东老太太给我们拿来一棵圣诞树,树上的装饰品,还有一盒巧克力,是给我女儿的。
圣诞树我并不陌生,在电影里看到过,国内商场里尽管很少卖,大一点的商场大都在圣诞节的时候用圣诞树妆点他们的大厅,尽管真正的基督徒没有多少,但国内这些年的圣诞节气氛绝对不逊色于北美。
不过真正自己妆点圣诞树对我来说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
女儿帮忙把圣诞树搭起来,在树上挂满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再插上电源让小灯泡亮起来,倒的确很有圣诞节的气氛。
把房东老太太送来的巧克力用节日专用的包装纸包好放在圣诞树下,等着女儿25号早上起来拆礼物。
六岁的孩子相信大人的话,他们生活在大人们为他们编织的童话世界里,我女儿便认为圣诞节的夜晚白胡子的圣诞老人会驾着雪橇给全世界的小朋友送来礼物。
女儿最想要的是一个小孩子的化妆盒,不巧的是我们去买的时候已经卖完了。
女儿毫不怀疑圣诞老人晚上会来给她送礼物,临睡前,她准备了一杯热巧克力饮料和一块巧克力饼干放在餐桌上,然后写了一封信,
“DEAR
SANTA,
PLEASE
LEAVE PRESENTS UNDER THE TREE. I HOPE YOU LIKE YOUR SNACK. THE SPOON IS FOR THE
HOT CHOCOCLATE.
MERRY
CHRISTMAS,
FROM:
SHIRLEY ZHANG.”
写上NOTES FROM SANTA TO ZHANG FAMILY,是给圣诞老人写回信的地方。
孩子还小,我们想让她继续她的童话梦,等她睡觉以后,我吃了餐桌上的饼干,喝掉了圣诞老人的巧克力饮料,在女儿留给他写回信的地方写上,
“DEAR
SHIRLEY, THANK YOU. I LIKE YOUR SNACK. IT TASTES GREAT. I LEFT A SMALL ENVOLOPE
UNDER THE TREE. USE THE MONEY TO BUY A GIFT FOR YOURSELF.
MERRY
CHRISTMAS,
SANTA.”
由于买不到女儿想要的化妆盒,我们用小信封装了20块钱放在圣诞树下。
第二天一大早,女儿就起来了,第一件事就是跑下楼看她的礼物,睡梦中听到她兴奋地大叫,
“爸爸,妈妈,SANTA来过了。”
拆礼物,有老师送的,有小朋友送的,有爸爸妈妈送的,还有SANTA的小信封。
我们承诺,用SANTA的二十块钱给她买个她最想要的礼物。
女儿看了一会儿那个信封,若有所思地问道,
“爸爸,SANTA真的来了吗?这个信封好像是我们家的。”
不得不又哄她说,
“CHRISTMAS的信封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再过两年,女儿长大了,终于有一天她跟我说,
“爸爸,我知道了,SANTA是没有的,礼物都是大人包好放在那儿的。”
问她有没有觉得失望,她说没有,她已经半信半疑很长时间了。
我们高兴女儿在长大,也感谢SANTA给女儿带来的童年快乐的时光。
接下来每年过圣诞节,每年向孩子讲圣诞老人的故事,不过这次编故事的对象变成了比女儿小了八岁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