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生涯(71):我在国内卖房子 [2013/09]
- 郭文贵的老领导 [2017/05]
- 范爷你剪吧 [2015/01]
- 24年后吾尔开希为何还徘徊在国门之外 [2013/11]
- 戏说邓文迪 [2013/11]
- 坑爹的加拿大 [2017/11]
- 给西诺同志支个招 [2017/06]
- 我要娶郭美美为妻 [2014/08]
- 男人,女人,性,情妇,妓女和人民公仆 [2013/08]
- 我和新航道李景华老师谈育儿经 [2013/02]
- 移民生涯(67):我和牙医 [2013/05]
- 梦鸽最近有点疯 [2013/09]
- 王岐山的烦心事 [2017/05]
- 我的加国梦 [2013/09]
- 移民生涯(34):东西好贵 [2013/01]
- 那一年,我宣誓效忠女王 [2013/10]
- 四十岁开始不再为别人活着 [2014/11]
- 移民生涯(52):帮朋友一个小忙 [2013/03]
- 理工男的乡愁 [2017/03]
- 略带瑕疵的小狗——周小平同志 [2014/10]
- 40岁不和女人争对错 [2016/01]
- 我的乡愁和那些破灭了的梦想 [2013/10]
- 祖国在变 [2017/12]
2016年春暖花开的三月,我带儿子回到了阔别一年的家乡。
祖国还是那个祖国,面貌却又不同于一年前了。
一月一小变,一年一大变,乘高铁从北京到洛阳,四个小时,一个字“快”——哪像三十年前我上学的时候,单是在郑州换个车头就要差不多两个小时,喇叭里简单重复着那句经典老话,
“郑州火车站是个大站,上下车的旅客比较多,请大家看管好自己的行李物品,按顺序下车;带小孩的旅客请您照看好自己的小孩,以免走失。”
啥都变了,丢失孩子这事儿好像一直没变,我回家之前被告诫最多的也是这个。
夸张是有些夸张,多长个心眼总是好的,儿子是我移民加拿大最大的成就,拐子们他们不知道,把他弄丢了一家人下半辈子估计都没法过了,我是走到哪儿手里都拉着他——手机坚决不看!
马路好宽,马路中间隔离带种着树和花草,姹紫嫣红,甚是漂亮,一路开过去,汽车喇叭声不断——也难怪,不按喇叭,难道像土匪一样把脑袋伸出窗外喊吗?在家乡,按喇叭和礼貌不礼貌的好像扯不上关系,不知道为什么美国人会动不动就拔枪怒怼——ROAD RAGE。
坐在副驾驶位置上提心吊胆——好几次眼看着就要撞上了,就是没撞上,想给司机我表弟提个醒又不好意思,我以前在国内开车也这样?十几年过去了,我这个老司机胆子是越来越小了。
还真是说鬼鬼到。
表弟指着前边一段路说,
“这条路叫阎王路,前年刚修好通车的时候,车祸不断,已经死十几个人了,平均差不多每月一个。”
我说,
“这路不是挺宽的吗?”
他说,
“坏就坏在挺宽的,双向六车道,刚通车的时候,没有路灯,没有信号灯,没有限速牌,司机自己估摸着能开多快开多快,好多车开90;这个还不算,毛病出在这条路建在两个村子中间,北村人有庄稼地在路南,南村人有地在路北,行人,自行车,农用车过马路,躲了东边的车躲不了西边的。”
车祸我在国内的时候是见过的,不过还是被他给吓着了,心里默默地为这些死去的冤魂和他们的家人祈祷。
马路宽,楼也高,而且好多,成片成片,成排成排,办公楼,住宅楼,大型商场,巨大的灯光音乐喷泉,一派盛世繁华景象——市府机关,工商事业单位全都搬来新区了。
有些煞风景的是儿子不肯上厕所,我也不能怪他,那个公共厕所的卫生状况连我这个久经风浪的老江湖也是不敢恭维——报纸上吹嘘的五星级厕所看来都是噱头,我不得不从心里发句牢骚,整那个干啥,还是老老实实先把大众卫生搞好再说吧。
一出城,马上就看到有温泉度假村了。
依稀记得这地方原来是农田——现在是有树,有湖,有小径,有石桥,有小洋楼,更名改姓叫做度假村了,只是不知道这温泉是从何说起。
路过我以前就读的中学,也迁到新址了,旧的校园已经废弃,红砖房,还有沿街的商铺,镇上农家的小院也都破败不堪,墙上用油漆刷着大大的“拆”字。
我知道,等我下次回来时,记忆里儿时的东西怕是都消失殆尽了——终有一天,生命也会像这房子一样消失于无形,在尘世间不留下一丝痕迹。
天一直是灰灰的,跟我的心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