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生涯(71):我在国内卖房子 [2013/09]
- 郭文贵的老领导 [2017/05]
- 范爷你剪吧 [2015/01]
- 24年后吾尔开希为何还徘徊在国门之外 [2013/11]
- 戏说邓文迪 [2013/11]
- 坑爹的加拿大 [2017/11]
- 给西诺同志支个招 [2017/06]
- 我要娶郭美美为妻 [2014/08]
- 男人,女人,性,情妇,妓女和人民公仆 [2013/08]
- 我和新航道李景华老师谈育儿经 [2013/02]
- 移民生涯(67):我和牙医 [2013/05]
- 梦鸽最近有点疯 [2013/09]
- 王岐山的烦心事 [2017/05]
- 我的加国梦 [2013/09]
- 移民生涯(34):东西好贵 [2013/01]
- 那一年,我宣誓效忠女王 [2013/10]
- 四十岁开始不再为别人活着 [2014/11]
- 移民生涯(52):帮朋友一个小忙 [2013/03]
- 理工男的乡愁 [2017/03]
- 略带瑕疵的小狗——周小平同志 [2014/10]
- 我的乡愁和那些破灭了的梦想 [2013/10]
- 祖国在变 [2017/12]
外婆家的夏天也是乐趣多多。
外婆家门口有井,用辘轳把水桶放下去,提上来是清凉可口的井水,拿瓢舀了就可以喝。
井不大,里边的水总也捞不完,也不会漫出来,对三米来说就像是个迷。
外婆家村外有河,河里有鱼,可以摸到指甲盖大小的螃蟹; 有水库,有水渠,水通到地里,地里有瓜果,蔬菜,有花生,沙滩上种西瓜。
山里人的生活千年不变,唯一在变的是孩子。
三米每次见到外婆,外婆总会过来摸着他的头说,
"半年不见,又长高了,都快不认识了。"
三米满心狐疑,是真的吗?
不过,妈妈肯定是信的。
所以,尽管路途遥远,如果能找到合适的理由,三米妈妈总是会带着孩子到外婆家去,免得时间长了外婆见到三米把他当成别人家的孩子。
吃西瓜是个很好的理由,三米夏天跟着妈妈去看外婆,他有一半的心思在西瓜上。
中午烈日炎炎,知了唧唧的鸣个不停,一家人坐在窑洞里吃井水冰过的西瓜。
三米的外公是挑西瓜的高手,一刀下去,咔嚓一声,清脆悦耳,不看也知道,沙瓤。
吃完饭睡午觉,全国人民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三米出国。
午睡后三米跟着哥哥们,还有舅舅家的孩子一起去范仲淹的祠堂去看那些身上长了青苔的石雕,去河里摸鱼,光着屁股在水库里游泳。
说是游泳,其实也就是看看,水坑边爬一爬,双手撑着地,脚浮出水面,扑腾几下,溅出好大的水花。
河里玩水通常的时候有大人陪着,背着大人偷偷去水库也是有的,溺水的事情也时有耳闻。
深一点的地方三米是不去的,妈妈也不让去。
三米妈妈的逻辑很简单,溺水的孩子都是会游泳的。
三米于是做了二十几年旱鸭子。
旱鸭子的三米和水的缘分少之又少。
三米家的地貌和外婆家的有着天壤之别,虽然只是一山之隔。
三米家里没有水井,整个村子到处挖,挖来挖去都是旱井。
三米家里没有河,有的是裸露的青石和干旱的黄土地,地里种的是小麦,芝麻,棉花,谷子,玉米,大豆,和产量最高的主食----红薯。
五谷杂粮虽然样样都有,产量终究没有保证。
山里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忙到头,风调雨顺的年头也只维持个温饱,遇到大旱颗粒无收,蝗灾的年份,遮天蔽日,呼啸而来的蝗虫能把庄稼吃个精光。
面黄肌瘦是古人对忍饥挨饿的描述,也是国人被鬼佬称作黄种人的原因之一吧。
三米的妈妈嫁过来时是19岁,她要不太过单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要不就是对恶劣的环境没有清醒的认识。
没有水的生活有多艰难,只有土生土长,像三米这样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翻过一个小山坡,再下到谷底有一口泉,村里人叫它小泉,夏天雨水充足的时候,常有泉水流出。
用扁担挑上两个水桶,拿个瓢,烈日炎炎下守上半个小时,兴许能接上两桶水,够一家人几天做饭用。
离开村子很远的地方还有一口泉叫大泉,小泉在旱季断水的时候,大泉就成了生命之泉,来回一趟花上两个小时挑回两桶水那也在所不惜。
屋顶房檐下接来的雨水不能吃,肚子疼,要长蛔虫的。